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1)
2023(12222)
2022(10143)
2021(9445)
2020(7294)
2019(16401)
2018(16187)
2017(30253)
2016(16496)
2015(18462)
2014(18831)
2013(18725)
2012(17846)
2011(16654)
2010(17147)
2009(15888)
2008(15544)
2007(14382)
2006(13381)
2005(12527)
作者
(48883)
(41284)
(40810)
(38747)
(25825)
(19810)
(18341)
(15949)
(15682)
(14903)
(14254)
(13554)
(13334)
(13144)
(12860)
(12386)
(11902)
(11877)
(11868)
(11622)
(10681)
(10302)
(10161)
(9663)
(9348)
(9312)
(9305)
(8981)
(8551)
(8141)
学科
(92429)
经济(92349)
(47612)
(47068)
管理(37476)
农业(32163)
地方(29024)
中国(26679)
(24256)
企业(24256)
方法(22616)
业经(22376)
数学(19259)
数学方法(19100)
地方经济(16402)
(16086)
(15918)
(15848)
(13679)
金融(13676)
(13667)
银行(13654)
(13608)
(13334)
(13071)
贸易(13056)
环境(12639)
(12480)
发展(12287)
(12252)
机构
学院(245454)
大学(236248)
(111327)
经济(109010)
研究(92628)
管理(85748)
中国(72393)
理学(71399)
理学院(70526)
管理学(69454)
管理学院(69004)
(56911)
科学(53850)
(50984)
(48019)
(47579)
农业(42923)
研究所(42615)
中心(42375)
(41153)
业大(38767)
财经(36011)
(34889)
师范(34610)
经济学(33693)
(32889)
北京(32862)
(32329)
(32207)
(31840)
基金
项目(149028)
研究(117113)
科学(115729)
基金(102713)
(88398)
国家(87461)
社会(74462)
科学基金(73113)
社会科(69991)
社会科学(69977)
(61705)
基金项目(54023)
教育(51979)
编号(50870)
(49508)
自然(41708)
成果(41535)
自然科(40572)
自然科学(40565)
(40558)
资助(40307)
自然科学基金(39799)
课题(35966)
重点(33940)
发展(33669)
(33113)
(32346)
(31867)
(30774)
(30678)
期刊
(148950)
经济(148950)
研究(81107)
中国(61462)
(61391)
农业(41257)
学报(35183)
(34971)
科学(34222)
教育(31590)
管理(30997)
(29457)
金融(29457)
业经(28514)
大学(27824)
学学(26260)
技术(23942)
经济研究(21759)
问题(19926)
(19671)
财经(18023)
(15806)
世界(15561)
农村(15239)
(15239)
农业经济(15151)
经济问题(14203)
技术经济(13805)
(12872)
(12637)
共检索到408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一、辽西地区的自然状况及农业发展现状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指辽宁西部包括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等在内的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大部分属于暖气候带,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为135—165天,日照充足,是辽宁省高日照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地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总人口为580.30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屈振民  胡俊鹏  孙平阳  
 通过对黄土高原干旱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了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干旱少雨和肥力不足等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即发展集水补灌农业、加强旱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精准农业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生广  
喀左县位于辽宁西部地区,现存大面积油松人工纯林,不仅改善地力和水土保持效益差,而且火险性强、虫害蔓延成灾、生长早期衰退。为改善其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综合效益,在中三家镇对25年生油松人工纯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山杏、刺槐、沙棘等乔、灌木树种,利用林间空地、林缘隙地、侵蚀沟壑和疏林地造林,在大面积油松纯林连片地区进行窄带状或块状砍伐后造林,5年后效益显著,林分相对湿度提高了2.2%,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4%,土壤含水量提高9.8%,减轻土壤容重3%,林分虫害明显下降,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2.6%、19.8%。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永丽  
一、流域发展计划启动的背景印度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展绿色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粮食大规模进口成为历史,农业的年增长率开始超过人口增长率。印度可以不再惧怕灾荒年景,1987-1988年的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安然渡过。尽管如此,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叔文  韩卫江  
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几种主要模式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干旱严重,给当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这类地区,农业选择怎样的模式和路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有诸多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认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向阳  
发展草牧业是西部半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本文在论述该区应大力推进粮改饲、发展栽培草地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该区水土生物等资源的限制性约束,提出应大力发展旱作栽培草地的建议,并建议应多方联动,加强旱作栽培草地的理论和技术的攻关研究和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宝贵  谢光辉  
为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及应对燃烧化石能源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针对利用能源植物带来的粮价上涨和粮食安全问题,适应人多耕地少的国情,我国制定了"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原则。许多学者提出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作物。多数边际性土地过于零散,不利于能源作物大规模种植和收获、运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草原及荒草地。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能满足植物旺盛生长的水分需求。大规模集约化种植一年生能源作物,主要依靠灌溉,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与民争粮,与粮争地"一样威胁粮食安全,同时还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环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凤民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力低下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系统内的同化作用被强烈弱化,而异化作用却异常活跃。表现为植被破坏、农业生产力低下、土壤水蚀和风蚀严重、土壤肥力持续下降,扩大开垦面积进一步导致问题的严重化。这两大系统功能的不协调变化就是所谓的“生态平衡失调”,只有同化作用得到有效提高,才能抑制异化作用的恶性发展。核心就是大幅度提高系统生产力,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而言,提高农业生产力是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在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产的基础上,发展以集水技术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文举  李宗礼  范严伟  孙伟  
随着全球性干旱加剧与水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雨水利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依据近年来集雨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归纳了集雨利用的3种模式:分别是道路庭院集雨的人畜用水与农业补灌利用模式,坡地集雨生态林草-畜牧型模式,小流域集雨综合利用模式。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集雨利用技术体系的综合性不强,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匹配不够,雨水利用效率不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生态效应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雨水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体系、先进集雨高效用水灌溉技术的配套、雨水集蓄的环境效应评价制度建设、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补偿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力文  李宝忠  
泗水县地处鲁中南部山区,是典型的纯山区农业县,也是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县之一,农业历来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尽管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仍近1/3,农业经济仍处于不可取代的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运来  赵慧娥  王大超  
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辽宁省1991—2006年农业发展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源泉做了简要分析。探讨了资本、劳动力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发现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还属于劳动力推动型的发展,而资本的贡献率较低。所以,未来加大资本使用效率应该是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转变的主要方向。另外,技术创新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庆华  
退耕还林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它对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冲突、政策设计与科学发展观不协调等问题,这些矛盾得不到解决,我国的循环经济就很难实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兴元  王锁民  郭正刚  
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允许进行反复的耕翻种植,从资源特征和生态安全的要求出发调整其产业结构,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获得农业资源耦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农林牧复合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半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战略。论文以甘肃中部的秦王川地区为例,依据其资源特征,设计该地区的植物和家畜生产的合理时空配置结构和产业复合体系结构,提出了以高效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生态经济型林草植被恢复和替代产业培育及产业化经营等3种农业资源复合经营的耦合式发展模式。通过各结构要素在功能特性、产业布局、空间格局和时序过程在系统内相互的耦合作用,分析了农业资源在复合经营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东勃  
东北地区在我国粮食生产和调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标志着东北地区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增量因素。然而,东北地区水资源占有量又与其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和需要极不相称,以占全国9%的农业用水创造了全国16%的粮食产出。靠天吃饭、干旱缺水已成为东北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应当通过促进农艺抗旱节水措施的应用、加强农业用水服务管理的效率、不失时机地推进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渠道,突破水资源瓶颈,发展现代高水效农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淑芳  冯浩  吴普特  
在径流林业理论的基础上,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中高效集水技术及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集水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集水造林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