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4)
- 2023(5714)
- 2022(4805)
- 2021(4623)
- 2020(4230)
- 2019(8974)
- 2018(8875)
- 2017(17151)
- 2016(9694)
- 2015(10396)
- 2014(10364)
- 2013(10441)
- 2012(9736)
- 2011(8800)
- 2010(8778)
- 2009(8031)
- 2008(8155)
- 2007(7290)
- 2006(6060)
- 2005(5578)
- 学科
- 济(32649)
- 经济(32615)
- 业(26540)
- 管理(22699)
- 企(18159)
- 企业(18159)
- 方法(16405)
- 数学(14953)
- 数学方法(14799)
- 农(11043)
- 制(11007)
- 险(10869)
- 保险(10776)
- 银(10648)
- 银行(10629)
- 财(10409)
- 中国(10180)
- 行(10120)
- 融(9534)
- 金融(9530)
- 学(8891)
- 地方(8535)
- 农业(7213)
- 务(7004)
- 财务(6996)
- 财务管理(6965)
- 企业财务(6710)
- 业经(6649)
- 体(6526)
- 度(5585)
- 机构
- 大学(131947)
- 学院(131533)
- 济(48700)
- 研究(48088)
- 经济(47402)
- 管理(46426)
- 理学(39590)
- 中国(39402)
- 理学院(39022)
- 管理学(37985)
- 管理学院(37741)
- 农(35751)
- 科学(33862)
- 农业(28925)
- 京(27431)
- 所(26947)
- 业大(26855)
- 财(26398)
- 研究所(24762)
- 中心(23565)
- 江(21850)
- 省(21275)
- 财经(20612)
- 经(18826)
- 农业大学(18773)
- 院(16865)
- 州(16864)
- 北京(16248)
- 财经大学(15757)
- 业(15681)
- 基金
- 项目(93817)
- 科学(71659)
- 基金(68060)
- 家(62211)
- 国家(61734)
- 研究(59825)
- 科学基金(51315)
- 省(40684)
- 社会(36954)
- 自然(36879)
- 基金项目(36080)
- 自然科(36075)
- 自然科学(36052)
- 自然科学基金(35393)
- 社会科(34886)
- 社会科学(34873)
- 划(32635)
- 资助(28966)
- 教育(26897)
- 编号(21802)
- 重点(21701)
- 计划(21060)
- 部(20109)
- 发(19622)
- 科研(19076)
- 科技(19040)
- 创(19023)
- 创新(18088)
- 业(17514)
- 成果(17293)
共检索到197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之秋 魏松红 纪明山 谷祖敏 张杨
了解田间病菌对杀菌剂敏感性变化及杀菌剂抗性风险,对科学合理用药、治理抗性菌株具有重要意义。咪鲜胺防治稻瘟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连续应用多年,为明确生产上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辽宁省主产稻区20132015年分离的277株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EC50值,结果表明:2013年和2014年采集的169株稻瘟病菌对咪鲜胺均为敏感菌株;2015年,大连、抚顺、铁岭、开原和沈阳地区已监测到低抗菌株,抗药性频率分别为7.14%、13.04%、15.38%、10.52%和8.33%。对室内药剂驯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咪鲜胺 敏感性监测 抗药性风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东磊 辛文静 杨莹 卢飞 效雪梅 段亚冰 周明国
[目的]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全球水稻生产。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EBI)咪鲜胺在中国被用于防治稻瘟病。本文研究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风险,旨在为该杀菌剂的科学使用及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稻瘟病菌敏感菌株S-1菌碟接种于含有最低抑制浓度咪鲜胺的PDA平板上,抗药性驯化培养20 d,测定抗药性变异频率及突变体的适合度,包括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致病力以及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生长特征。[结果]驯化培养获得30个抗药性突变体,突变频率为1%。所有突变体均属低抗水平,并且其抗药性可稳定遗传。咪鲜胺抗药性突变体对氟环唑、戊唑醇和己唑醇表现不完全交互抗性,而对嘧菌酯不存在交互抗性。对抗药性突变体进行适合度测定,发现40%的抗药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显著降低,而60%的抗药性突变体无显著变化;所有抗药性突变体分生孢子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抗药性突变体对15℃低温或30℃高温更加敏感,线性生长速率显著下降。接种离体大麦叶片,1/3的突变体完全丧失了致病力,其余2/3的抗药性突变体致病力也显著下降。[结论]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风险属于低抗水平。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咪鲜胺 抗药性 适合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杨 侯东艳 祁之秋 纪明山 刘志恒
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MNNG)方法对辽宁省7个市最敏感稻瘟病菌进行抗性诱变。紫外线诱导获得1个低抗菌株UV-DL-8,1个中抗菌株UV-FS-10;100μg·mL-1 MNNG诱变获得3个低抗菌株MNNG-DL-8、MNNG-DD-9和MNNG-TL-7,2个中抗菌株MNNG-BX-4和MNNG-PJ-9。采用菌落直径法分别测定咪鲜胺和嘧菌酯与三环唑的交互抗药性情况,结果表明:三环唑与二者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药性。从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致病力3方面研究了抗性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率与菌株的敏感性EC50无关,可能与菌株的个体差异有关。各菌株产孢量与其对三环唑敏感性存在直线负相...
关键词:
稻瘟病菌 三环唑 抗药性风险 生物学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席亚东 刘波微 彭化贤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04~2007年分离自四川省16个地区(市、州)41个县(市)的208个有效稻瘟病菌单孢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全省最不敏感菌株EC50值(20.7794μg/mL)是最敏感菌株EC50值(0.8135μg/mL)的24.54倍。确定了四川省水稻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基线为6.9749μg/mL。全省没有出现对稻瘟灵产生高抗药性和中抗药性菌株,大部稻瘟病菌株都表现为低抗水平(?3),有的地区低抗菌株出现频率为0。因此,只要加强田间抗药性监测,稻瘟灵在四川水稻生产上仍可作为防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稻瘟灵 抗药性 敏感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冯明鸣 朱书生 刘西莉
为研究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及室内抗药性风险,采用叶碟保湿法测定了52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2个菌株的EC50(抑制中浓度)差异较小,平均EC50为(0.010 1±0.003 1)μg/mL。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这些病菌均为烯肟菌酯野生敏感菌株,因此可以采用其平均EC50作为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基线。室内药剂驯化和紫外线诱变试验,获得了10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不同抗性水平的突变体,其EC50为1~5μg/mL,抗性指数为80~500倍,抗药性稳定,致病力、适合度、竞争力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婕 席亚东 李洪浩 王晓黎 彭化贤
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了从四川省12个市26个区(县/地级市)采回并分离得到的206个稻纹枯病菌菌株对井冈霉素的抗药性。结果表明,EC50值与年份呈显著正相关,即所测四川地区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原菌菌株对井冈霉素已产生抗药性,其抗性频率主要分布在5≤Rf<40区间内,属于低抗到中抗水平。根据多年监测结果,指出了四川省内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等为抗性风险较高的地区,建议加强抗药性监测工作并扩大监测范围。
关键词:
水稻 稻纹枯病菌 井冈霉素 抗药性测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长琨 李秀峰 韩召军 李国清 王荫长
选用安徽太湖县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自然种群 ,用 6种药剂对 6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并与国内外已知敏感品系的LD50 值比较 ,在证实了该种群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后 ,经室内纯化和连续饲养近 2 0代 ,育成相对敏感品系(TH S)。为提高试验准确性 ,简化操作 ,使用 4龄幼虫进行抗药性研究。用于测试的 4龄幼虫形态特征为头宽 (0 86±0 0 4)mm ,体重 (8 5± 1 5 )mg ,前胸与头宽之比 1 19± 0 0 4,体长 (10 0± 0 8)mm。在详细观察 4龄幼虫发育历期和形态特征后 ,选用该龄幼虫 ,建立了包括沙蚕毒素...
关键词:
二化螟 抗性监测 相对敏感基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玉 汤雨洁 任淼淼 胡波 苏建亚
[目的]为了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进行系统性监测,建立了稻纵卷叶螟对常用药剂的毒力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测定分析了江苏省2015年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2010至2013年间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阿维菌素以及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据此建立了稻纵卷叶螟对这5种杀虫剂的毒力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2015年对采自江苏武进、盐城以及江浦稻田的稻纵卷叶螟抗药性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敏感基线的LC50值分别为1.017、1.147、0.018、0.014和0.019 mg·L-1,监测数据表明江苏武进、盐城...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抗药性 敏感基线 杀虫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丽萍 邓业成 林明珍 卢植新
1993~1995年用点滴法对褐飞虱的抗药性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久效磷、西维因和甲胺磷分别对南宁、玉林和永福褐飞虱种群的触杀毒力最强,马拉硫磷的触杀毒力最弱。在测试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将所测得的LD50与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的数据进行比较,广西褐飞虱种群村六六六仍然敏感,对甲胺磷的敏感性下降,对马拉硫磷和久效磷的抗性指数为10.8~23.6,对氨基甲酸酯类为4.1~12.8,对澳氰菊酯为0.93~10.4。与1992年相比,南宁褐飞虱种群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明显提高,抗性指数由3.56~6.21提高到4.1~12.8。广西不同褐飞虱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只有很小差异。
关键词:
褐飞虱 抗药性 监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柯 韩絮 马薇薇 张雪 张轩瑞 段亚冰 周明国 陈长军
[目的]利用敏感性基线、交互抗性、生物适合度等评价新药的抗药性风险水平。本研究评价了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风险水平,这对科学使用氟吡菌酰胺和可持续防治灰霉病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0株江苏省草莓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毒力曲线,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通过交互抗性及相关生物学测定,评价了其潜在的抗性风险。[结果]建立的敏感性基线是一个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平均EC50为(1.94±1.55)μg·m L-1;氟吡菌酰胺与其同类的啶酰菌胺及其他类型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氟吡菌酰胺抗性菌株的生物适合度显著低于敏感菌株。[结论]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风险属于低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钧 付文曦 韩召军
[目的]监测不同地区大螟田间种群对常用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通过不同年份的对比,了解大螟抗药性的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并验证前期报道的相应敏感基线资料,为抗药性监测和田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采集不同地区的大螟高龄幼虫,室内隔离饲养繁殖一代,采用初孵幼虫人工饲料药膜法进行杀虫剂毒力测定,并与历年测定的相关资料对比,评估确定相对敏感基线。[结果]2014年监测江西贵溪、浙江温岭和江苏南京的大螟,发现不同地区种群对阿维菌素(LC50值为0.065 0~0.209 4 mg·L-1)、氯虫苯甲酰胺(0.262 6~0.569 2)、氟苯虫酰胺(0.478 8~1.241 7)、稻丰散(3.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宏椿 石妞妞 田佩玉 杜宜新 陈文乐 陈巧红 陈凤平 陈福如
[目的]明确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为稻瘟病菌的抗药性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从福建将乐、沙县、宁化、建阳、南靖、上杭6个地区采集分离的116株稻瘟病菌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分析供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及其相关性,建立供试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图,确定其敏感基线。[结果]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稻瘟病菌菌株的EC_(50)分别为0.001 2~0.012 8,0.209 8~0.632 3,0.196 8~2.273 0和0.217 6~0.616 1μg/mL,EC_(50)平均值分别为0.004 7,0.361 9,0.812 4和0.427 9μg/mL,表明福建省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最敏感,其次为戊唑醇、多菌灵和丙环唑。不同地区稻瘟病菌菌株对同一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稻瘟病菌菌株对同一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敏感性频率分布的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福建省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为连续性单峰曲线,且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分别将吡唑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和多菌灵对供试菌株的EC_(50)平均值(0.004 7,0.361 9,0.812 4和0.427 9μg/mL)作为其敏感基线,用于田间菌株的抗药性监测。供试稻瘟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与戊唑醇、丙环唑、多菌灵的敏感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4种杀菌剂对福建稻瘟病菌的敏感性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多菌灵>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可作为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杀菌剂,并与戊唑醇、多菌灵和丙环唑轮换或混合使用,避免或延缓稻瘟病菌对其产生抗药性。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 敏感基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亮 陈其志 张舒 杨小林 常向前
选择常规农药品种三唑磷、阿维菌素,对湖北省4个稻区的二化螟和三化螟虫于2005年至2007年连续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监测地区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对三唑磷及阿维菌素均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但抗药性水平和发展速度各地区之间有差异。这可能与各地栽培制度、用药水平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抗药性 二化螟 三化螟 监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世维 郑文静 赵家铭 魏松红 王妍 赵宝海 刘志恒
【目的】鉴定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无毒基因型,了解无毒基因在不同地区流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品种布局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已经克隆且与稻瘟病菌致病性相关的6个无毒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选取辽宁省稻瘟病常发区的26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各菌株DNA样本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产物测序,对6个无毒基因PCR产物进行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的分析比较。对琼脂糖凝胶电泳未出条带的,设计不同引物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在PCR产物电泳检测中,Avr1-CO39、Avr-pia和Avr-pii没有产物条带,对这3个无毒基因设计验证引物,其PCR产物电泳检测仍没...
关键词:
辽宁省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思博 魏松红 王海宁 罗文芳 张优 刘志恒
20152016年从辽宁省7个主要水稻产区沈阳、大连、丹东、营口、盘锦、抚顺和铁岭采集、分离、鉴定稻瘟病菌155个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结果表明:155个菌株划分为6群44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A和ZB群,为2年间辽宁省主要的致病种群。种群ZF虽然致病力较弱,但2年间小种所占比例仅次于ZA群和ZB群且有上升趋势。其余3个种群ZC、ZD和ZE所占比重较小且保持稳定。ZG群小种2年间均未检测到。各地的稻瘟病菌种群结构复杂程度不尽相同。抚顺和丹东地区种群分布较为复杂,均为ZA、ZB、ZC、ZD、ZE和Z
关键词:
辽宁省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种群动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