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3)
2023(16872)
2022(14638)
2021(13465)
2020(11417)
2019(25700)
2018(25553)
2017(49573)
2016(26536)
2015(29442)
2014(29107)
2013(29024)
2012(26859)
2011(24259)
2010(24321)
2009(22347)
2008(21450)
2007(19133)
2006(16845)
2005(14853)
作者
(76264)
(63630)
(63266)
(60565)
(40906)
(30594)
(28524)
(24727)
(24117)
(22882)
(21722)
(21628)
(20409)
(20167)
(19703)
(19684)
(18869)
(18501)
(18302)
(18298)
(15838)
(15727)
(15247)
(14595)
(14370)
(14176)
(14108)
(13863)
(12894)
(12670)
学科
(124050)
经济(123935)
管理(79487)
(77813)
(63734)
企业(63734)
方法(52133)
数学(45466)
数学方法(45034)
(30246)
中国(29444)
(27945)
地方(27875)
业经(25509)
(25350)
技术(23612)
农业(21437)
(19866)
(18796)
贸易(18782)
理论(18283)
(18111)
(17085)
环境(17069)
财务(17016)
财务管理(16984)
(16978)
(16889)
金融(16886)
(16675)
机构
大学(378939)
学院(377503)
(161319)
经济(158079)
管理(150316)
理学(130444)
理学院(129027)
研究(128854)
管理学(126951)
管理学院(126257)
中国(94238)
(79456)
科学(78098)
(71870)
(64310)
(60282)
研究所(58461)
中心(57974)
财经(57798)
(55833)
业大(55783)
(52664)
经济学(49899)
北京(49848)
(48671)
师范(48219)
农业(46895)
(46469)
经济学院(44808)
(44648)
基金
项目(258177)
科学(204371)
研究(188651)
基金(188501)
(163980)
国家(162640)
科学基金(140659)
社会(121258)
社会科(115126)
社会科学(115093)
(102264)
基金项目(100114)
自然(90823)
自然科(88743)
自然科学(88722)
自然科学基金(87181)
教育(86183)
(84307)
资助(77344)
编号(74971)
成果(60351)
重点(57573)
(57171)
(56766)
(55599)
创新(52467)
课题(51943)
国家社会(50289)
教育部(49386)
科研(48859)
期刊
(177948)
经济(177948)
研究(114458)
中国(73333)
学报(58937)
管理(56839)
科学(54747)
(54391)
(54220)
大学(44893)
学学(42494)
教育(40582)
农业(37529)
技术(34767)
(32922)
金融(32922)
经济研究(29595)
财经(29266)
业经(27436)
(25107)
问题(22441)
技术经济(21115)
科技(19682)
(19613)
图书(17875)
理论(17805)
统计(16989)
现代(16709)
商业(16542)
(16498)
共检索到558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哲  米娟  
文章采用索洛增长模型,对辽宁省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联关系;短期中,滞后一、二期的经济增长自身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长期中,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内,技术转移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长期内,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也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增长,且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经济增长拉动技术转移,技术转移进一步拉动自主创新。为此,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和东  施建军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性检验等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在1991-2008年的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均衡中,滞后一期、二期的经济增长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很显著;长期均衡中,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技术转移的原因,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为此,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促进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良杉  梁涛  
文章从教育经费和卫生投资两个角度对辽宁省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计量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了一些影响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结论,并针对这些结论加以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利于辽宁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青山  侯晓川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愈加激烈,而国际竞争本质上就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检验企业、行业、地区乃至国家的关键指标。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背景下,本文以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灰关联分析和灰色GM(1,N)协调模型动态分析,找出严重制约着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此为根据着力研究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方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春  苏兆荣  
在利用辽宁省1995—2013年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3SLS方法对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环境系统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呈现良性互动关系,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呈现出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呈现出"倒U型"关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丹  
以辽宁省1996—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采用VAR模型研究辽宁省信贷配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辽宁省的信贷配给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了经济较为平稳的增长,但经济较为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信贷配给条件下商业银行对大型企业融资的优先支持,不论固定资产投资还是流动资金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而其经济增长的方式是粗放的,依靠大量要素投入尤其是信贷资金投入带动的经济增长,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应改善宏观调控水平,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增强信贷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鸿鹏  吕杰  牟恩东  
本文通过建立C-D(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生产函数模型,将信息化对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量化,以分析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采用波拉特分析法对辽宁省2002~2011年农业信息化指数进行评测的结果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要素进行量化分析,重点分析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勇  
文章通过对2000—2015年辽宁省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指标数据构建时间序列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辽宁省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长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规制针对技术创新并未表现出双重影响,即辽宁省环境规制程度较为适中,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过度规制状况并不存在,由此从规制方法、规制人员及规制法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晶洁  张峁  
系统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16年辽宁省44个县(市/区)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广义矩(GMM)估计对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处于发展长周期上的"初级阶段";县域普惠金融内部结构发展均衡,但存在明显的区域"俱乐部收敛"现象;县域普惠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呈倒U形走势,普惠金融的影响效应优于规模金融;县域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性,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效果优于欠发达地区。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晶洁  张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光宇  刘志红  
本文采用1985-2011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辽宁省税务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了未来税务收入的增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税务收入的贡献率为0.755;从短期来看,税务收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波动响应系数分别是0.539,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税务收入会保持不低于17.2%的增长速度。由于辽宁省税收弹性偏低,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措施,保证税务收入与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健  邵珠琼  
从短期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侧,而对长期增长潜力的评估却离不开供给侧的因素。文章借鉴青木昌彦的方法,对2001—201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城市部门人均生产率提高对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最大,人口红利已衰竭,尽管劳动参与率提高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贡献较低,但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而要缓解辽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则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库兹涅茨效应,以及化解人口红利枯竭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健  邵珠琼  
从短期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侧,而对长期增长潜力的评估却离不开供给侧的因素。文章借鉴青木昌彦的方法,对2001—201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城市部门人均生产率提高对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最大,人口红利已衰竭,尽管劳动参与率提高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贡献较低,但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而要缓解辽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则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库兹涅茨效应,以及化解人口红利枯竭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婕  
文章选取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动态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选取能源消费作为门限变量,基于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来量化分析我国技术创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门限效应与关联性。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会对碳排放的增量与存量产生正向显著作用。以"自主创新"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以"技术模仿"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变量能够有效地抑制碳排放规模。同时我国仍将长期处于库兹涅茨曲线"上升阶段",当区域内经济增长达到"门限阈值"时,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可能会得到有效抑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