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0)
- 2023(10933)
- 2022(9805)
- 2021(9298)
- 2020(7678)
- 2019(17895)
- 2018(17853)
- 2017(34458)
- 2016(19054)
- 2015(21130)
- 2014(21133)
- 2013(21072)
- 2012(19290)
- 2011(17325)
- 2010(17048)
- 2009(15341)
- 2008(14787)
- 2007(12781)
- 2006(10847)
- 2005(9295)
- 学科
- 济(72032)
- 经济(71955)
- 管理(51421)
- 业(49955)
- 企(41235)
- 企业(41235)
- 方法(34982)
- 数学(30399)
- 数学方法(30040)
- 农(19238)
- 学(18845)
- 财(17627)
- 中国(17573)
- 地方(16780)
- 业经(15646)
- 农业(13212)
- 理论(12185)
- 贸(12138)
- 贸易(12133)
- 制(11907)
- 技术(11791)
- 易(11748)
- 和(11734)
- 务(11597)
- 财务(11538)
- 财务管理(11520)
- 环境(11366)
- 企业财务(10971)
- 银(10038)
- 银行(9990)
- 机构
- 大学(267361)
- 学院(265090)
- 管理(104903)
- 济(97978)
- 经济(95715)
- 理学(92096)
- 理学院(90938)
- 研究(90560)
- 管理学(89203)
- 管理学院(88738)
- 中国(63550)
- 科学(61694)
- 京(57290)
- 农(49707)
- 所(47029)
- 业大(45428)
- 研究所(43653)
- 财(43397)
- 中心(40288)
- 农业(39403)
- 江(36893)
- 财经(35815)
- 北京(35707)
- 范(35482)
- 师范(35074)
- 院(33109)
- 经(32685)
- 州(30773)
- 技术(29027)
- 经济学(28485)
- 基金
- 项目(193257)
- 科学(150009)
- 基金(139560)
- 研究(135721)
- 家(124090)
- 国家(123104)
- 科学基金(104172)
- 社会(82865)
- 社会科(78362)
- 社会科学(78341)
- 省(76209)
- 基金项目(75382)
- 自然(71097)
- 自然科(69401)
- 自然科学(69376)
- 自然科学基金(68113)
- 划(64779)
- 教育(61845)
- 资助(57485)
- 编号(54529)
- 成果(43895)
- 重点(43265)
- 部(41634)
- 发(40875)
- 创(40076)
- 科研(37712)
- 课题(37502)
- 创新(37389)
- 计划(37272)
- 大学(35134)
共检索到368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雪瑞 陈文峰 陈文新 傅俊范 周如军 隋新华
对锦鸡儿与树锦鸡儿根瘤菌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系统发育地位及遗传多样性。通过分离、纯化、回接结瘤测定共获得了31株待测菌,并采用16S rDNA PCR RFLP及BOX-PCR等方法对这些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1株待测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全部源于中间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并产生5种不同的rDNA图谱组合。BOX-PCR研究中,待测菌株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在80%相似性水平上,将待测菌归于17个不同的类型当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永红 牛西午 李素清 孙毅
应用RAPD技术,对我国不同产地的锦鸡儿属植物30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87条DNA片段,其中74条为多态性条带,约占总数的84.1%。30份材料聚类结果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Ⅰ.中间锦鸡儿材料区,Ⅱ.小叶锦鸡儿材料区,Ⅲ.柠条锦鸡儿材料区和Ⅳ.秦晋锦鸡儿材料区,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种间差异不大,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与秦晋锦鸡儿的亲缘关系较远,同时反映出品种间关系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锦鸡儿属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赞 李源 陆景伟 徐博 高洪文
应用居群生物学原理及方法,对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的11个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Kom.)天然居群进行取样,分析了叶、荚果、种子等11个指标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居群在形态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H′=2.019 0)。在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上,居群间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但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居群内部,这种特点是由柠条锦鸡儿异花、虫媒传粉的外繁育系统所决定。我国柠条锦鸡儿居群在各个分布区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也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地区(H′=1.706 8)>内蒙古地区(H′=1.631 6)>陕西地区(H′=1.624 7)>山西地区(H′=1.602 5)...
关键词:
柠条锦鸡儿 天然居群 表型多样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雪瑞 陈文峰 陈文新 傅俊范 薛彩云 隋新华
对辽宁地区与小叶锦鸡儿共生的根瘤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采自5个不同地区样品的根瘤,通过分离、纯化、回接验证等试验共获得65株供试根瘤菌菌株。进一步选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供试根瘤菌进行了16S rDNA 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其系统发育地位位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spp.),并在96%相似性水平上分为5个不同的类群,分别由相应的rDNA图谱组合代表。丰富度及频度分析表明,组合15是辽宁省的优势群,组合18丰富度居第二位,但频度最高,也是辽宁省的主要类群。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古琛 贾志清 何凌仙子 李清雪 高娅 张佳鹏 王陇
以青海省共和盆地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固沙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恢复7年、恢复9年、恢复12年、恢复16年、恢复20年、恢复34年和流动沙丘(CK) 7块样地中间锦鸡儿固沙林草本植物的多度,以探究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物种组成、功能群和植物多样性的变化,以期为高寒沙地的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中间锦鸡儿固沙林植物的物种和功能群逐渐增多,CK样地的物种只有藜科一、二年生植物,恢复7~12年样地出现了多年生根茎禾草,恢复16~20年样地又新增了禾本科、十字花科和菊科的一、二年生植物以及菊科的杂类草,恢复34年样地在16~20年的基础上出现了多年生丛生禾草。2)一、二年生植物在不同恢复年限群落中都占据明显优势,且其多度与群落多度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恢复16年样地最大),多年生禾草的多度在恢复7~16年相对稳定、恢复20年和34年达到最大,杂类草在恢复12年前未出现,在恢复34年时最高。3)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但均匀度指数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小。在当前的恢复年限中,一、二年生植物在中间锦鸡儿固沙林中仍占据明显优势,多样性指数均未产生阈值,说明植物群落及多样性仍有进一步恢复的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阳东 李春秀 齐力旺 张守攻
以我国重要的生物能源灌木——中间锦鸡儿枝叶和种子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fad2基因的同源序列,利用PCR技术克隆得到基因片段。在GenBank中Blast(GenBank登录号AY957393)所得基因片段和同属豆科的Glycine max Gmfad2-2a同源性高达88%,位于fad2基因编码区中部。将所得片段经BamHI和SacI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质粒pBI121,构建了反义表达载体pBI121fad2,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烟草叶片,获得了抗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再生烟草植株。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种子脂肪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亚油酸则减少10.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正正 王阳 王力华 谢宏
以锦鸡儿属中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和树锦鸡儿(C.arborescens)种子为外植体,通过对增殖阶段和生根阶段培养基的筛选,探讨了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矿质营养和活性炭对这3个树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1)继代增殖阶段: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树锦鸡儿最佳的基本培养基为MS,最适合的激素浓度配比中,柠条锦鸡儿用BA2mg·L-1+GA2mg·L-1分生率最高;中间锦鸡儿用BA2mg·L-1+GA1mg·L-1分生率最高;树锦鸡儿用BA2mg·L-1+NAA0.1mg·L-1分生率最高。蔗糖是最好的碳源。(2)生根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琼芳 张小平 李登煜 陈强 KristinaLindstrom
用IAR、RAPDs和16S-23SPCR-RFLP3种方法对采集自四川省4个不同地点的2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供试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抗药性测定表明, 22个菌株中存在7 个抗药性类群。来自同一采集地的菌株天然抗药性存在着差异。IAR的结果证明了四川花生根瘤菌表型性状的多样性。4个随机引物的扩增图谱有明显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菌株内部存在不同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全部菌株在58% 的相似性水平上被分为6群,采集地相同的菌株聚为一类,表明环境对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分化有影响。用PHR和P23SR01这一对引物对供试菌株16S-23SrDNA基因间隔区进行了扩增, 得到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璞 解李娜 满良 王金龙 李清芳 马成仓
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生物量测定和多样性指数计算,研究了内蒙古荒漠化草原锦鸡儿(Caragana)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锦鸡儿灌丛内草本植物高度显著高于灌丛外和非灌丛化草地(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裴淑兰 王刚狮 梁林峰 雷淑慧 王凯
本研究连续3年对小叶锦鸡儿的生长规律及物候期进行观察,并采集18a不同年龄枝条及3a不同物候期枝条(带叶、花、果)测定并比较其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磷等)的含量;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枝龄、物候期与参考向量的灰色关联度,确定最佳饲用采收期,以期评价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不同年龄枝条和年生长周期的不同物候期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确定其饲用最佳采收期,为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按枝条不同生长年龄营养价值等权关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蓉 翟明普 王文全 贺润平
对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密度效应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种群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小叶锦鸡儿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方面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小叶锦鸡儿播种苗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密度增大,播种苗侧枝萌发的时间向后推移,侧枝数量逐渐减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指标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多数生长指标各密度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播种苗个体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群体生物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播种苗单株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为40%、35%和25%,单株根和茎的生物量分配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播种苗 密度 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党宏忠 张劲松 赵雨森
运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速率(Fs)进行连续测定,同步进行环境要素的实时监测。选择2008年4—10月30天典型晴天日观测数据。结果表明:1)Fs在晴天日表现出典型的宽峰型正态分布,可划分为4个特征差异明显的阶段,反映了大气环境因子对液流的直接驱动效应,以及柠条锦鸡儿叶片气孔行为对液流变化的调控作用。2)液流的变化受多个环境因子共同驱动,其中潜在蒸发散(ET0)综合性强、与Fs相关紧密,是分析液流特征更为可靠的复合型环境变量。Fs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耦合关系因时段而异,在早晨启动的液流上升阶段,Fs与太阳辐射、ET0间均呈线性关系,反映了太阳辐射等因子对液流的驱动与对光合作用的激活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蒙秋霞 牛宇 牛西午
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锦鸡儿属植物小叶锦鸡儿、南口锦鸡儿、树锦鸡儿、青海锦鸡儿、扁刺锦鸡儿、鬼箭锦鸡儿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发现总黄酮含量最高的部位为花(接近3%)和复叶(2%~3%),其次是茎的皮部(约1%),根中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较低(不足1%)。对叶、花等部位类黄酮等化学成分的研究有助于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
锦鸡儿属 总黄酮 芦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宇 张丽珍 牛伟 李崇德 靳春嵩 柴磊 蒙秋霞
为研究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根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按极性梯度对粗提物进行液-液萃取获得4个组分,测定了不同极性组分总黄酮含量和各项抗氧化能力指标,并研究了各组分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根部粗提物和不同极性组分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粗提物、正己烷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和水层对DPPH.清除能力的EC50分别为0.68,6.12,0.23,0.07,2.23 mg/mL;不同极性组分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性,而DPPH.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未表现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谷峻 陈文新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甘草根瘤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表型数值分类、16SrDNAPCR-RFLP分析和BOX-PCR指纹图谱分析的方法对北方地区的甘草根瘤菌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供试菌株在数值分类聚类分析中约85%的相似水平上产生2个表观群,有11株菌未与已知参比菌株聚群。16SrDNAPCR-RFLP分析表明,供试的20株菌共产生14种遗传型,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BOX-PCR指纹图谱分析进一步证明与甘草共生的根瘤菌的基因组也具有多样性。【结论】在中国北方地区与甘草共生的根瘤菌在Sinorhizobium、Rhizobium和Mesorhizobium属中均有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