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1)
- 2023(13479)
- 2022(11686)
- 2021(10991)
- 2020(9023)
- 2019(20961)
- 2018(20940)
- 2017(39965)
- 2016(21907)
- 2015(24619)
- 2014(24839)
- 2013(24698)
- 2012(22948)
- 2011(20843)
- 2010(20880)
- 2009(18997)
- 2008(18410)
- 2007(16229)
- 2006(14544)
- 2005(12861)
- 学科
- 济(93247)
- 经济(93160)
- 管理(60750)
- 业(57714)
- 企(46218)
- 企业(46218)
- 方法(37784)
- 数学(32311)
- 数学方法(31925)
- 中国(26879)
- 地方(26373)
- 农(26189)
- 业经(21452)
- 学(20800)
- 财(19350)
- 环境(18115)
- 农业(17947)
- 和(15665)
- 贸(15213)
- 贸易(15200)
- 制(15075)
- 技术(14689)
- 易(14617)
- 理论(14466)
- 发(14092)
- 银(14030)
- 银行(13989)
- 地方经济(13850)
- 融(13832)
- 金融(13831)
- 机构
- 学院(308542)
- 大学(308472)
- 管理(122974)
- 济(119410)
- 经济(116587)
- 研究(108641)
- 理学(105505)
- 理学院(104247)
- 管理学(102447)
- 管理学院(101910)
- 中国(80387)
- 科学(69625)
- 京(68533)
- 所(55422)
- 财(53075)
- 农(52730)
- 研究所(50561)
- 中心(49233)
- 业大(47910)
- 江(46157)
- 北京(44205)
- 范(43675)
- 师范(43289)
- 财经(42006)
- 农业(40866)
- 院(39921)
- 州(38422)
- 经(38129)
- 师范大学(35058)
- 经济学(33781)
- 基金
- 项目(212051)
- 科学(165517)
- 研究(155529)
- 基金(150362)
- 家(130993)
- 国家(129835)
- 科学基金(110918)
- 社会(95586)
- 社会科(90386)
- 社会科学(90359)
- 省(84605)
- 基金项目(80786)
- 自然(72424)
- 划(71193)
- 教育(70623)
- 自然科(70613)
- 自然科学(70597)
- 自然科学基金(69277)
- 编号(64471)
- 资助(61772)
- 成果(51972)
- 发(49138)
- 重点(47529)
- 部(45593)
- 课题(45166)
- 创(43592)
- 创新(40596)
- 科研(40128)
- 发展(39014)
- 项目编号(38689)
- 期刊
- 济(138915)
- 经济(138915)
- 研究(92492)
- 中国(63975)
- 学报(48812)
- 农(48255)
- 科学(46061)
- 管理(44760)
- 教育(38182)
- 财(37810)
- 大学(36402)
- 农业(34224)
- 学学(34053)
- 技术(27735)
- 融(27274)
- 金融(27274)
- 业经(24658)
- 经济研究(20755)
- 财经(19147)
- 问题(17944)
- 图书(17881)
- 业(17500)
- 资源(16430)
- 科技(16282)
- 经(16223)
- 理论(15450)
- 技术经济(15287)
- 现代(14357)
- 实践(14331)
- 践(14331)
共检索到464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聪 刘世梁 董世魁 邓丽 李晋鹏 杨珏婕 杨恒学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是衡量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以辽宁营口市为例,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3类共27个指标。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评价了该市2007-2009年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对2020年备指标值进行规划。结果裹明,营口市2007-2009年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由0.153升至0.263,可持续发展能力由较差转为一般;而在2020年规划则达到0.80,可持续发展能力优良。本文建立的指标全面直观,评价方法简洁明了,反映了系统整合原理,揭示了生态城市建设长期性;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情况,对生态市建设中具有指导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丹
金融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帮助农民获得合理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农村金融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现实基础,但不能回避的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应进一步采取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完善金融基础服务设施,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对策措施,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 普惠金融 金融机构 金融产品 营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明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破解的重点难题,本文将营口市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成因、破解思路与对策措施建议归纳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岩
辽宁省小额信贷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量性指标和质性指标上来看,我省的小额信贷距离可持续发展还很远。探讨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和困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辽宁省小额信贷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可持续发展 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秦毅,马廷玉
辽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辽宁省科委秦毅辽宁省发展研究中心马廷玉一、目的与意义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讨还大多停留在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途径与对策等方面的定性描述上,还没有一套全面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狄乾斌 韩增林 孙迎
科学评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准确把握海洋经济开发水平的重要保证,复合生态系统的场力理论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出发,尝试运用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框架,提出用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选取可行的量化方法,以辽宁省为实例,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进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处于上升势头,其系统协调程度也在逐渐增强,与该省的实际情况较为一致,说明辽宁在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以及提高海洋经济质量等方面成效明显。结果还表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与可持...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 辽宁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鹿晨昱 张琳 薛冰 张子龙 李恒吉 逯承鹏
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时空综合测度模型基础上,结合GIS、AHP及重心位移法等技术,对辽宁省各地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时空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辽宁省各地市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总体上体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部分地市具有一定的波动,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总体上体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多数地市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上升空间较小,且部分地市起伏波动较大。大部分地市的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上相对较高,而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相对较低。这一表面看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实际上是一种相对不健全的发展模式。东南部地区相对来说是可持续协调度和发展度的高密度区域,其协调性较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发展步调较为一致,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较强,发展速度也较快。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GIS 生态 经济 辽宁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盛科荣 张平宇 马延吉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建国以来辽宁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认为辽宁省具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 ,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并且城市产业结构偏重 ,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接着构建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 3大类 41项指标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辽宁 14个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了区域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沈阳、大连属于强可持续发展地区 ,盘锦、鞍山、本溪和丹东属于较强可持续发展地区 ,抚顺、锦州、营口、葫芦岛、辽阳属于一般可持续发展地区 ,铁岭、朝阳、阜新属于弱可持续发展地区。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立资源...
关键词:
辽宁 可持续发展能力 区域差异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柯丽娜 王权明 李永化 曹永强
海岛生态环境脆弱,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自然资源,促进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海岛保护法的根本宗旨。论文试图借鉴陆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结合海岛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殊性,从生存支持、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与智力支持四个层面选取指标,并将熵权法和非结构性决策模糊集理论模型相结合确定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引入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海岛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辽宁省长海县2001—2011年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进行评价验证,识别影响长海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存在的问题与限制性因子,为提高海岛经济...
关键词:
可变模糊集 海岛 可持续发展评价 长海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李春娇 王铁良
通过分析水资源约束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构建基于模糊数学的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选取辽宁省2000~2010年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数据,研究和探索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有序度增加较快,水资源有序度受水资源总量影响波动较大,但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逐渐减少,2004~2010年水资源基本处于一种安全状态,生态环境有序度变化不稳定,系统总体协调度不高,呈现初级协调特征。根据计算结果的客观评价,辽宁省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叔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沈玉志 彭小梅
为探索辽宁省民生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运用综合得分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对辽宁1997—2014年的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并没有保持一致的发展趋势,二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力度不足。从民生幸福来看,在社会保障、居住交通以及公共服务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改善和提高;从经济发展来看,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效率方面需要加快改革调整优化。为此,提出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住交通状况、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建议,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民生幸福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宝库 李可柏 王欢 张小月
以辽宁省2004-2011年度建筑业与资源环境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将建筑业发展与资源环境联系起来综合考察,通过引入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建筑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2004年起逐渐上升,但在2010年后开始下降,协调发展态势并不乐观,最后提出促进其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建筑业 资源环境 协调 转型升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闵晓莹 张庆君
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背景下,辽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借鉴世界银行提出的养老保险制度评价体系,从财务可持续性、覆盖广泛性、可负担性、充足性和公平性等方面对辽宁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进行评价研究,认为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满足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针对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本文从解决转制成本、降低缴费率、提高统筹层次、完善企业年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辽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可持续发展 评价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