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1)
- 2023(13451)
- 2022(11231)
- 2021(10350)
- 2020(8546)
- 2019(19420)
- 2018(19422)
- 2017(37403)
- 2016(20745)
- 2015(23196)
- 2014(23394)
- 2013(22960)
- 2012(20863)
- 2011(18626)
- 2010(18327)
- 2009(16587)
- 2008(15873)
- 2007(13740)
- 2006(11986)
- 2005(10490)
- 学科
- 济(86172)
- 经济(86089)
- 管理(55855)
- 业(53931)
- 企(42325)
- 企业(42325)
- 方法(37135)
- 数学(32316)
- 数学方法(31987)
- 农(25697)
- 地方(23026)
- 中国(22918)
- 业经(20109)
- 学(18866)
- 财(17721)
- 农业(17582)
- 环境(13774)
- 和(13317)
- 制(13261)
- 贸(13218)
- 贸易(13210)
- 理论(13141)
- 易(12726)
- 技术(12688)
- 地方经济(12029)
- 发(11439)
- 划(11302)
- 融(10945)
- 金融(10943)
- 务(10855)
- 机构
- 大学(288828)
- 学院(288526)
- 管理(115184)
- 济(111835)
- 经济(109300)
- 理学(100647)
- 理学院(99469)
- 研究(98759)
- 管理学(97598)
- 管理学院(97106)
- 中国(70873)
- 科学(64612)
- 京(61765)
- 农(52005)
- 所(50038)
- 财(47487)
- 业大(47100)
- 研究所(46220)
- 中心(44470)
- 江(41946)
- 农业(40845)
- 范(40062)
- 师范(39708)
- 财经(38868)
- 北京(38431)
- 院(35958)
- 经(35386)
- 州(34256)
- 经济学(32698)
- 师范大学(32224)
- 基金
- 项目(207580)
- 科学(163134)
- 研究(150620)
- 基金(149520)
- 家(131291)
- 国家(130216)
- 科学基金(111441)
- 社会(94017)
- 社会科(88965)
- 社会科学(88938)
- 省(83481)
- 基金项目(80268)
- 自然(73263)
- 自然科(71492)
- 自然科学(71477)
- 自然科学基金(70150)
- 划(69238)
- 教育(68008)
- 编号(61981)
- 资助(60387)
- 成果(48886)
- 重点(46882)
- 发(45771)
- 部(44653)
- 创(42956)
- 课题(42488)
- 创新(40149)
- 科研(39510)
- 国家社会(38267)
- 计划(37776)
- 期刊
- 济(121461)
- 经济(121461)
- 研究(82052)
- 中国(53683)
- 学报(48887)
- 农(48222)
- 科学(44873)
- 管理(40397)
- 大学(36178)
- 学学(34010)
- 农业(33969)
- 财(33174)
- 教育(32605)
- 技术(25161)
- 业经(21214)
- 融(21130)
- 金融(21130)
- 经济研究(18613)
- 财经(17655)
- 业(17534)
- 问题(16227)
- 图书(16111)
- 资源(15087)
- 科技(15001)
- 经(14994)
- 理论(14184)
- 技术经济(14006)
- 版(13862)
- 实践(13217)
- 践(13217)
共检索到411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芝绅 朱海 王小博 张虹
玉米是辽宁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207.7万公顷,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5.3%。玉米产量1340.3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5.0%。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优化农业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杰 席晓玲 刘洪彬 韩晓燕 姜飞强
为研究辽宁玉米布局变化及其区域比较优势,本研究拟用播种面积指标,利用1992~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变化及其结构变动趋势,测算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玉米区域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辽宁省粮食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逐渐演变成"玉米型"的粮食种植结构,而各个地区也形成了以玉米生产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其中大连、抚顺、本溪和铁岭为传统的优势产区,锦州、朝阳、阜新和葫芦岛属于新兴比较优势产区;而丹东、营口、辽阳和盘锦4个地区在玉米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今后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发展重点:一是抓好大连、抚顺、本溪、铁岭和葫芦岛等全优产区的玉米生产,保持传统玉米生产基地的优势;二是...
关键词:
辽宁省 玉米布局 比较优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志刚 吕杰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了辽宁省不同区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限制因素,据此进行了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的选择和集成,并对集成技术成本收益和生产效率进行了初步评价。
关键词:
玉米 技术选择 效率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贵盛,罗沈平
本文仅就辽宁省苹果生产布局和商品基地建设问题浅谈几点着法。一、问题的提出苹果是属于温带落叶果树,是当今世界上四大水果(葡萄、柑桔、香蕉和苹果)之一。辽宁省具有发展苹果的优势条件:(1)自然条件适宜,地处北纬38°44′~43°30′,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2,400~3,000小时,≥10℃的有效积温2,700~3,000℃,年平均气温5~10℃,一月平均气温-6~-16℃。苹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低条件大部分地区都可满足,从生态条件和经济效益上看三分之一以上地区最适宜发展苹果;(2)发展苹果的土地资源潜力大,大连、锦州及朝阳的部分地区宜果荒山200余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玉梅 刘则渊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事关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造成功进而实现振兴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除了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外,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是辽宁省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结合辽宁省经济自身发展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决策法,提出了辽宁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优化模式和产业区域布局战略。
关键词:
辽宁省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 区域布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成韬 王延波
本文从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入手,分析总结了辽宁省玉米供求关系、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分析总结了辽宁省现阶段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
辽宁 玉米生产 主要问题 解决途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美娜 杨红 刘志恒 张江林 李昕月 白海涛
2010年9月至2010年10月,从辽宁省7个玉米主要产区采集土壤样品70份。通过不同分离方法,获得132个菌株,菌种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实验室(HMSYAU)。经纯化培养鉴定出17个属,包括已定种19个,未定种3个。鉴定结果表明: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分离频率最高,为28.0%,其次分别为金孢属(Chrysosporium sp.)12.1%、微黄青霉(Penicillium minioluteum)10.6%;短毛毛壳(Chaetomium brevipilium)、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绿僵菌(Metarrhizium ani...
关键词:
辽宁 玉米田 真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东 郝迪 吴迪 付玉娟 孙仕军 陈志君
作物生产水足迹可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真实用水量,为理清辽宁省玉米水足迹的动态变化规律,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运用水足迹理论和方法,基于CROPWAT软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1992~2015年的玉米水足迹进行计算,分析了各地区玉米水足迹在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条件下的差异和年际变化规律,对玉米主产区的生产水足迹进行了回归分析和M-K趋势检验。结果表明:辽宁省多年平均玉米水足迹总量为1.109m3·kg~(-1),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比例分别为47.4%、19.4%和33.2%;丰水年营口最大(1.10m3·kg~(-1))、铁岭最小(0.68m3·kg~(-1)),平水年丹东最大(2.03m~3·kg~(-1))、铁岭最小(0.69m3·kg~(-1)),干旱年型下大连最大(1.74m3·kg~(-1)),抚顺最小(0.75m3·kg~(-1));辽宁省玉米主产区的绿水、蓝水(除锦州外)和灰水足迹大部分呈下降趋势,其中,沈阳、朝阳绿水足迹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为0.12m3·kg~(-1)·10a~(-1)和0.13m~3·kg~(-1)·10a~(-1)。因此,在各水文年型下,辽宁省玉米生产水足迹均以绿水为主,其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灰水占第二,对水资源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农业生产中需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各地区玉米水足迹差异显著,需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灌溉制度和灌溉策略,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可为辽宁省的玉米生产空间布局和农业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水足迹 水文年型 年际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鹏 安颖蔚 冯良山
为了探索辽宁地区适宜的鲜食玉米复种模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鲜食玉米复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鲜食玉米复种菜用大豆模式主要限制因素为劳动强度和产品畅销度,在区域大规模种植较为困难。鲜食玉米复种鲜食玉米模式在突破了种植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是区域较为高效的种植模式。在开拓芸豆市场和完善复种技术基础上,鲜食玉米复种芸豆模式同样也是一种高效的复种模式。鲜食玉米复种萝卜和白菜是区域传统的模式,为增加经济效益该模式需要应对市场变化适当调整种植规模,提高产品价格。鲜食玉米复种谷子模式尽管经济效益较低,但是一种省工的
关键词:
复种模式 鲜食玉米 效益评价 辽宁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延冬 周静
本文介绍了辽宁玉米产业现状,通过对辽宁省玉米产业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加强种子基地建设、夯实种子生产基础;良种与良法相结合、提高玉米种植水平;提高机械化利用水平、提升玉米生产效率;加强配套技术推广、特种玉米的产业化开发;重视科技和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注重产后加工、拓宽商品粮销售渠道。
关键词:
玉米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宫诏健 刘利民 陈杰 张钊 贺鑫 黄荟羽 贾萍 王莹 宋文锦
遥感提取玉米物候信息可以提高田间精细化管理水平,对监测玉米季节性变化、确保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基于2007,2008,2009年的MODIS植被指数(NDVI)数据,利用非对称高斯(AG)、Savitzky-Golay滤波(S-G)和双逻辑斯蒂克调合函数(DL)三种拟合方法重构春玉米NDVI时序曲线,并使用4次拟合平滑方法处理重构后的时序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动态振幅阈值法取代动态阈值法,并采用动态振幅阈值法、拐点法和最大值法提取春玉米关键物候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最后使用辽宁省12个农业气象站的地面物候观测数据对提取结果加以检验。结果表明:基于AG模型的重构NDVI时序曲线保真能力最强,其重构曲线与原曲线各年平均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35,0.050和0.041;基于S-G滤波方法的重构NDVI时序曲线平滑能力最强,其各年平均的拟合值(R2)分别为0.99,0.993和0.993;就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的提取而言,基于AG时序曲线的提取结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的提取结果,其3年提取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小于5d,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4d;而对春玉米出苗期而言,基于S-G时序曲线的提取结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的提取结果 ,其各年出苗期RMSE分别为4.1d、4.0d和2.9d;动态振幅阈值法优于前人所用的动态阈值法,能够有效地纠正异常低值点,使提取结果更接近真实日期。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遥感资料提取春玉米物候期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鹏 安颖蔚 冯良山
为了探索辽宁地区适宜的鲜食玉米复种模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鲜食玉米复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鲜食玉米复种菜用大豆模式主要限制因素为劳动强度和产品畅销度,在区域大规模种植较为困难。鲜食玉米复种鲜食玉米模式在突破了种植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是区域较为高效的种植模式。在开拓芸豆市场和完善复种技术基础上,鲜食玉米复种芸豆模式同样也是一种高效的复种模式。鲜食玉米复种萝卜和白菜是区域传统的模式,为增加经济效益该模式需要应对市场变化适当调整种植规模,提高产品价格。鲜食玉米复种谷子模式尽管经济效益较低,但是一种省工的种植模式。
关键词:
复种模式 鲜食玉米 效益评价 辽宁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伟 孙占祥 郑家明 侯志研 刘洋 靖凯 邓林军
玉米田间优化配置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的方法,以中密玉米品种(沈玉21)为试验材料,在三比空密疏密、大垄双行和等行距3种配置方式下,设计51 000株/hm2(常规种植密度水平)、56 000株/hm2(常规密度水平下增加10%)和61 000株/hm2(常规密度水平下增加20%)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单作玉米田间优化配置对玉米生长发育、群体光合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效率均有提高。在不同配置间,三比空密疏密的产量、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在一定密度水平(增加10%)条件...
关键词:
辽西地区 玉米 田间优化 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玉智
一、辽宁玉米产业基本状况(一)生产情况玉米是辽宁第一大粮食生产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十五"时期,全省玉米年平均种植面积为1615.1千公顷、平均产量1069.2万吨、单产每亩441.3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年平均种植面积24957.6千公顷的6.47%、平均产量12417.56万吨的8.61%、单产每亩331.2公斤的132.58%,即辽宁单产高出全国32.58%。"十一五"时期,全省玉米年平均种植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