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5)
- 2023(14852)
- 2022(12967)
- 2021(11940)
- 2020(9973)
- 2019(22652)
- 2018(22787)
- 2017(43402)
- 2016(23399)
- 2015(26440)
- 2014(26668)
- 2013(26625)
- 2012(24839)
- 2011(22692)
- 2010(22880)
- 2009(21072)
- 2008(20309)
- 2007(17883)
- 2006(16078)
- 2005(14618)
- 学科
- 济(114648)
- 经济(114548)
- 管理(64826)
- 业(61000)
- 企(48473)
- 企业(48473)
- 方法(42294)
- 数学(36239)
- 数学方法(35882)
- 地方(30602)
- 中国(30267)
- 农(28436)
- 业经(24365)
- 学(23932)
- 财(21085)
- 农业(19657)
- 制(17889)
- 贸(17345)
- 贸易(17331)
- 地方经济(17291)
- 环境(17144)
- 易(16645)
- 融(16379)
- 金融(16378)
- 银(16313)
- 和(16290)
- 银行(16273)
- 理论(16023)
- 行(15714)
- 技术(15511)
- 机构
- 大学(339432)
- 学院(338342)
- 济(141540)
- 经济(138413)
- 管理(132347)
- 研究(121546)
- 理学(113264)
- 理学院(111963)
- 管理学(110116)
- 管理学院(109518)
- 中国(90712)
- 科学(74830)
- 京(73827)
- 所(61935)
- 财(61849)
- 研究所(56187)
- 农(55666)
- 中心(54254)
- 江(51216)
- 业大(50158)
- 财经(48782)
- 北京(47453)
- 范(46437)
- 师范(46007)
- 经(44164)
- 院(43969)
- 农业(43152)
- 经济学(41983)
- 州(41639)
- 经济学院(37346)
- 基金
- 项目(226287)
- 科学(177190)
- 研究(166800)
- 基金(161965)
- 家(140655)
- 国家(139446)
- 科学基金(119141)
- 社会(104394)
- 社会科(98843)
- 社会科学(98816)
- 省(90320)
- 基金项目(86173)
- 自然(76612)
- 教育(75566)
- 划(74820)
- 自然科(74740)
- 自然科学(74725)
- 自然科学基金(73344)
- 编号(68336)
- 资助(66827)
- 成果(55560)
- 发(52681)
- 重点(50764)
- 部(49175)
- 课题(47817)
- 创(46508)
- 创新(43433)
- 科研(42427)
- 发展(42268)
- 国家社会(42098)
- 期刊
- 济(167944)
- 经济(167944)
- 研究(106018)
- 中国(70541)
- 学报(52381)
- 农(51442)
- 管理(50747)
- 科学(49053)
- 财(44547)
- 大学(39543)
- 教育(38865)
- 学学(37018)
- 农业(35899)
- 技术(31618)
- 融(31388)
- 金融(31388)
- 业经(27003)
- 经济研究(26578)
- 财经(23799)
- 问题(21300)
- 经(20408)
- 图书(18876)
- 技术经济(18207)
- 业(17978)
- 理论(16719)
- 科技(16576)
- 资源(15848)
- 现代(15802)
- 商业(15303)
- 实践(15092)
共检索到520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狄乾斌 王小娟 耿雅冬 张洪月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模型,分析了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1999—2010年期间,辽宁省海洋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而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值波动较大;1999—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协调性处于失调状态,2004年之后大体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且协调等级逐步提升。
关键词:
海洋经济系统 协调 辽宁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李春娇 王铁良
通过分析水资源约束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构建基于模糊数学的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选取辽宁省2000~2010年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数据,研究和探索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有序度增加较快,水资源有序度受水资源总量影响波动较大,但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逐渐减少,2004~2010年水资源基本处于一种安全状态,生态环境有序度变化不稳定,系统总体协调度不高,呈现初级协调特征。根据计算结果的客观评价,辽宁省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美 赵丽玲
辽宁省是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而海洋环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承载,因此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和海洋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海洋环境两个方面科学合理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研究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性。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发展尚处于略好于动态平衡却远不足于明显协调阶段。从时间序列上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并非对各区均有利且弊端明显,以2008年较2005年为例,虽然盘锦、丹东、葫芦岛和锦州地区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而营口和大连地区协调度却呈下降的趋势。并且通过产业分解和G...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斐 孙才志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历史统计数据,开展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两个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将辽宁沿海地区分为3个地区,定性分析了3个地区海陆协同基础条件的差异,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乐华 高强 史磊
近年来,海洋生态经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陆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相比,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理论研究仍较薄弱。在海洋生态状况加速恶化、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运行凸显的背景下,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进行剖析,确定其协调发展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并构建出用以促进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主导型、海洋生态主导型、海洋社会节约型三种基本模式,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兆臣
本文从财政与经济相关理论角度 ,通过建立“财政与经济的模型” ,对辽宁财政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及其比例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提出促进辽宁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 ,做强做大辽宁财政 ,归根结底要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扩张经济总量做文章 ;努力开拓新兴财源、建设后续财源 ,建立财政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稳定增长的机制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 ,减少并规范各种税收优惠与减免 ,为财政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提供制度保证。
关键词:
辽宁 财政与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吉芝 秦其明
本文利用辽宁省近年来的统计数据 ,通过对标准差、变异系数、离差、比率、相对发展速度等参数的计算 ,分析了辽宁省内各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并总结了产生区域差异的三个主要因素 ,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客观因素 )、区域战略重点的转移 (政策因素 )以及各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为辽宁省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美 周荔
辽宁省是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海是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研究辽宁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辽宁省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辽宁省海洋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结果显示从1996年-2007年辽宁省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度是由失调向初步协调发展;同时横向比较辽宁省海洋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与其它沿海省份的差异,结果说明辽宁省与其它沿海省还有一定的差距,并分析其主要原因。通过研究表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用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宝库 李可柏 王欢 张小月
以辽宁省2004-2011年度建筑业与资源环境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将建筑业发展与资源环境联系起来综合考察,通过引入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建筑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2004年起逐渐上升,但在2010年后开始下降,协调发展态势并不乐观,最后提出促进其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建筑业 资源环境 协调 转型升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狄乾斌 韩增林 孙迎
科学评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准确把握海洋经济开发水平的重要保证,复合生态系统的场力理论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出发,尝试运用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框架,提出用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选取可行的量化方法,以辽宁省为实例,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进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处于上升势头,其系统协调程度也在逐渐增强,与该省的实际情况较为一致,说明辽宁在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以及提高海洋经济质量等方面成效明显。结果还表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与可持...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 辽宁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曲岩 常丽
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协调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基本目标,对构建辽宁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就业弹性理论为依据,建立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模型,剖析了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走势,认为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较强的非协调性,提出发展"三产"提高就业弹性、保证"二产"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倪维秋
构建适用于辽宁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法测算辽宁省及其14个地级市的"四化"水平,运用协调系数与协调发展度模型测度其"四化"协调发展程度,同时基于Arc GIS软件中的3D立体与2D平面视角模拟其空间格局态势。研究表明:辽宁省"四化"南北向的正"U"型与东西向的倒"U"型发展态势鲜明,"四化"整体处于轻度失调衰退阶段,其中工业化发展超前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程度相对滞后;辽宁省中部工业化水平较高,中东部信息化与城镇化水平优于辽西,中西部的农业现代化强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丽君 满强 敖丽红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是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根据辽宁省当前经济现状,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析了各功能区的经济差异,指出各功能区协调发展的难点,并借鉴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理论,提出亟须建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关键词:
辽宁省 主体功能区划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苏
陆地与海洋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利用多元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对辽宁省2006~2015年陆地产业和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度进行测度,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定量分析陆地产业与海洋产业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的结果表明:2006~2015年辽宁省陆海间产业协调度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协调度由0.997下降到0.970,陆海三次产业协调度大小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陆海产业协调发展度由0.7869上升到0.9144,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1.8%,且后期的陆海产业协调发展速度大于前期;影响陆海产业总体协调发展度的前三个产业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业和海洋化工业,关联度分别为0.7982、0.6667和0.5467,今后辽宁省应从稳定海洋渔业、优化或淘汰陆地落后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陆地金融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入手促进陆地与海洋产业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韩增林
准确判断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演进特征是科学把握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要保证。尝试运用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框架,提出综合评价指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演进特征及系统耦合模式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997—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2004—2005年处于较强可持续状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关系经历了从经济社会型可持续——社会生态型可持续——综合协调型可持续模式的演变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