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
2023(1204)
2022(1116)
2021(1022)
2020(952)
2019(2180)
2018(2114)
2017(3950)
2016(2499)
2015(2665)
2014(2606)
2013(2739)
2012(2774)
2011(2465)
2010(2347)
2009(2126)
2008(2048)
2007(1747)
2006(1481)
2005(1220)
作者
(9275)
(7830)
(7500)
(7223)
(4970)
(3926)
(3341)
(3132)
(3016)
(2803)
(2718)
(2662)
(2644)
(2543)
(2520)
(2335)
(2325)
(2255)
(2248)
(2245)
(2211)
(1975)
(1934)
(1844)
(1822)
(1765)
(1694)
(1692)
(1689)
(1644)
学科
(9283)
经济(9279)
地方(6201)
(5835)
(4244)
农业(4024)
管理(3162)
(3098)
方法(3011)
数学(2847)
数学方法(2837)
地方经济(2599)
业经(2160)
(2141)
环境(2109)
(1802)
农业经济(1735)
中国(1621)
土地(1602)
资源(1499)
虫害(1485)
及其(1478)
(1461)
(1432)
企业(1432)
防治(1372)
(1370)
(1298)
病虫(1202)
病虫害(1202)
机构
学院(32746)
大学(31222)
(16305)
研究(14480)
农业(13190)
科学(12373)
业大(11445)
(10442)
(10306)
管理(10151)
经济(10084)
农业大学(9224)
(9167)
中国(8862)
理学(8845)
理学院(8718)
研究所(8639)
管理学(8489)
管理学院(8455)
(7000)
中心(6810)
(6638)
(6136)
(6097)
科学院(5779)
实验(5524)
实验室(5367)
重点(5080)
(4876)
技术(4815)
基金
项目(26819)
科学(19731)
基金(17705)
(16670)
国家(16515)
(15982)
研究(15966)
科学基金(13294)
(10418)
自然(10268)
基金项目(10241)
自然科(9999)
自然科学(9992)
自然科学基金(9785)
社会(8851)
社会科(8225)
社会科学(8220)
科技(7731)
(7634)
计划(7141)
资助(6799)
(6694)
教育(6684)
编号(6361)
重点(6353)
(5707)
(5523)
科研(5298)
创新(5288)
专项(5147)
期刊
(16317)
(13357)
经济(13357)
学报(12035)
农业(11534)
科学(8778)
中国(8700)
大学(8287)
学学(8168)
研究(6871)
(5488)
业大(4881)
农业大学(4453)
业经(3372)
中国农业(3371)
(3245)
资源(3199)
林业(3159)
自然(2567)
科技(2530)
技术(2328)
管理(2326)
自然科(2116)
自然科学(2116)
(2078)
农业经济(1857)
农林(1855)
(1855)
教育(1842)
问题(1827)
共检索到48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娜  邢蒙恩  王大为  吴元华  
以采自辽宁省某屠宰场2 063头猪的血清和心脏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对血清进行定量检测和弓形虫虫株分离,结果显示:2 063份猪血清中阳性血清(滴度≥25)共计233份,阳性检出率为11.3%;选取阳性抗体滴度≥100所对应的67份猪心脏组织进行弓形虫虫株分离,结果从猪心脏组织中共分离出23株弓形虫虫体,分离率为34.3%。此结果提示,辽宁地区猪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对该地区人们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娜  丁莹莹  李佳祺  李承桓  武安和  邢蒙恩  王大为  郭晓改  吴元华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宿主类型众多,寄生于人、畜、野生动物及禽类等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中,引发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人类和畜牧业都具有潜在威胁。猫科动物是弓形虫唯一的终末宿主;弓形虫的中间宿主极其广泛,包括各种哺乳类动物、禽类和人等,其中感染最为严重的动物是猪。猪弓形虫病在不同地区均有流行发生,感染率也较高,平均感染率达22.3%。而猪肉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消费品之一,人在摄入未煮熟的含有弓形虫包囊的猪肉或内脏时可获得弓形虫感染,危害人类健康。故本试验对辽宁省不同地区的猪弓形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感染因素。目前,检测弓形虫的金标准是改良凝集实验(MAT),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避免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从辽宁省不同地区采集猪的血清样品,采用MAT方法对血清样品进行猪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并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地区弓形虫感染率有所不同,抚顺感染率最高(27.9%),本溪感染率最低(6.28%);不同发育阶段的猪均有感染,繁殖母猪感染率(25.14%)>育肥猪感染率(12.23%)>仔猪感染率(6.04%),且繁殖母猪经产次数越多其感染率越高,经产5胎的繁殖母猪的感染率约是经产1胎繁殖母猪的13倍;大白猪较长白猪更易感弓形虫。另外,弓形虫可以通过母猪的胎盘传播方式(即垂直传播)传染给仔猪,使其获得先天性感染;仔猪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方式获得感染,即通过接触环境中的卵囊感染弓形虫。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和控制猪弓形虫的感染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德华  翁亚彪  李华文  郑唤钦  林瑞庆  张德林  朱兴全  
通过对国内来源于不同宿主的ZS人株、SH人株、CN猪株、QH绵羊株4个弓形虫虫株,以及国际标准强毒株RH株的致密颗粒抗原(GRA6)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首次对中国弓形虫虫株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旨在了解中国弓形虫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弓形虫病的防制提供资料。PCR-RFLP分析显示两种带型:RH、SH、CN3株弓形虫为一种带型,QH和ZS2株弓形虫为另一种电泳带型。GRA6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H、SH、CN3株弓形虫的GRA6基因序列上的MseΙ酶切位点与国外报道的RH株一致,同属于基因型Ι,为强毒株;QH和ZS2株弓形虫的MseΙ酶切位点与国外报道的弱毒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慧群  张德林  廖申权  翁亚彪  林瑞庆  朱兴全  
【目的】首次对中国来源于不同宿主、不同地域的9个弓形虫虫株(ZS1人株、PY猪株、GY猪株、ZC猪株、NT猪株、ZS人株、SH人株、CN猪株、QHO绵羊株)以及国际标准强毒RH株之间在529bp重复序列的变异进行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的分子诊断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弓形虫病的防制奠定基础。【方法】抽提基因组DNA后,用PCR方法对10个虫株的529bp重复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pGEM-TEasy质粒载体,再经菌落PCR及酶切鉴定阳性克隆,然后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10个弓形虫虫株的529bp重复序列都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变异范围为0.8%~2.9%。变异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风  郭晓华  刘广纯  
采集、鉴定金龟昆虫标本并搜集相关资料,整理为辽宁省金龟总科昆虫有11科63属151种(亚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辽宁金龟总科昆虫类群以古北界成分为主(63属151种),并混有大量的东洋界成分(52属107种),其中以东北区成分(98.4%)和华北区成分(92.1%)较多,青藏区(42.9%)和西南区成分(44.4%)较少。辽宁地理区系中,中部平原区(46属)、东部山区(44属)的多样性高于西部低山丘陵(30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谦  
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 是一种人兽互通的寄生虫场,其病原体为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自1908年法国人 Nicolle 首次在北非的一种啮齿动物中分离出弓形虫以来,现已在20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发现弓形虫.美国人 Ferrell 在1952年首次报告了猪弓形虫病.1957年,我国的于恩庶在猪体内首次分离到了弓形虫.进入7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猪群出现"无名高热"病,后证实病原为弓形虫,弓形虫病的重要性开始得到认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谦  王庆华  鲁炳义  经字  沈震宇  吴志坚  李爽  甘绍伯  
1996年秋季北京有许多猪场发生了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为搞清此次弓形虫病的发生原因,受北京鲲鹏集团公司的资助进行了规模化猪场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工作。本次调查采用 SPA-ELISA 法,其原理是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A 蛋白代替第二抗体,与哺乳动物血清中的 IgG 结合;其特点是敏感性高,兼容性强,适应于多种哺乳动物及人的血清学检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群  蒋金书  
采用 RAPD 技术对 E.tenella 早熟株、鸡胚株、亲本毒抹和田间分离的抗药株进行研究,发现本研究选育的 E.tenella 早熟株与亲本毒株间 DNA 多态性存在着差异,证实该早熟侏已发生了遗传变异,但变异程度不大;而鸡胚株及抗药株却比早熟株的变异程度大。建议 RAPD 技术可用于艾美耳球虫株间差异及其球虫株间关系距离的检测.对经细胞培养的 E.acervulina 早熟株及其毒株和抗药株的基因组 DNA 进行多态性比较研究,发现该3株球虫间的变异程度大于 E.tenella 各虫株间的变异,即不同来源的 E.ac-ervulina 各虫株间的相似性小于 E.tenella 各虫株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重波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从1908年首次在北极发现以来,对弓形虫与弓形虫病的研究至今从无间断。弓形虫病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二大特点:①广域性流行,即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都有流行,是一种全球性寄生虫病;②多宿主性,弓形虫可侵袭包括所有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和冷血动物,凡具真核细胞的生物均可侵袭。由此,弓形虫病对人类社会的构成二大威胁:①对人类健康和优生优育造成严重威胁。②引起猪、羊等多种家畜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性疾病,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对此,近年来各国对弓形虫病十分重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瑶瑶  苏瑞景  董辉  王梦瑶  杨玉荣  
【目的】通过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了解该虫株速殖子的毒力特点,为深入研究弓形虫弱毒株的致病特征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ME 49株弓形虫速殖子为研究对象,用血球计数板将速殖子梯度浓度稀释为<10~0、10~0、10~1及10~2处死小鼠的大脑组织研磨镜检,结果显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天印  王晓君  潘细妹  陈志强  
基于已公布的刚地弓形虫Sag2基因序列设计了1套特异引物,经过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针对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的环媒恒温基因扩增检测法.根据扩增弓形虫和其他几种病原生物的效果对该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只检出致病性弓形虫,特异性良好;检测最低速殖子浓度为4个/μL.对长沙、株洲、湘潭三地生猪血样检测的结果是仔猪、成猪和种母猪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6.45%、7.69%和15.38%.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重波  张德林  李惠萍  李学瑞  
用细胞培养方法制备了弓形虫(GJS 株)ES 抗原(Exceted/Sereted Antigen,E/SA),用油佐剂 M206按不同剂型制备 ES 苗,随机分组免疫健康小鼠(昆明鼠,23~25 g·只~(-1)),每组5只,皮注/腹注0.3 mL·只~(-1)。其中:组1,E/SA 浓缩苗;组2,E/SA 苗;组3,E/SA-H 浓缩苗;组4,E/SA-H;组5,培养液对照;组6,M206对照.另设:组7,健康攻毒对照;组8,健康对照.先后免疫2次(间隔15 d),第28 d 用弓形虫 GJS 速殖子强毒攻毒,每鼠腹注10~2.免疫前后分别取尾血片检测弓形虫血清抗体(IHA 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秀荣  王淑茹  
为了查明我省人、畜、禽弓形虫病的感染和流行现状,为本病的综合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 1993年,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我省40个县322个乡的人、畜、禽共16种动物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共抽查10329份血清样品,发现阳性1213份,阳性率为11.74%。其中包括人血清541份,阳性率为4.6%;猪7913份,阳性率为13.45%;猫60份,阳性率为41.675;犬76份,阳性率为3.9%;羊713份,阳性率为9.96%;黄牛255份,阳性率为3.53%;奶牛80份,阳性率为2.55;兔230份,阳性率为2.87%;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司宇  郑翰文  李琪  邓晶  秦涛  
文章研究森林病虫鼠害指数保险的指数构建问题,为开创林业指数保险这一全新保险品种和促进林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首先,利用辽宁省21个县市2008~2013年72个月的月度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识别森林病虫害的显著风险致灾因子;然后,以显著的风险致灾因子为依据得到各县市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最后,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将森林病虫害发生率与人为基准相结合构建出森林病虫害指数。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不同县市森林病虫害指数介于2~36之间,差异明显,因而提出了进行费率厘定时应分区考虑、进行指数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赫程  王子瑜  
以辽宁省为例,分析森林病虫害风险的影响因素,选取并量化森林病虫害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风险指标体系。获取辽宁省21个县2000~2013年的气象、人文和环境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地级市进行病虫害风险区划,得到四类风险区。再基于风险区划进行保险费率厘定,使费率与区域风险水平相适应,保证保险责任与保险负担的统一。并以费率的科学厘定为核心设计森林病虫害保险产品,弥补现有森林保险品种的缺陷,进而对保险产品设计和保费政策方面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