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6)
- 2023(14285)
- 2022(12441)
- 2021(11462)
- 2020(9527)
- 2019(21736)
- 2018(21842)
- 2017(41991)
- 2016(22602)
- 2015(25466)
- 2014(25715)
- 2013(25728)
- 2012(24100)
- 2011(22024)
- 2010(22170)
- 2009(20344)
- 2008(19598)
- 2007(17225)
- 2006(15505)
- 2005(13987)
- 学科
- 济(112408)
- 经济(112307)
- 管理(61739)
- 业(58870)
- 企(46394)
- 企业(46394)
- 方法(41084)
- 数学(35275)
- 数学方法(34946)
- 地方(30277)
- 中国(29652)
- 农(28213)
- 业经(23828)
- 学(22826)
- 财(20675)
- 农业(19534)
- 地方经济(17156)
- 制(17114)
- 贸(16618)
- 贸易(16605)
- 环境(16570)
- 和(15939)
- 易(15938)
- 融(15544)
- 金融(15543)
- 银(15320)
- 理论(15315)
- 银行(15281)
- 技术(14846)
- 发(14836)
- 机构
- 大学(327322)
- 学院(326715)
- 济(138474)
- 经济(135473)
- 管理(128153)
- 研究(117523)
- 理学(109769)
- 理学院(108509)
- 管理学(106802)
- 管理学院(106225)
- 中国(87126)
- 科学(71853)
- 京(70978)
- 财(60370)
- 所(59873)
- 研究所(54271)
- 农(53674)
- 中心(52153)
- 江(49299)
- 业大(48073)
- 财经(47629)
- 北京(45594)
- 范(45055)
- 师范(44675)
- 经(43151)
- 院(42374)
- 农业(41492)
- 经济学(41317)
- 州(40027)
- 经济学院(36785)
- 基金
- 项目(217846)
- 科学(170749)
- 研究(161496)
- 基金(155950)
- 家(135028)
- 国家(133847)
- 科学基金(114512)
- 社会(101472)
- 社会科(96048)
- 社会科学(96019)
- 省(87009)
- 基金项目(83212)
- 自然(73121)
- 教育(72929)
- 划(71634)
- 自然科(71327)
- 自然科学(71312)
- 自然科学基金(70002)
- 编号(66394)
- 资助(64221)
- 成果(53983)
- 发(50970)
- 重点(48623)
- 部(47536)
- 课题(46230)
- 创(44660)
- 创新(41659)
- 发展(41139)
- 国家社会(40956)
- 科研(40771)
- 期刊
- 济(164727)
- 经济(164727)
- 研究(103347)
- 中国(67109)
- 农(49921)
- 学报(49529)
- 管理(48602)
- 科学(47083)
- 财(43301)
- 教育(37582)
- 大学(37464)
- 学学(35140)
- 农业(34790)
- 融(30192)
- 金融(30192)
- 技术(29674)
- 业经(26571)
- 经济研究(26128)
- 财经(23350)
- 问题(20955)
- 经(20010)
- 图书(17726)
- 技术经济(17647)
- 业(17361)
- 理论(16257)
- 科技(15766)
- 现代(15391)
- 资源(15322)
- 商业(14929)
- 世界(14762)
共检索到501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沈玉志 彭小梅
为探索辽宁省民生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运用综合得分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对辽宁1997—2014年的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并没有保持一致的发展趋势,二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力度不足。从民生幸福来看,在社会保障、居住交通以及公共服务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改善和提高;从经济发展来看,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效率方面需要加快改革调整优化。为此,提出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住交通状况、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建议,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民生幸福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岩
辽宁省小额信贷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量性指标和质性指标上来看,我省的小额信贷距离可持续发展还很远。探讨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和困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辽宁省小额信贷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可持续发展 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狄乾斌 韩增林 孙迎
科学评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准确把握海洋经济开发水平的重要保证,复合生态系统的场力理论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出发,尝试运用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框架,提出用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选取可行的量化方法,以辽宁省为实例,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进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处于上升势头,其系统协调程度也在逐渐增强,与该省的实际情况较为一致,说明辽宁在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以及提高海洋经济质量等方面成效明显。结果还表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与可持...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 辽宁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盛科荣 张平宇 马延吉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建国以来辽宁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认为辽宁省具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 ,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并且城市产业结构偏重 ,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接着构建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 3大类 41项指标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辽宁 14个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了区域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沈阳、大连属于强可持续发展地区 ,盘锦、鞍山、本溪和丹东属于较强可持续发展地区 ,抚顺、锦州、营口、葫芦岛、辽阳属于一般可持续发展地区 ,铁岭、朝阳、阜新属于弱可持续发展地区。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立资源...
关键词:
辽宁 可持续发展能力 区域差异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韩增林
准确判断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演进特征是科学把握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要保证。尝试运用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框架,提出综合评价指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演进特征及系统耦合模式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997—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2004—2005年处于较强可持续状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关系经历了从经济社会型可持续——社会生态型可持续——综合协调型可持续模式的演变过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叔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鹿晨昱 张琳 薛冰 张子龙 李恒吉 逯承鹏
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时空综合测度模型基础上,结合GIS、AHP及重心位移法等技术,对辽宁省各地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时空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辽宁省各地市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总体上体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部分地市具有一定的波动,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总体上体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多数地市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上升空间较小,且部分地市起伏波动较大。大部分地市的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上相对较高,而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相对较低。这一表面看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实际上是一种相对不健全的发展模式。东南部地区相对来说是可持续协调度和发展度的高密度区域,其协调性较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发展步调较为一致,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较强,发展速度也较快。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GIS 生态 经济 辽宁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聪 刘世梁 董世魁 邓丽 李晋鹏 杨珏婕 杨恒学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是衡量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以辽宁营口市为例,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3类共27个指标。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评价了该市2007-2009年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对2020年备指标值进行规划。结果裹明,营口市2007-2009年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由0.153升至0.263,可持续发展能力由较差转为一般;而在2020年规划则达到0.80,可持续发展能力优良。本文建立的指标全面直观,评价方法简洁明了,反映了系统整合原理,揭示了生态城市建设长期性;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情况,对生态市建设中具有指导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虹 叶武君 孙成伸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的纽带,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金融与经济高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并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具体到县域经济而言,县域金融是促进投入转为产出的重要一环,对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金融服务 县域企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畅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2003-2012年辽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财政收入对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最强,农村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最弱。基于以上结论,进一步提出了推动辽宁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发展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艳芳
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经济区构成了辽宁经济地域系统的三大板块。处理好沿海开发开放与腹地的关系、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关系,实现三大板块互动发展,是实现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俊 吴跃民 燕炳辰
发展双孢菇产业符合国家提出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辽宁发展双孢菇产业必将促进全省循环经济发展,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改良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辽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辽宁 双孢菇 产业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