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7)
2023(13996)
2022(12313)
2021(11728)
2020(9826)
2019(22571)
2018(22498)
2017(43678)
2016(23981)
2015(26617)
2014(26633)
2013(26271)
2012(24424)
2011(21939)
2010(22100)
2009(20088)
2008(19911)
2007(17607)
2006(15353)
2005(13508)
作者
(69401)
(57624)
(56868)
(54583)
(36918)
(27628)
(26046)
(22550)
(21816)
(20891)
(19721)
(19404)
(18372)
(18319)
(17964)
(17762)
(17277)
(17095)
(16462)
(16450)
(14348)
(14158)
(13955)
(13075)
(13002)
(12879)
(12822)
(12756)
(11579)
(11428)
学科
(90862)
经济(90760)
管理(69913)
(67440)
(55420)
企业(55420)
方法(41296)
数学(35500)
数学方法(34945)
(27153)
(24486)
中国(23636)
(21071)
地方(20894)
业经(20676)
农业(18373)
(17080)
(16573)
贸易(16566)
(16096)
理论(15907)
(15836)
财务(15761)
财务管理(15730)
(15418)
技术(15209)
企业财务(14908)
(14787)
环境(14756)
(14241)
机构
学院(335047)
大学(334129)
管理(133972)
(129184)
经济(126039)
理学(115748)
理学院(114433)
研究(113240)
管理学(112383)
管理学院(111757)
中国(83641)
科学(71678)
(71283)
(60838)
(57361)
(56996)
研究所(52289)
业大(51811)
中心(51743)
(50368)
财经(48146)
(45077)
北京(44974)
师范(44696)
农业(44620)
(43675)
(41531)
(40831)
经济学(36807)
技术(35934)
基金
项目(228938)
科学(179041)
研究(167449)
基金(164313)
(143288)
国家(142061)
科学基金(121594)
社会(102646)
社会科(97170)
社会科学(97143)
(91245)
基金项目(87251)
自然(80724)
自然科(78747)
自然科学(78725)
自然科学基金(77283)
教育(77030)
(75836)
编号(69321)
资助(68311)
成果(56716)
重点(50966)
(50183)
(48764)
课题(48022)
(46909)
创新(43731)
科研(43721)
教育部(42561)
项目编号(42256)
期刊
(143133)
经济(143133)
研究(97618)
中国(64516)
学报(53832)
(51885)
科学(49581)
管理(48582)
(45693)
大学(40343)
教育(39192)
学学(37922)
农业(36249)
(29395)
金融(29395)
技术(29354)
业经(24245)
财经(22386)
经济研究(21757)
(18956)
(18516)
图书(18475)
问题(18343)
科技(16508)
理论(16330)
技术经济(16117)
(15814)
资源(15376)
现代(15317)
实践(15123)
共检索到491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智  董俊  刘洋  侯志研  
玉米是辽宁省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目前辽宁玉米平均单产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长期重用轻养的耕种方式限制了玉米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文简要总结该地区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和应用困境,进而提出推进辽宁省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的发展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丽  吕杰  
20世纪90年代,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旱作区开展示范应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农户的选择行为对其推广和应用将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通过农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主是否接受过保护性技术的相关培训、秸秆是否主要还田,以及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预期收入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钢军  张恩禄  侯宇  
为了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配合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按照回良玉副总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要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要向粮食主产区聚焦"的"两个聚焦"指示精神,从2009年开始,农业综合开发率先启动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辽宁省作为重点投入的粮食主产区,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精心谋划,形成合力,大力推进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金政  陈宝峰  王小红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调查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影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相关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技术体系、服务模式、经济利益、观念转变和政府行为等5类影响因子,并测算了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解析了各因子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中的作用和应对这些因子影响的思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大鹏  姜晶  曹敏建  
分析辽宁省作物结构、种植方式、轮作方式以及施肥制度等方面的50多年来变化,揭示了辽宁省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并在优化区域布局、实施专业化生产,发展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发展设施型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发展节本农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耕作制度体系及其相应对策和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丽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加强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粮食稳定增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结合辽宁工作实际,思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办法和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瑞芝  李少昆  李小君  金亚征  王克如  初震东  高世菊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CT)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公开发表的与保护性耕作相关的研究论文,整理前人研究提供的试验数据,分析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作物稳产丰产研究提供支持。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水分利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当地传统耕作模式为对照,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物产量平均增加12.51%。但有10.92%数据显示减产,表明保护性耕作减产是客观存在的,文章归纳了影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中国自"六五"期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取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正峰  谭翠萍  梁育  陈艳林  
从县域角度出发,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利用土地整治和社会经济数据,测算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县域农村经济的投资拉动系数,探索非纯农县域与纯农县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拉动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①高标准农田建设可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与消费,从而对县域农村经济产生显著拉动作用;②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非纯农县域江山市、纯农县域盘山县农村经济的拉动总额分别为153 938.60万,63 830.29万元,投资拉动系数分别为2.84,1.81;③两地均表现为一次拉动作用最大、间接拉动作用次之、二次拉动作用最小,但拉动效应的大小与模式存在差异;④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非纯农县域与纯农县域拉动效应的差异源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消费结构、县域间原有自然条件、高标准农田建成前后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改善程度等的差别。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娇  李智勇  胡丹  
按照《造林技术规程》《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的规范程序,运用经济学、林学原理对辽宁省内5个代表性自然造林区5个典型县进行样地调查,对全省森林成本补偿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平均造林成本为14240.2元/hm2,其中造林整地费4182元/hm2,苗木费3180元/hm2,栽植费2790元/hm2,抚育管护费3100元/hm2,材料费256元/hm2,交通运输费54.1元/hm2,勘察设计费135.6元/hm2,辅助设施费542.5元/hm2;同时研究显示,全省林木平均存在年限为50年,由此得到全省造林成本年度分摊值为284.8元/hm2·年;以全省当前公益林管理费用标准60元/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树龙  孟春香  张执欣  
根据河北省不同地区影响持续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防治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提高水热资源利用率为主要目的的农田保护性耕作几大技术体系。河北省北部一熟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应以防治土壤沙化退化为主;丘陵、坡地应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河北中南部平原两熟制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水热资源的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林  高旺盛  陈阜  朱文珊  
借鉴国外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根据具体情况 ,提出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在此基础上 ,将保护性耕作划分为 3种类型 ,并详细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少动土”、“少裸露”保持“适度湿润”和“适度粗糙”等土壤状态 ,达到保土、培肥、节水、增产、增效。系统地总结了国际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历程 ,提出了未来国际的发展趋势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论述了我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区域匹配差、规范性差、配套技术落后等问题 ,提出要正确认识保护性耕作 ,加强联合攻关等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洪志  刘伟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政府与农户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政府补贴、管制和农技推广三种政策及其组合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政府有必要采取政策刺激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但三种政策对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各不相同;单独采取补贴措施对农户采纳行为激励效果不佳,需与惩罚或信息诱导措施结合才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三种政策的合理组合对农户采纳行为的激励作用效果最佳。基于动态仿真结果,进一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长远看有适度的监管,政府可以逐渐放松其他政策刺激的力度,农户也会渐渐自发地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彦博  韩颖  吴家革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假日经济的兴起,辽宁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增长势头强劲,搞好辽宁省旅游产品的开发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旅游产品的评价、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辽宁省旅游产品的区域开发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岩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向北开放的窗口,辽宁省是中国对接东北亚,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区域,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2018年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周年之际,辽宁省政府召开了对外开放大会,出台了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的20号文件。目前辽宁积极破解对外开放过程中外贸依存度不高、结构层次低、民营经济活力不足、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服务贸易发展缓慢等对外开放程度低难题,通过营造良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开放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优势产业"走出去"措施,全面提升辽宁对外合作层次,努力打造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