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0)
- 2023(17282)
- 2022(14648)
- 2021(13385)
- 2020(11277)
- 2019(25662)
- 2018(25241)
- 2017(49480)
- 2016(26898)
- 2015(30166)
- 2014(30494)
- 2013(30452)
- 2012(28596)
- 2011(26007)
- 2010(26656)
- 2009(25289)
- 2008(25759)
- 2007(23689)
- 2006(21491)
- 2005(20067)
- 学科
- 济(119168)
- 经济(119003)
- 业(99666)
- 管理(93001)
- 企(86602)
- 企业(86602)
- 方法(45837)
- 财(39819)
- 农(37999)
- 数学(36219)
- 数学方法(35831)
- 业经(34403)
- 中国(33380)
- 制(28895)
- 地方(27310)
- 农业(25913)
- 务(25435)
- 财务(25374)
- 财务管理(25324)
- 企业财务(24011)
- 税(22323)
- 贸(22034)
- 贸易(22017)
- 和(21583)
- 易(21345)
- 技术(21159)
- 银(20895)
- 银行(20863)
- 税收(20835)
- 策(20811)
- 机构
- 学院(395503)
- 大学(391378)
- 济(168259)
- 经济(164630)
- 管理(152003)
- 研究(134991)
- 理学(127947)
- 理学院(126580)
- 管理学(124783)
- 管理学院(124012)
- 中国(107347)
- 财(87215)
- 京(83327)
- 科学(78386)
- 所(69326)
- 农(67042)
- 财经(65827)
- 江(65340)
- 中心(62028)
- 研究所(61263)
- 经(59341)
- 业大(54418)
- 北京(53377)
- 农业(52085)
- 州(51195)
- 经济学(50719)
- 范(50103)
- 师范(49658)
- 院(48079)
- 财经大学(47923)
- 基金
- 项目(242433)
- 科学(191394)
- 研究(182809)
- 基金(174539)
- 家(149713)
- 国家(148307)
- 科学基金(127795)
- 社会(116467)
- 社会科(110366)
- 社会科学(110335)
- 省(96294)
- 基金项目(91371)
- 教育(82970)
- 自然(79868)
- 划(79589)
- 自然科(77958)
- 自然科学(77935)
- 自然科学基金(76591)
- 编号(75744)
- 资助(71493)
- 成果(63436)
- 发(56146)
- 重点(54386)
- 部(53981)
- 课题(52646)
- 创(52460)
- 制(49150)
- 创新(48385)
- 性(47988)
- 国家社会(47534)
- 期刊
- 济(204165)
- 经济(204165)
- 研究(127295)
- 中国(86566)
- 财(71614)
- 农(63875)
- 管理(61774)
- 学报(55355)
- 科学(52315)
- 融(44396)
- 金融(44396)
- 教育(42894)
- 农业(42730)
- 大学(42613)
- 学学(39700)
- 技术(35785)
- 业经(34729)
- 财经(33157)
- 经济研究(31369)
- 经(28539)
- 问题(26436)
- 业(24154)
- 贸(21858)
- 技术经济(21586)
- 务(19893)
- 国际(19501)
- 现代(19101)
- 世界(19081)
- 财会(18762)
- 商业(18737)
共检索到634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凤瑞 苗壮
本文以近年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国税税收相关数据分析为基础,全面探讨了装备制造业的税收贡献情况,并与国内其他地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税收 老工业基地振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琛伟 刘现伟
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东南沿海相比,市场化改革明显滞后,发展差距仍在拉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经济比重大、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历史包袱沉重等。破解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难题,应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深化国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区,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关键词:
东北振兴 装备制造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琛伟 刘现伟
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东南沿海相比,市场化改革明显滞后,发展差距仍在拉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经济比重大、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历史包袱沉重等。破解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难题,应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深化国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区,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关键词:
东北振兴 装备制造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启东 刘晋莉
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的支柱产业,对于辽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从全国来看,辽宁属于装备制造业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省份,但近年来却被许多后起省份赶超,其发展规模大,但获利能力和竞争力并不强。为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更好的发展,本文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分析中,在总结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基础上,为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SWOT分析 产权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淑荣
辽宁是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形成门类齐全、重大技术装备成套综合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是,近年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乏力、产业优势削弱等现象。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辽宁装备制造业面临重新选择战略方向和领域的抉择。一方面,海洋制造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在辽宁拥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外市场拥有良好的前景;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特点,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扶持有助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地完善、战略联盟建立、核心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春芝 史建军 边恕
本文通过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和浙江五个省份1996—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和贸易比率较低,对辽宁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集聚水平、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固定资产投入。笔者认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从存量改革入手,依靠内生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体包括分类推进国有企业存量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产业集聚度、发挥集群效应、加快区域合作、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妍 吴一迪
文章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以及产业安全现状。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现状具体包括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变动趋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结构特征。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现状具体包括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较小、装备制造业对外依存度较高、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FDI 产业安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岩
辽宁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如何振兴其装备制造业,为我国的社会事业和国家安全做出新的贡献,是一个重大课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在选择自主创新项目后,应参照技术轨迹理论进行论证,考虑好资金成本,对三种自主创新模式进行取舍,还要避免掉入"能力型陷阱"或"投资型陷阱",并且结合企业自身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如果有差距应想方设法加以弥补,最终确定好可靠性较高的自主创新战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妍 吴一迪
文章在构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FDI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模型,采用平稳检验法、协整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检验法实证分析FDI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影响。
关键词:
FDI 装备制造业 产业安全 实证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姝 姜春海 武晓琳
一、引言装备制造业是辽宁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也是辽宁的传统优势产业。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拥有一批龙头企业。然而,近年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趋缓,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等方面与广东、江苏等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一个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志平 刘焕龙 王泽忠 李经纬 罗成为 史震敌 杜宝贵 高洪成
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严峻变化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解决新时期面临的各种中长期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辽宁作为我国工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其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仍处于甚至被锁定于低端位置,需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作用,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实施差异化财税政策、从财税角度保障企业资金链稳定、完善其他配套政策等,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装备制造业 产业链 财税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晓辉 王晓玲 吴红 张瑞锋 刘笑冬 于喆喆 张学锋 李沭 吕爽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华的156项重点工程,有13项落户于哈尔滨。哈尔滨逐步形成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经济结构。七十多年来,这些企业引领和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发展之路,其主要产品长期居于哈尔滨市产业链核心地位。但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看,装备制造业还存在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按照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哈尔滨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查找产业链短板,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从优化税收政策激励措施、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以及优化征管服务措施、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税收服务两方面精准发力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海星 许芬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关系到辽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后劲。本文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一般框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通过建立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排序,并将其与先进省份进行比较,从而明确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财税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晶 井崇任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发展问题。财政税收政策是政府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持不足,税收政策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持乏力。应在未来5—10年中,对于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和智能五大类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扩大资金来源、引导技术创新、支持人才培养、促进市场开拓、鼓励兼并重组方面实施必要的财政和税收激励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福君
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决定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在创新发展模式理论综述的基础上,从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分析了辽宁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剖析了辽宁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应该选择自主创新、融合创新、集群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互补式发展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辽宁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推进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