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5)
2023(10578)
2022(8637)
2021(8003)
2020(6048)
2019(13799)
2018(13236)
2017(25414)
2016(13859)
2015(15318)
2014(15317)
2013(15052)
2012(14264)
2011(13159)
2010(13625)
2009(12550)
2008(12362)
2007(11221)
2006(10525)
2005(9813)
作者
(40432)
(33555)
(33323)
(31721)
(21390)
(15960)
(15082)
(12962)
(12892)
(12212)
(11426)
(11113)
(10788)
(10770)
(10722)
(10258)
(10016)
(9748)
(9743)
(9740)
(8564)
(8441)
(8213)
(7740)
(7665)
(7567)
(7488)
(7457)
(6838)
(6653)
学科
(61196)
经济(61144)
管理(38441)
(37348)
(27209)
企业(27209)
(22068)
中国(21677)
地方(20608)
方法(16645)
业经(15817)
农业(14671)
数学(14248)
数学方法(13960)
(12784)
(12217)
(11920)
贸易(11907)
(11883)
银行(11872)
(11731)
(11632)
(11511)
(11510)
金融(11509)
(11191)
地方经济(11180)
环境(10597)
(10210)
技术(9438)
机构
学院(198845)
大学(192471)
(85582)
经济(83654)
研究(74946)
管理(72619)
理学(60482)
理学院(59785)
管理学(58847)
中国(58463)
管理学院(58461)
科学(43789)
(41901)
(40088)
(38275)
(35512)
研究所(34140)
中心(33927)
(33074)
财经(29859)
(28296)
师范(28040)
业大(27817)
(27316)
农业(27291)
北京(27260)
(26979)
(26567)
经济学(24924)
(24455)
基金
项目(123546)
科学(97418)
研究(95971)
基金(86027)
(74110)
国家(73373)
科学基金(62229)
社会(60229)
社会科(57077)
社会科学(57066)
(50710)
基金项目(43695)
教育(43570)
(41942)
编号(40681)
自然(37355)
自然科(36415)
自然科学(36409)
自然科学基金(35711)
资助(35561)
成果(33980)
(33683)
课题(30004)
重点(28233)
发展(27711)
(27232)
(26667)
(25867)
(24757)
(24630)
期刊
(109142)
经济(109142)
研究(66091)
中国(47673)
(35705)
管理(29552)
(28629)
教育(27665)
学报(26289)
科学(26195)
(25168)
金融(25168)
农业(24807)
大学(20813)
业经(20747)
学学(19509)
技术(19291)
经济研究(17018)
财经(14389)
问题(13925)
(12513)
(12052)
(11456)
世界(10432)
国际(10108)
技术经济(10036)
现代(9757)
(9755)
论坛(9755)
商业(9748)
共检索到328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敏  张宇驰  
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促进粮食加工业转型升级,是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途径,是破解当前供需矛盾、要素价格矛盾、产业结构矛盾等难题关键手段。为探究合理的粮食加工业产业结构,制定更加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理论基础,笔者通过对对省内重点粮食加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粮食加工业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辽宁粮食加工业发展优化路径及政策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汉权  
粮食加工业是粮食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粮食加工业与第一、第三产业联系紧密,保持粮食加工业健康发展,对推进粮食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加工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势头,同时也存在产业定位不清、安全问题凸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汉权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加工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对延长粮食生产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粮食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应对措施,促进粮食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霖春   华效锐  
辽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粮仓和战略后备基地,同时还是重要海运枢纽。辽宁港口粮食加工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对辽宁省粮食加工现状和港口的加工潜力进行分析,然后深入分析了粮食消费结构和供需机制与国家粮食安全间的关系,最后对辽宁港口粮食加工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辽宁港口的粮食加工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祥新  钟钰  
本文选取进入壁垒、市场主体构成、利润率、规模经济、产能利用率、研发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对2008-2014年我国粮食加工业的市场结构变动与产业发展绩效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系数分析粮食加工业市场结构与产业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改革和外资进入背景下,进入壁垒经历了从降低到提高的演变过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趋于下降,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上升;2)中国粮食加工业发展绩效正逐步改善,但是整体水平偏低;3)粮食加工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改善了产业发展绩效,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续推进粮食加工业市场化改革;促进国内粮食企业整合重组;加大规模性粮食企业创新研发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祥新  钟钰  
本文选取进入壁垒、市场主体构成、利润率、规模经济、产能利用率、研发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对2008-2014年我国粮食加工业的市场结构变动与产业发展绩效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系数分析粮食加工业市场结构与产业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改革和外资进入背景下,进入壁垒经历了从降低到提高的演变过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趋于下降,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上升;2)中国粮食加工业发展绩效正逐步改善,但是整体水平偏低;3)粮食加工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改善了产业发展绩效,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为农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是粮食加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未来粮食加工业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倡科学、合理、适度加工粮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祁华清  缪书超  
当前,我国粮食加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成为粮食加工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东南亚作为世界粮食重要产区,粮食加工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机遇。我国粮食加工企业走向东南亚发展,既能解决国内产业困境,也能为粮食加工业发展找到新出路。粮食加工产品出口、投资建厂、租地种粮等方式都可成为粮食加工企业走向东南亚的途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科学决策,选择合理的"走出去"方式,以期在东南亚得到更好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月昕  杨玉兰  
“八五”以来,辽宁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1500万吨,实现了粮食供求的总量平衡。但伴随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辽宁省粮食产销矛盾日趋突出,主要表现为种粮成本提高、品种结构不合理、粮食主产区增产不增收、粮食压库和“卖粮难”时常发生等。因此,加快粮食加工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长云  
最近几年来,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迅速,对粮食作为加工原料的需求高速增长;许多粮食主产区在发展粮食加工业方面,更是雄心勃勃。粮食加工业对粮食需求快速增长的现象,在玉米加工业上表现得尤其突出。2001年,我国玉米加工业加工转化的玉米仅为1250万吨,2005年增加到2300万吨以上,增长了84%;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蓝海涛  
尽管当前我国粮食加工业利用外资尚未影响粮食产业安全,但外资利用中的突出问题正在加速累积影响未来粮食产业安全的隐患。对外资粮食加工企业是否会影响粮食产业安全的认识分歧较大,缺乏遏制外资垄断粮食加工业的具体抓手,外商投资管理存在缺陷,未能培育出抗衡外资企业的本土企业。建议调整粮食加工业的行业定性,防止粮食加工业形成垄断型市场格局,加强外资企业监管,加快培育本土粮食加工企业集团。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晓燕  张泽滨  吕杰  
以辽宁省两大粮食作物水稻和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年鉴中生产、口粮消耗数据及饲料消耗系数等数据折算对比辽宁省粮食生产量和消耗量,对辽宁省粮食保障能力做出定量判断;通过分析提出辽宁粮食生产发展的目标定位及粮食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辽宁玉米生产应以保障稳产能力和提高利用率为目标,解决玉米生产的环境友好问题、与畜牧业融合发展问题,通过发展青储玉米、专用玉米、延长产业链等达到消化库存,实现玉米产业良性循环的目的;辽宁水稻生产能力建设任重道远,应继续提高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叶青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辨证关系。认为玉米加工业发展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改变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但是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具有积极影响。由于玉米加工业自身特点和粮食消费结构的限制,以及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流通体制改革与物流体系建设等,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对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玉米加工业体系和加强粮食安全基地建设是保证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与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晗  乔均  杜蓉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政府针对粮食行业实施的重要政策。基于2008-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法、面板Tobit模型以及变系数模型,聚焦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加工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价格"倒逼"和保障粮食加工业可获得粮食数量变动趋势稳定的方式,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粮食加工业综合技术效率提高;由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对粮食加工业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影响为负,中、西地区影响为正。因此,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我国短期内应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取消东部地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力度;长期而言,我国应全面实现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创新建立粮食生产保险制度和加工粮食专项储备制度等促进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强化相关配套体系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专  
农产品加工业是辽宁省第二大支柱性产业,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及农副食品基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如何直接影响辽宁乃至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辽宁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对象,利用辽宁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从企业单位数、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税收、全部从业人员等方面考察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通过本文研究,为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出总体思路与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