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31)
2023(20935)
2022(17842)
2021(16520)
2020(13800)
2019(31335)
2018(31124)
2017(60057)
2016(32745)
2015(36533)
2014(36562)
2013(36325)
2012(33784)
2011(30531)
2010(31106)
2009(28960)
2008(28874)
2007(25926)
2006(23412)
2005(21466)
作者
(96204)
(80245)
(79533)
(75830)
(51272)
(38249)
(36140)
(31063)
(30431)
(29026)
(27515)
(27128)
(25818)
(25802)
(25092)
(24497)
(23650)
(23641)
(23091)
(23042)
(20074)
(19934)
(19476)
(18403)
(18035)
(17960)
(17900)
(17869)
(16256)
(15900)
学科
(136207)
经济(136029)
(110267)
管理(105801)
(94334)
企业(94334)
方法(54526)
数学(43882)
数学方法(43339)
(42503)
(40638)
中国(39082)
业经(37662)
地方(32091)
(31662)
农业(29337)
(27427)
(26581)
财务(26497)
财务管理(26453)
企业财务(25128)
(24532)
贸易(24510)
技术(23814)
(23767)
理论(23524)
(23456)
银行(23406)
(23395)
(22488)
机构
学院(469572)
大学(467717)
(191036)
经济(186667)
管理(183844)
研究(162329)
理学(156399)
理学院(154643)
管理学(152207)
管理学院(151317)
中国(125415)
(101306)
科学(98746)
(92986)
(82764)
(81386)
研究所(74373)
(74143)
中心(73893)
财经(71758)
业大(69355)
(65027)
北京(64451)
农业(63157)
(62061)
师范(61501)
(59279)
(58897)
经济学(56510)
财经大学(52763)
基金
项目(307164)
科学(241939)
研究(226693)
基金(221750)
(192869)
国家(191131)
科学基金(164201)
社会(142890)
社会科(135315)
社会科学(135280)
(121224)
基金项目(116735)
自然(106016)
自然科(103481)
自然科学(103452)
教育(103186)
自然科学基金(101581)
(100925)
编号(93074)
资助(91260)
成果(76708)
重点(68775)
(67883)
(67447)
(64592)
课题(64591)
创新(59903)
国家社会(58370)
(58035)
科研(57928)
期刊
(224694)
经济(224694)
研究(144421)
中国(100386)
(75929)
(73712)
管理(72704)
学报(72202)
科学(67588)
大学(55238)
教育(53654)
学学(51807)
农业(51682)
(48523)
金融(48523)
技术(41557)
业经(38120)
财经(35788)
经济研究(34199)
(30727)
问题(28926)
(28530)
图书(25379)
技术经济(23859)
现代(22413)
(22094)
理论(21979)
科技(21979)
(21762)
商业(20767)
共检索到729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波  
文章首先研究了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其次深入分析了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经济效应;然后运用基尼系数测算了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最后根据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辉  孙亮  
本文利用辽宁省2005-2011年的数据及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支撑,从一个完整的链条上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度性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为进一步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事实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斌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上海经济新一轮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在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地图研究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特征和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两轴三带多圈层"空间集聚模式和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大志  
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10%,2008年与1978年相比,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20多个百分点,当年服务业的增加值总额超过4000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帆  
伴随着全球生产方式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后工业社会"区域经济增长和城市体系重构的主导产业。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多层级动力机制及其区域城市化效应"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应性进行讨论。结论为:(1)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在时空演变态势上既呈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期发展阶段趋同的特征,也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2)转型期政府—市场、政府—企业、中央—地方等关系,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程度以及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形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动力机制。(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和集聚促进了巨型城市区域的发展,改变了城市体系的组织模式,但有别于西方的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效应需考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系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洪福  赵丽洲  
本文构建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5-2016年间辽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产业协调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辽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平均耦合协调度达到0.747,处于中级协调水平。虽然产业耦合协调度较高,两个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却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实现深度的融合,无法对辽宁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喜成  赵扬  左振寰  
本文对辽宁省发展数字农业存在的问题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魏亚男  赵晔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互动的关系,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促进二者互动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宏兵   吴淳   李震  
城市电商化发展是促进城市转型与提高城市经济表现的重要推力。本文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识别城市电商化发展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本文发现城市电商化发展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但对多样化集聚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特性所致。在长江经济带城市、数字基础设施领先城市、初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高的城市,电商化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影响更明显。城市电商化发展通过提高地区产业协同度、降低制造业和内资私营企业交易成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电商化发展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本文为城市电商化发展如何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维度集聚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日明  李丹  
随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的出现,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有其特定的发展动力机制。本文通过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指出现代服务业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动态进行分析,总结在发展动力上存在的障碍和不足。最后,从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机制的角度提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宇航  王志丹  吴敬学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辽宁省为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趋势明显、行业比较经济效益相对偏低、粮食单产水平不稳定性加大等突出问题。因此,本文从农村土地流转、农业资金投入、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保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促进辽宁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为解决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问题,要加大力度发展"两化融合"。文章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辽宁省"两化融合"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乐  路世昌  
基于服装产业园区的发展实际,构建了包括劳动力子系统、服装制造业子系统、园区政策子系统、园区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子系统和园区生产性服务业供给子系统5个子系统的服装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指出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3种发展模式——资本引导模式、技术引导模式和知识引导模式。以兴城泳装产业园区为例,对其2012—202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仿真期内该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各项指标呈增长态势,但各指标的发展趋势和增长幅度存在一定差异。指出兴城泳装产业园区未来应以技术引导模式作为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译匀  刘大建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解释变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剖析苏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结合250个有效样本,阐释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测算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针对苏州经济特征,提出未来的发展重点及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邱灵  方创琳  
二战以来国际产业分工演化重构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及其空间集聚体现了世界范围内以城市为依托的生产与控制的等级体系。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硬条件、制度环境作为城市发展软条件、人力资源作为城市智力支撑要素、市场腹地作为城市空间作用强度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产生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进而对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空间重塑和世界城市崛起产生积极作用。未来需要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并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型的良性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