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8)
- 2023(10041)
- 2022(9056)
- 2021(8501)
- 2020(7227)
- 2019(16706)
- 2018(16775)
- 2017(32670)
- 2016(17840)
- 2015(20000)
- 2014(20021)
- 2013(19952)
- 2012(18341)
- 2011(16446)
- 2010(16162)
- 2009(14539)
- 2008(13780)
- 2007(11763)
- 2006(10154)
- 2005(8586)
- 学科
- 济(70226)
- 经济(70155)
- 管理(48354)
- 业(47744)
- 企(37764)
- 企业(37764)
- 方法(34079)
- 数学(29782)
- 数学方法(29464)
- 农(21355)
- 中国(17238)
- 地方(17015)
- 学(16942)
- 业经(15559)
- 财(15543)
- 农业(15072)
- 环境(11919)
- 和(11601)
- 贸(11444)
- 贸易(11439)
- 理论(11198)
- 技术(11107)
- 易(11063)
- 制(10501)
- 务(9869)
- 财务(9810)
- 财务管理(9796)
- 划(9701)
- 企业财务(9269)
- 教育(9078)
- 机构
- 大学(249019)
- 学院(247642)
- 管理(102670)
- 济(94177)
- 经济(91971)
- 理学(90084)
- 理学院(89059)
- 管理学(87486)
- 管理学院(87063)
- 研究(82998)
- 中国(59242)
- 科学(55440)
- 京(53429)
- 农(44249)
- 所(42175)
- 业大(41853)
- 财(39857)
- 研究所(39154)
- 中心(37518)
- 江(35097)
- 农业(34929)
- 范(33622)
- 师范(33326)
- 北京(33299)
- 财经(32864)
- 院(30376)
- 经(29962)
- 州(28717)
- 师范大学(27166)
- 经济学(26659)
- 基金
- 项目(180894)
- 科学(141765)
- 基金(130733)
- 研究(129773)
- 家(114753)
- 国家(113833)
- 科学基金(97607)
- 社会(79624)
- 社会科(75321)
- 社会科学(75298)
- 省(72632)
- 基金项目(71231)
- 自然(66099)
- 自然科(64494)
- 自然科学(64479)
- 自然科学基金(63264)
- 划(60509)
- 教育(58524)
- 编号(53655)
- 资助(53476)
- 成果(41639)
- 重点(40462)
- 部(39046)
- 发(38621)
- 创(37331)
- 课题(36221)
- 科研(34918)
- 创新(34848)
- 计划(33791)
- 教育部(32795)
共检索到345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仉雅琼
耕地的总量与利用结构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本文根据统计数据资料,对辽宁省近20年来耕地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耕地面积总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经济发展及农业政策等;耕地利用结构方面,粮经比呈现不稳定变化态势,其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控、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气候条件的保障以及社会需求变化及经济效益的拉动等作用。
关键词:
辽宁省 耕地利用 动态变化 驱动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吾买尔艾力·艾买提卡力 李江风
农业经济是伊宁市的主体经济,其耕地和草地比例占全区总面积的70.24%。随着城镇化加速和人口增加,大量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而新增耕地则主要来源于草地。开垦草地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草地开垦不当会挤占牧民赖以生存的空间,发生农牧矛盾。因此,伊宁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风险集中在耕地和牧草地。以耕地利用变化为切入点,通过ArcGIS等软件分析2010—2018年期间伊宁市耕地动态变化情况。利用统计数据,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应用SPSS软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伊宁市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进行定量分析。为伊宁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合理利用提供建议,促进研究区域农牧结合,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朝辉 王克林 熊艳 许联芳
利用湖南省各地、市近50年长序列耕地统计数据,近10多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从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耕地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方面,宏观分析了湖南省耕地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和规律。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定量地诊断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人口系统压力、经济发展动态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湖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三类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构建耕地变化回归模型,预测出2010年和2025年的耕地数量,并探讨未来耕地变化趋势及达到预测指标和实施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应用GIS进行了空间表达。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湖南省农业可...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因子 回归预测 湖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杰 欧名豪 刘琼 欧维新
根据江苏省不同来源耕地数据差异,适当修正得到1949~2006年耕地数据序列,引入耕地变化率、耕地分布重心等指标,研究江苏省近60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江苏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苏北滨海平原区、中部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及宁镇扬低山丘岗区耕地有所增加,而苏南长江三角洲平原区耕地则急剧减少,耕地重心呈现向后备资源丰富、人地矛盾较为缓和的地区移动的趋势;人口增长与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预测20...
关键词:
耕地 动态变化 驱动因子 江苏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丽 方天堃 郜亮亮 吴迪
文章运用ARMA模型及Eviews软件对2007~2020年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6年,辽宁省耕地压力指数呈现总体下降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07~2020年,耕地压力指数波动趋缓,但始终维持在1.1左右,耕地严重超载,粮食安全问题仍将十分突出,形势严峻。据此提出降低耕地压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辽宁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燕 高吉喜 王金生
运用3S技术,分析辽宁省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合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对不同时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0年期间,保护区总面积增加6%,湿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未利用地、水域、农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生态服务价值净增值为6.96×106元/年,增长率0.04%。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构成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表明自然保护区对生态服务作用的保护和维持效果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佳 李世平 李文婷
土地经济密度是衡量土地利用效率、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土地问题研究的关键指标。通过对土地经济密度时空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探究某时段内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而进行土地经济密度驱动力分析能够为加快区域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水平提供参考。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实施区域,仍然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为了分析辽宁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将1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单元,选取土地经济密度这一与土地利用相关的指标,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影响土地经济密度变动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土地经济密度由中部向东部、西部递减,且在2000~2011年间,辽宁省土地经济密度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可 张安录
为考察辽宁省14市市辖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14市市辖区2000年-2010年数据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城市建设用地处于扩张状态,扩张速度低于同期全国水平,各城市扩张率存在差异,朝阳、营口、沈阳和大连扩张速度快于其它地区。异速增长方程LAND=aPOP2.97表明14市建设用地处于正异速生长阶段;②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升级、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截面效应与反映政策变化的时点效应能较好地解释14市、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城市带3个维度的建设用地扩张,城市人口规模在3个维度都促进了建设用地扩张,其弹性系数大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弹性系数;经济发展与...
关键词:
建设用地 驱动力 面板数据 辽宁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盐丰47耐寒耐盐碱抗早衰活秆成熟抗倒伏2001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辽宁省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6068)。1993年所内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9754.5kg/hm~2,比对照品种辽粳5增产14.7%,比对照辽盐2号增产12.5%。1999年辽宁省水稻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258.0kg/hm~2,比对照辽粳5增产4.5%,最高增幅为11.8%,居该组第一位。在1996—2001年生产当中,盐丰47表现出极大的丰产优势,在盘锦、营口等地区产量水平一般在10 500kg/hm~2左右,最高产量为12075kg/hm~2。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种植产量均超过10 ...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洪海 宋民
阐述了山东省耕地数量的变化历程,对耕地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力,采用灰色系统方法预测了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说明耕地面积变化是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山东省要确保533.3万hm2基本农田的"底线"。
关键词:
山东省 耕地 动态变化趋势 驱动力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佑辉 张敬岳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湖北省1990~2012年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引起湖北省1990~2012年耕地面积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变化驱动因素。人口变化驱动因素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变化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为明显;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中,反映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推进速度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农业技术进步驱动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 主成分分析法 驱动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文技 贺峰 李小村
研究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对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控制耕地资源的快速减少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泰安市1997-200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该区域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泰安市耕地减少的四大驱动因子: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第一产业GDP、非农业人口和公路里程。并针对不同驱动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泰安市 耕地资源 动态变化 驱动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楠 汪景宽 裴久渤
耕地资源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一国政治、经济全局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应用突变级数法,从耕地资源安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选取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大类指标,对辽宁省耕地资源分别进行了状态评价和空间分布评价。结果表明:在状态评价上,1995-2009年这十五年间,辽宁省耕地资源安全状态波动不大,主要涉及安全和值得关注区间,但出现缓慢下滑趋势;在空间分布评价上,2009年辽宁省耕地资源安全隶属度从东到西梯度递减,并与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性。该研究不仅对今后辽宁省耕地保护提供直接参考,同时扩展了耕地资源安全研究的角度和内容,对耕地资源安全、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等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耕地资源安全 突变级数法 辽宁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秋梅 蔡运龙
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模型对辽宁省1997—2007年间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应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15年耕地压力变化进行了预测,据此提出了耕地利用和保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工业大发展以来,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虽然占用了一些耕地,但耕地压力指数不仅没有加剧,反而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耕地生产力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以及生态建设的完善是未来减轻耕地压力、保障耕地、人口和粮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洪武 杨忠臣 周连敏
确保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土地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出来的,是贯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土地管理工作总目标。我省人均耕地仅为0.083公顷,比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水平少0.01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任务十分艰巨。同时,耕地总体质量差,产出水平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