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2)
2023(9113)
2022(8249)
2021(7905)
2020(6538)
2019(15454)
2018(15475)
2017(30079)
2016(16515)
2015(18608)
2014(18538)
2013(18450)
2012(16875)
2011(15116)
2010(14837)
2009(13436)
2008(12789)
2007(10993)
2006(9464)
2005(8012)
作者
(48435)
(40014)
(39742)
(37700)
(25285)
(19265)
(17972)
(15979)
(15203)
(14161)
(13780)
(13387)
(12585)
(12459)
(12251)
(12200)
(12126)
(11953)
(11357)
(11142)
(10072)
(9730)
(9588)
(8919)
(8906)
(8825)
(8736)
(8653)
(8099)
(7931)
学科
(65149)
经济(65084)
管理(45061)
(43222)
(35551)
企业(35551)
方法(31061)
数学(27012)
数学方法(26707)
(17635)
地方(16793)
(15671)
中国(15427)
(14540)
业经(14103)
农业(12182)
(10769)
(10749)
贸易(10744)
理论(10666)
环境(10572)
(10369)
技术(10079)
(9668)
(9389)
财务(9332)
财务管理(9318)
地方经济(8960)
教育(8946)
(8873)
机构
大学(231501)
学院(229434)
管理(94935)
(86272)
经济(84295)
理学(83145)
理学院(82200)
管理学(80762)
管理学院(80369)
研究(76360)
中国(53990)
科学(50908)
(50229)
(38708)
业大(38231)
(38154)
(36879)
研究所(35865)
中心(34000)
北京(32015)
(31344)
(31063)
师范(30809)
财经(30526)
农业(29439)
(28669)
(27781)
(26393)
师范大学(25046)
经济学(24291)
基金
项目(166946)
科学(129905)
研究(120624)
基金(120027)
(105756)
国家(104918)
科学基金(89144)
社会(73084)
社会科(69070)
社会科学(69050)
基金项目(65365)
(65126)
自然(60086)
自然科(58612)
自然科学(58600)
自然科学基金(57538)
(55292)
教育(54584)
编号(49692)
资助(49193)
成果(39523)
重点(37061)
(35877)
(35406)
(34187)
课题(33725)
科研(32394)
创新(31809)
计划(30604)
大学(30561)
期刊
(91871)
经济(91871)
研究(65040)
学报(39498)
中国(37804)
科学(36945)
(34109)
管理(32549)
大学(29574)
学学(27933)
(25760)
教育(25274)
农业(24013)
技术(19235)
业经(16454)
(15355)
金融(15355)
林业(13958)
财经(13827)
图书(13605)
经济研究(13518)
科技(12936)
问题(12492)
理论(11937)
(11685)
(11602)
实践(11248)
(11248)
资源(11223)
技术经济(10882)
共检索到319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生广  
喀左县位于辽宁西部地区,现存大面积油松人工纯林,不仅改善地力和水土保持效益差,而且火险性强、虫害蔓延成灾、生长早期衰退。为改善其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综合效益,在中三家镇对25年生油松人工纯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山杏、刺槐、沙棘等乔、灌木树种,利用林间空地、林缘隙地、侵蚀沟壑和疏林地造林,在大面积油松纯林连片地区进行窄带状或块状砍伐后造林,5年后效益显著,林分相对湿度提高了2.2%,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4%,土壤含水量提高9.8%,减轻土壤容重3%,林分虫害明显下降,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2.6%、19.8%。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殷有  孔繁轼  卢国珍  张连生  
为了给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标准地调查观测的方法,研究林况、地况因子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天然更新幼树株数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微地形、林分郁闭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对更新幼树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林分郁闭度、灌木盖度和土层厚度。林分郁闭度为影响辽西地区油松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郁闭度大于0.7时几乎没有更新幼树,郁闭度小于0.3时幼树分布不均匀;坡向与土层厚度构成了辽西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导立地因子,阳坡天然更新不能成功进行,适宜的立地条件是实现油松天然更新的前提;侵蚀沟对油松天然更新有着显著影响,侵蚀沟内更新幼树株数比正常坡面高160.2%;...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一、辽西地区的自然状况及农业发展现状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指辽宁西部包括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等在内的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大部分属于暖气候带,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为135—165天,日照充足,是辽宁省高日照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地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总人口为580.30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尤文忠  刘明国  李宏印  米淑红  
以辽西半干旱地区不同类型的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了6种类型林分在层次结构、径阶分布、植物多样性3个方面的特征,旨在选择出适合本地区的最优油松阔叶水土保持林。结果表明:油松-山杏、油松-紫穗槐两种林分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层次,油松-山杏、油松-刺槐、油松-紫穗槐3种林分具有较好的径阶生长结构,油松-小叶锦鸡儿、油松-黄栌、油松-紫穗槐3种林分树高与胸径生长最优,油松-紫穗槐、油松-刺槐、油松-黄栌3种林分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综合各林分类型的生长特征及植物多样性特点,油松-紫穗槐林分为该地区最优的水土保持林类型;油松-刺槐、油松-黄栌水土保持林表现次之;油松-山杏、油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赵伟浩  殷有  孟庆洲  鹿天阁  卢国珍  李从心  
采用固定标准地观测方法,对朝阳半干旱地区油松天然更新人工促进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半干旱地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间伐、带状采伐、带状采伐栽植山杏和整地措施可有效促进天然更新。对于31a生油松人工林,保留株数为225~375株.hm-2的间伐强度更新效果较好,更新幼树株数为2630~3480株·hm-2,更新频率为78%~83%;带状采伐宽度以8~12m为宜,更新幼树株数为2604~4375株·hm-2,更新频率为67%~91%;通过带状采伐栽植阔叶树山杏,可逐渐把现有油松人工纯林向复层异龄混交林方向诱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建国  崔文山  白瑞兴  李德民  兰显臻  
针对辽西半干旱的自然条件 ,在油松砍伐带内、油松林冠下、油松疏林下等庇荫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栎树直播和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栎树在 3~ 4年生以前虽以根系生长为主 ,但主要是主根的伸长生长 ,吸收根量极少 ,难以维持地上地下水量平衡 ,荒山造林很难成功。在庇荫条件下 ,在夏季 ,光照强度大大降低 ,蒸腾强度显著减小 ,减少了水分的无益消耗 ,在冬季和冬春之交 ,则避免了因生理干旱失水造成的枯梢甚至枯干死亡 ,从而使栎树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大大提高 ,生长状况明显改善。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冠下造林 ,初期成活率、保存率可高达 1 0 0 % ,但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均很小 ,而且随林龄增加 ,表现得越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志敏  赵天锡  陈章水  
杨树人工林密度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初植密度不同,对林分未来产量和效益影响很大。根据营林目的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轮伐期是杨树集约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和基本前提,它可以保证林木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在单位面积上得到最大的生长量和经济效果。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区的建平县,用该区广为栽培的优良杂种无性系昭林六号杨(Populus Zhaoling 6′)进行集约栽培下的密度试验,旨在研究密度对杨树人工林生长量、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浩  步兆东  田福军  王占龙  范志平  
针对辽西地区大面积油松纯林的松毛虫危害严重、水土保持功能差、生态和经济效益低的现状 ,自 1982年起 ,在辽西地区通过采用带状皆伐后栽植阔叶树方法对油松纯林进行了更新改造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油松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近 2 0年后 ,林分的小气候逐渐向良性转变 ,相对湿度提高 2 0 %~ 5 7%,气温降低 0 4~ 1 9℃ ,松毛虫虫口密度降低了 2~ 2 0头 株 ;同时水土保持功能增加 ,油松树高增加 16 8%,胸径增长 2 2 94%;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高 ,每公顷利润平均增加了 2 1倍 .因此 ,油松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是根治松毛虫危害 ,提高林分生态功能 ,增加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梅  韩晓燕  吕杰  
适度种植规模对农业增收和增产均具有重要意义,而辽西地区花生种植规模仍处于小规模状态,阻碍了双重目标的实现。以实物、价值目标为主,通过Stata建立人均年纯收益与种植规模的线性回归模型,结合DEa定量分析综合效率,同时考虑辽西地区区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阜新地区花生适度种植规模是存在的,其对农户的收入和产量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花生种植适度规模户均1.40~2.67公顷,最佳种植规模为2.67公顷,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花生种植收入和产量的双重目标,当种植规模为2.67公顷时,能使花生种植户经济纯收益实现最大化。因此,依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有关政府部门做好花生种植布局;加快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文  刘娟  迟道才  
中国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多年来旱灾频发,已严重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探索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旱情特征及其发生规律,选取1965~2006年降雨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方法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历年干旱的频率、覆盖面积及强度特征进行计算,分析干旱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干旱强度及干旱覆盖范围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春季干旱发生频率位于30.95%~42.86%之间,整体上呈现北高南低及临海城市相对较低的分布趋势。夏旱频率略高于春旱频率位于30.95%~45.23%之间,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庆华  
退耕还林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它对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冲突、政策设计与科学发展观不协调等问题,这些矛盾得不到解决,我国的循环经济就很难实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淑芳  冯浩  吴普特  
在径流林业理论的基础上,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中高效集水技术及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集水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集水造林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瑞  张士锋  
基流是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流对于维持水源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上游小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使用滑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对典型年进行基流分割,然后用数字滤波法对1980-2014年日均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并分析基流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数字滤波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滑动最小值法分割的基流结果偏小;在特定研究区的参数难以确定时,应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确定最佳的基流分割方案。研究区1980-2014年的平均基流指数为0.69,高于全国平均值0.26、西北诸河区的0.57及黄河区的0.43;趋势分析显示,研究区的年径流、基流、BFI的增长幅度分别为0.086(m3/s)/10a、0.169(m3/s)/10a、0.038/10a。MK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年径流未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增长趋势不明显;基流和BFI分别通过了2.5%和1%的显著性检验,增长趋势显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瑞  张士锋  
基流是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流对于维持水源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上游小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使用滑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对典型年进行基流分割,然后用数字滤波法对1980-2014年日均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并分析基流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数字滤波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滑动最小值法分割的基流结果偏小;在特定研究区的参数难以确定时,应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确定最佳的基流分割方案。研究区1980-2014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庆国  
在认真分析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水利现代化目标要求,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西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生命之水,实现水与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的实施方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