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3)
- 2023(15646)
- 2022(13602)
- 2021(12670)
- 2020(10743)
- 2019(24567)
- 2018(24574)
- 2017(47530)
- 2016(26198)
- 2015(29406)
- 2014(29360)
- 2013(28975)
- 2012(26420)
- 2011(23832)
- 2010(23967)
- 2009(21985)
- 2008(21274)
- 2007(18866)
- 2006(16647)
- 2005(14331)
- 学科
- 济(106581)
- 经济(106471)
- 业(76429)
- 管理(69216)
- 企(54440)
- 企业(54440)
- 农(49708)
- 方法(49456)
- 数学(43942)
- 数学方法(43236)
- 农业(33058)
- 业经(26632)
- 中国(25615)
- 财(23478)
- 地方(23115)
- 学(23032)
- 制(19553)
- 贸(18791)
- 贸易(18783)
- 易(18254)
- 理论(16569)
- 技术(16476)
- 环境(15855)
- 银(15120)
- 银行(15049)
- 和(14778)
- 策(14631)
- 行(14296)
- 发(14214)
- 务(14061)
- 机构
- 学院(373075)
- 大学(369842)
- 管理(147803)
- 济(144599)
- 经济(141489)
- 理学(129596)
- 理学院(128192)
- 管理学(125523)
- 管理学院(124898)
- 研究(123705)
- 中国(91776)
- 农(87426)
- 科学(82736)
- 京(77931)
- 业大(68948)
- 农业(68201)
- 所(64125)
- 财(60950)
- 研究所(59153)
- 中心(57518)
- 江(55291)
- 财经(49603)
- 范(47970)
- 北京(47954)
- 师范(47412)
- 经(45289)
- 州(44219)
- 农业大学(43863)
- 院(43528)
- 省(42698)
- 基金
- 项目(264178)
- 科学(205674)
- 基金(190143)
- 研究(185904)
- 家(168607)
- 国家(167180)
- 科学基金(142315)
- 社会(115519)
- 社会科(109164)
- 社会科学(109127)
- 省(107181)
- 基金项目(101662)
- 自然(95918)
- 自然科(93691)
- 自然科学(93662)
- 自然科学基金(91949)
- 划(88515)
- 教育(84776)
- 资助(78502)
- 编号(76300)
- 成果(59519)
- 重点(59165)
- 部(56675)
- 发(56560)
- 创(54640)
- 课题(51898)
- 创新(50999)
- 科研(50978)
- 计划(50399)
- 大学(47669)
- 期刊
- 济(158351)
- 经济(158351)
- 研究(100811)
- 农(86557)
- 中国(69743)
- 学报(69572)
- 科学(60623)
- 农业(58955)
- 大学(51779)
- 学学(49462)
- 管理(49292)
- 财(43068)
- 教育(37189)
- 业经(32440)
- 融(31850)
- 金融(31850)
- 技术(31627)
- 业(28738)
- 经济研究(23242)
- 财经(22684)
- 问题(21842)
- 版(20869)
- 业大(20856)
- 科技(19865)
- 经(19267)
- 技术经济(18440)
- 图书(17942)
- 资源(17543)
- 农业大学(17433)
- 统计(17288)
共检索到531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晓慧 吕杰 席晓玲
本文以辽宁省盘山县为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影响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的因素以及不同类型因素对于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青壮劳动力比例、兼业程度、社会化服务、租地关系、租地信息和土地流转服务站对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有正影响;农机拥有量、水稻纯收益、水稻收入比例、资金短缺程度对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有负影响。
关键词:
水稻经营 适度规模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洋 王尔大
本文以水稻保险为例,利用辽宁省盘山县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概率单位分析方法,对多保障水平下农户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保费意愿支付水平以及投保率等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测算。结果表明:在75%的保障水平下,水稻种植面积、水稻生产专业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近5年水稻减产的最大经济损失和对保险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对农户的水稻保险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80%的保障水平下,水稻生产专业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近5年水稻减产的最大经济损失、对保险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对农户的水稻保险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务农年限和农户的投资风险偏好则对其水稻保险支付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杨肖丽 江金启 张广胜
根据辽宁省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户277份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发现,58.84%的农户在生产中存在外包行为,74.37%的农户愿意扩大未来的种植面积。选取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特征为主变量、农户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生产环节外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对其土地经营规模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对其土地经营规模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农户 生产环节外包 土地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杰 马新阳 韩晓燕
[目的]以辽宁省玉米主产区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应用行为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应用水平和优化支持政策提出科学依据及对策建议。[方法]基于2016年、2017年347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样本数据,选择农户经营规模、农户家庭与个体特征、农业生产、区域虚拟变量等因素,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经营规模、户主年龄、接受培训情况、土地细碎化程度、土壤肥力认知状况等,结果表明:一是农户经营规模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呈正向关系,而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不显著;二是农户户主年龄、农户接受相关培训次数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分别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而且在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依然显著;三是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呈正向显著关系,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不显著;四是农户对土壤认知程度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但加入区域域虚拟变量后,影响呈负向显著关系。[结论]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受到经营规模及其他因素影响,改善农户地力提升技术选择行为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特征,采取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如合理的相关技术培训、采取更加合适的补贴形式,增强农户对土壤、化肥的科学认知,鼓励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丹 张广胜 孙占祥 刘宇航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以2013年辽宁省新民市和大洼县358个种粮农户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Logit模型对种粮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家庭务农人口数、平均在家务农时间、人均种粮收入等都会对种粮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多元Logit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会 应丽艳 刘钟钦
消费是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既要依托农户消费的带动,又要以满足广大农户消费需求为目的。本文采用辽宁省农调队对全省1890户样本农户的调查资料和2006年以普兰店、庄河和营口老边为代表的辽南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在对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农户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长存 吴敬学
为提高"两型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利用辽宁省573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3类"两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分散程度、户主外出务工、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种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2)社会公职、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数量、农技推广、作物类型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呈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水稻种植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比例比对照组玉米种植户分别高13.7%、6.8%、-22.4%。3)参加培训、农技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忠旭 沈丽莹
本文以辽宁省503份样本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合作社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对合作社认知度、劳动力比重、土地流转面积、土地流转价格及土地流转方式等变量对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合作社具有显著影响,并在对促进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合作社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柯水发 舒晏丹
文章构建了测量林地适度规模的模型,并基于辽宁省140户农户林地经营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林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林农林地经营存在一个适度规模,而且这个适度规模受林地经营要素的数量、各投入要素市场价格共同决定;就整个样本区域而言,适度经营面积为29.76hm~2,其中用材林的适度经营面积为56.21hm~2,经济林的适度经营面积为9.7hm~2。研究提出适度加快林权流转或成立有效的合作社,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效益。
关键词:
集体林区 林地经营 适度规模 C-D函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齐畅 吕杰 韩晓燕
发展盘山县稻田经营的立体高效模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盘山县微观稻农数据,利用单因素分析、分组比较、数据包络分析,对不同规模农户稻田经营行为及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经营规模差异导致农户经营行为不同,小规模农户偏向兼业选择的稻田投入经营模式,大中规模农户偏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稻田产出率的经营方式;稻田经营行为差异导致农户稻田生产效率差异,中规模农户稻田生产效率高于大规模农户,大规模农户高于小规模农户,说明盘山县中规模稻田经营是未来稻田经营发展的主方向,具有最高效率。
关键词:
生产效率 规模经营 稻田经营 盘山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倩倩 杨林超 姜雪梅 温亚利 贺超
2008年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集体林木资源的产权关系,稳定了林地的承包经营关系,但也造成了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偏低,不利于实施集约经营,限制了集体森林资源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Probit模型对辽宁省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500户样本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村内林业合作组织数量、农户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林地面积、家庭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担任干部及人均收入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林业合作组织服务功能,进而推进农户森林资源的规模化经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柯水发 王亚 刘爱玉
以辽宁省4个县200户农户为样本,运用DEA方法对林地投入产出经营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样本户林地经营综合效率较低,综合效率均值为0.095,无效程度严重的占比为93.5%;样本户林地经营纯技术效率不高,纯技术效率总体均值为0.152,高达96%的样本户未实现技术有效;样本户林地经营规模效率较高,规模效率总体均值为0.810,实现规模有效的占比为45%。137个样本户林地经营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占比为68.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传春
利用对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实施农林复合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经历、没有更好的非农收入来源,同时能够较好地掌握生产技术、具有初步的资金条件、劳动力条件和林地资源条件者,易于将林参复合经营列为其家庭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其经营意愿相对较高。因此,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政府要协助其获得初始的资金投入,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农户的林下参种植培训。另一方面,政府在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技术推广以及降低农户经营风险等方面所做工作尚显
关键词:
农户 林参复合经营 经营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练军
[目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收入的最佳途径,是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明晰粮食主产区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水平,并深入考察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7县428个水稻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粮食主产区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1)各县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特征存在着一定差异,且它们之间具有较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珊珊 张广胜
随着非农就业的增加,兼业和土地流转现象普遍存在,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农户的能源消耗、化肥施用等农业碳排放行为。本文基于辽宁省辽中县稻农的调研数据,建立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碳排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兼业将促进稻农的高碳生产行为,提高地块集中程度有利于稻农采取低碳生产行为,扩大种植规模将提高稻农的农业碳密度,但考虑规模经济对单产的影响,扩大种植规模可能降低农业碳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政策建议,包括促进兼业农户分化,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减小土地细碎化程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