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6)
- 2023(4236)
- 2022(3553)
- 2021(3245)
- 2020(2747)
- 2019(6185)
- 2018(5979)
- 2017(11791)
- 2016(6493)
- 2015(6892)
- 2014(6903)
- 2013(7104)
- 2012(6834)
- 2011(6259)
- 2010(6166)
- 2009(5649)
- 2008(5513)
- 2007(4822)
- 2006(4362)
- 2005(3885)
- 学科
- 济(34700)
- 经济(34687)
- 管理(16811)
- 地方(15788)
- 业(13971)
- 方法(11506)
- 数学(10484)
- 数学方法(10415)
- 农(10095)
- 企(9421)
- 企业(9421)
- 地方经济(9381)
- 中国(8016)
- 农业(7289)
- 学(6985)
- 资源(6945)
- 环境(6507)
- 业经(6463)
- 和(5485)
- 产业(5475)
- 财(5437)
- 制(5283)
- 结构(5176)
- 发(4659)
- 融(4140)
- 金融(4139)
- 体(4111)
- 划(3769)
- 生态(3696)
- 贸(3592)
- 机构
- 学院(93168)
- 大学(91893)
- 济(39195)
- 经济(38314)
- 管理(35430)
- 研究(35342)
- 理学(30798)
- 理学院(30357)
- 管理学(29808)
- 管理学院(29629)
- 中国(25496)
- 科学(24127)
- 京(19476)
- 所(18667)
- 农(18159)
- 研究所(17354)
- 中心(16283)
- 财(15453)
- 江(15393)
- 业大(15163)
- 范(14471)
- 师范(14339)
- 农业(14139)
- 省(13831)
- 院(12914)
- 财经(12511)
- 州(12104)
- 经济学(12003)
- 科学院(11796)
- 北京(11671)
- 基金
- 项目(68581)
- 科学(54648)
- 研究(49226)
- 基金(48998)
- 家(43068)
- 国家(42729)
- 科学基金(36603)
- 社会(31902)
- 省(30589)
- 社会科(30283)
- 社会科学(30272)
- 基金项目(26775)
- 自然(23577)
- 划(23563)
- 自然科(22807)
- 自然科学(22799)
- 自然科学基金(22370)
- 教育(21300)
- 编号(20103)
- 资助(19269)
- 发(17467)
- 重点(16256)
- 成果(15124)
- 部(14672)
- 发展(13948)
- 课题(13837)
- 展(13744)
- 创(13670)
- 国家社会(13066)
- 创新(12983)
共检索到137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修泽 董婧 于旭光 孙明 王彬 王小林
根据2006年夏季(7~8月)、冬季(11~12月)和2007年春季(4月)、秋季(10月)共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辽宁省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近岸海域共出现渔业生物101种,其中底层鱼类52种,中上层鱼类8种,甲壳类33种,头足类8种。辽东湾近岸海域和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种类组成相似性较高,总体上JACCARD相似性系数超过50%。优势种分析表明,辽宁省近岸海域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口虾蛄(Oratosguilla oratoria)为辽东湾近岸海域四季共有种,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为黄海北部近岸海域四季共有种。除夏季外,渔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田成诗
辽宁是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海是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近些年来,近岸海域污染已成为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分析了近岸海域污染概况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城市化和工业化角度探讨了经济发展对近岸海域水环境的影响,然后采用库兹涅茨曲线和协调度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近岸海域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辽宁沿海城市总体水环境与经济发展较协调;工业污水与经济的EKC曲线轨迹大体呈倒"U"型关系,但近年来污水排放量有回升趋势。最后提出了近岸海域环境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近岸海域 环境改善 辽宁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宜钟 李少林
本文通过对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和要素供给者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目标进行联合求解,推导出了一个产业层面的最优名义产出增长率方程。笔者基于上述方程对辽宁省在1992—2009年间最优产业结构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辽宁省的实际产业结构同最优产业结构之间大体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清晰地反映了国内重大经济事件对辽宁省国民经济的影响。该方程所涉及的定量指标为辽宁省制定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提供了可靠的参照目标。
关键词:
最优产业结构 需求价格弹性 随机贴现因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培东 卞晓东 张雨轩 单秀娟 金显仕 王惠宾
为掌握黄海北部辽宁近岸海域鳀(Engraulis japonicus)产卵场的分布特征及其关键环境因子,基于2021年4—12月开展的产卵场综合调查获取的鳀样品及其鱼卵密度数据,运用Garrison重心分布法阐释鳀产卵洄游分布特征及其主产卵期;通过基于Tweedie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的构建,分析主产卵期内鳀卵密度与同步获取的海水表层温度(SST)、海水表层盐度(SSS)、海水表层叶绿素浓度(Chla)、浮游动物丰度(F_(d))、浮游植物丰度(F_(z))和深度(Depth)等6个环境因子,以及时间(月份,Month)和空间(经纬度、Lon和Lat)因子之间关系,并识别主控因子。结果显示,海域内鳀产卵期较长,由4月持续至11月,5—8月为主产卵期,其中,5—6月为产卵盛期。鳀产卵场规模和位置时空变化明显,时空因子与鳀卵密度分布呈密切非线性相关(累积偏差解释率为48.1%),(SST, SSS) (18.7%)和Depth (5%)次之。鳀产卵期适温范围较广,产卵场分布表现出高温高盐(低温低盐)增效作用和高温低盐限制作用。产卵初期(4月),鳀产卵场规模和鱼卵密度均较低,产卵重心位于海洋岛东南侧深水区;盛期(5月底—6月初)在SST主导下,鳀产卵场规模和鱼卵密度均至年内最高值,核心产卵场位于石城岛–庄河河口一带海域;此后,随着辽南沿岸水系盐度的下降,高温低盐的抑制作用使SSS因素主导产卵鱼群避开沿岸海域,鳀产卵场迁移至外海深水区,7月后位于30~50 m等深线之间;9—10月鳀繁殖活动基本结束,10月鳀卵仅零星分布于调查海域,直至12月未有鳀卵采获。研究可为黄海北部辽宁近岸海域鳀产卵场研究及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亮 王尽文 任荣珠 张乃星 宿凯 屈文 陶卉卉 吕振波
根据2012年5月(春季)在海洲湾北部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51种(鱼类33种、甲壳类14种、头足类4种),平均渔获量为24.59 kg/h。优势种类主要为尖海龙(Syngnathus acus)、方氏云鳚(Pholis fangi)和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丰度指数D在1.400–3.255之间,平均为2.471;多样性指数H′在0.492–2.309之间,平均为1.857;均匀度指数J′在0.182–0.713之间,平均为0.596。本次调查出现鱼类种数比20世纪...
关键词:
海州湾北部海域 渔业资源 群落结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龚强 汪宏宇 朱玲 蔺娜 顾正强 晁华 徐红
利用辽宁省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26座测风塔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10~70 m(100m)的逐时梯度风观测数据,研究了辽宁省近地层风切变特征,结果表明:近地层风速随高度变化基本遵循幂指数规律;各塔年风切变指数为0.024 4~0.405 0,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受局地地形、地貌环境影响,个体差异较大;有11座测风塔年平均风切变指数大于B类风切变指数,26座测风塔空间平均年风切变指数为0.155 1,也略大于B类风切变指数;风切变指数呈现明显的白天小、夜间大的日变化特征,与气温的日变化呈反位相;春季风切变指数明显偏小;大气中性条件下的风切变指数与年平均风切变指数基本相当,稳定状态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培东 卞晓东 张雨轩 单秀娟 金显仕 赵永松 王惠宾
为摸清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并揭示其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于2021年4至11月期间在该海域开展了6航次底拖网及环境调查。运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等方法分析了海域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及年内演替;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了群落结构时空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采集到的种类共有89种,包括鱼类50种和无脊椎动物39种。鳀(Engraulis japonicus)已成为海域主要中上层优势鱼种,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和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等冷温性种类成为季节性主要渔业生物,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和鲐(Scomber japonicus)等传统资源仍在衰退过程中,海域渔业资源低质化现象仍较显著。调查发现部分真鲷((Pagrus major)幼体及集群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幼体,海域或有其育幼场存在。调查期间内群落大部分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中4月群落显示中等干扰,5至11月群落均显示严重干扰。在所选环境因子中,海表温(SST)、海底温(SBT)、海底盐(SBS)和叶绿素(Chla)是导致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SST和SBT的影响尤为显著。本研究系统阐明了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季节性演替,为进一步了解该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提供了参考及数据支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闫吉顺 王鹏 郝燕妮 张盼 赵博 黄杰
以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为指导,构建以使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基础的自然岸线资源二元价值结构。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自然岸线资源物质量与价值量核算方法,得出大连市自然岸线资源物质总量为766.6 km,全市自然保有率为46.9%。到“十四五”末,大连市海岸线资源价值总量约1 792.88亿元,自然资源岸线价值组成中生态价值占主导地位,价值量占比为99.8%。该核算方法实现了自然岸线资源生态价值的内部化过程,解决了岸线资源的价值以使用价值为主、对生态价值的忽视或考虑不足、导致整体价值被低估的核心问题。过度的资源开发是造成自然岸线资源稀缺的原因,加之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自然岸线资源价值将不断攀高。自然岸线资源价值也将成为沿海地区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家强 孙萍 于欢
通过收集整理辽阳县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多因素加权模型得到辽宁省辽阳县2001—2010年的耕地资源安全综合指数,评定了辽阳县耕地资源安全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辽阳县耕地资源整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安全级别不高,应增强耕地资源保护意识,采取必要措施,以提高耕地资源安全等级,保证耕地资源利用的永久安全。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安全评价 PSR模型 熵值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鹏飞 戴芳群 陈云龙 单秀娟 金显仕
基于2012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2013年1月(冬季)和5月(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渔业种类114种,隶属于17目66科90属,其中鱼类12目36科50属58种,鲈形目种类最多(26种),甲壳类2目25科33属49种,头足类仅3目5科6属7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仅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为全年优势种。秋季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最高(29.20 kg/H·net),春季(17.95 kg/H·net)高于夏季(14.60 kg/H·n...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鹏飞 戴芳群 陈云龙 单秀娟 金显仕
基于2012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2013年1月(冬季)和5月(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捕获渔业种类114种,隶属于17目66科90属,其中鱼类12目36科50属58种,鲈形目种类最多(26种),甲壳类2目25科33属49种,头足类仅3目5科6属7种。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仅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为全年优势种。秋季平均单位网次渔获量最高(29.20 kg/h·net),春季(17.95 kg/h·net)高于夏季(14.60 kg/h·n...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莹
本文以辽宁省———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的实际调查数值为依据,分析了辽宁省人力资源合理配置问题。辽宁老产业迫切需要技术改造,有些产业甚至需要重新组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力资源这第一资源,而当前辽宁省缺少的就是这种人力资源。明确人才强省目标,切实采取对策激活人力资源,为解决限制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才再就业工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家军 荣立苹 毕晓颖 郑洋 于殿成
对辽宁省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分类研究,弄清辽宁省野生百合的种类、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为种质资源保存、杂交育种以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收集到的56份野生百合资源,分属6种、3变种,包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buschianum Baker)21份、黄花渥丹(L.concolor var.coridion Baker)3份、毛百合(L.dauricum Ker.-Gawl.)2份、朝鲜百合(L.amabile Palib.)3份、细叶百合(L.pumilum DC.)6份、垂花百合(L.cernum Kom.)2份、卷丹(L.lancifolium Thun...
关键词:
百合属 野生百合 分类 资源调查 辽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崔国生,于金花
卫生人力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卫生事业的决定性资源。研究卫生人力现状、供给与需求以及结构与分布,对制定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投资效益,促进卫生事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辽宁省卫生人力资源进行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