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29)
- 2023(3849)
- 2022(3277)
- 2021(3118)
- 2020(2688)
- 2019(6299)
- 2018(6256)
- 2017(11651)
- 2016(6741)
- 2015(7552)
- 2014(7566)
- 2013(7889)
- 2012(7665)
- 2011(7171)
- 2010(7368)
- 2009(6853)
- 2008(7011)
- 2007(6206)
- 2006(5812)
- 2005(5122)
- 学科
- 济(29614)
- 经济(29585)
- 管理(17900)
- 业(16430)
- 企(11861)
- 企业(11861)
- 方法(11172)
- 农(10722)
- 地方(10388)
- 数学(9190)
- 数学方法(9064)
- 学(8724)
- 农业(7736)
- 资源(7046)
- 中国(6892)
- 业经(6761)
- 环境(6747)
- 和(6211)
- 发(5394)
- 地方经济(4848)
- 财(4792)
- 制(4784)
- 贸(4655)
- 土地(4653)
- 贸易(4650)
- 理论(4630)
- 易(4476)
- 划(4181)
- 策(3777)
- 生态(3724)
- 机构
- 大学(104357)
- 学院(103792)
- 研究(40129)
- 管理(38514)
- 济(38447)
- 经济(37415)
- 理学(32932)
- 理学院(32466)
- 管理学(31718)
- 管理学院(31549)
- 中国(29273)
- 科学(28814)
- 农(25374)
- 京(23549)
- 所(22397)
- 研究所(20847)
- 农业(20113)
- 业大(19596)
- 江(18150)
- 中心(17991)
- 财(16431)
- 范(16339)
- 省(16256)
- 师范(16178)
- 北京(14367)
- 院(14078)
- 州(13992)
- 科学院(13856)
- 农业大学(13189)
- 师范大学(13135)
- 基金
- 项目(72601)
- 科学(56405)
- 基金(51576)
- 研究(49765)
- 家(46632)
- 国家(46240)
- 科学基金(38302)
- 省(31770)
- 社会(30311)
- 社会科(28560)
- 社会科学(28540)
- 基金项目(27873)
- 自然(26490)
- 自然科(25674)
- 自然科学(25660)
- 划(25277)
- 自然科学基金(25172)
- 教育(21945)
- 资助(20797)
- 编号(20400)
- 重点(16840)
- 发(16774)
- 成果(16482)
- 部(15491)
- 计划(14833)
- 课题(14481)
- 创(14154)
- 科技(13782)
- 科研(13713)
- 创新(13304)
共检索到159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旭光 席玮
辽宁省是我国淡水资源较为缺乏的省份。论文使用承载力分析方法,结合最新统计数据,对辽宁省水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较为严峻,与人口总量比较起来,辽宁处于水资源承载赤字的状态下;从结构上看,辽宁的水资源在各城市间的分配很不均衡,其东部地区水资源情况要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政策思考。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可持续利用 辽宁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臧正 郑德凤 孙才志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时期,文章着眼于这一背景,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基于人口、土地、经济规模的资源承载力阈值、资源负荷、资源强度概念及其表征方法;结合分岔理论和突变理论,引入突变级数法进行资源承载力的多目标综合评价,以2011-2013年辽宁省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辽宁省14个行政单元中,人口、土地、经济规模超过水资源承载力阈值的城市分别为8个、8个、4个,水资源强度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城市分别为6个、6个、10个;与2011年相比,2013年辽西北的朝阳、阜新及铁岭等3个城市的水资源应急响应级别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兆敏 杨世琦 姚学慧 贾志宽 韩清芳
通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承载能力,以及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通过农田"蒸发水"开发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的运用,构建农田节水技术体系,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探索草畜产业的开发和水资源贸易途径,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进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资源 承载力增进 可持续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狄乾斌 张洁 吴佳璐
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传统承载力研究中评价标准相对单一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概念,探讨其内涵和基本特征,建立计量模型,提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确定方法。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构建了适合该区域的基于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评价标准,对2000—2010年的海洋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生态承载力指数呈波浪式上升,其健康等级从不健康升到亚健康。其中资源承载力长期处于亚健康;生态弹性力从不健康到亚健康,2010年达到健康;人类活动潜力则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最近两年有所好转。今后应加强海洋生态承载力各指标的优化,提高生态承载力水平和健康等...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海洋生态承载力 辽宁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狄乾斌 吴佳璐 张洁
本研究根据海洋生态承载力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作用与人体免疫力对人体健康的维系作用的相似性,利用生物免疫学原理,构建了辽宁省海域生态承载状态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辽宁省海域2000年-2009年10年间的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域自然承载力指数和承载力潜力指数整体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但是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却是波动下降趋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压力指数在2000年-2005年间波动较小,2006年呈现大幅度上升,之后稍有下降,总体上后期比前期增长较多。近几年来,辽宁省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较差,需要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海洋科研方面加大力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帅帅 狄乾斌
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例,在利用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三轴图分别测度城市经济承载力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的基础上,从相关性和贡献度两个层次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承载力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首先,1985—2014年辽宁省14个城市经济承载力整体呈现倒"U"型变化,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呈现"J"型结构。其中,1985—2003年大部分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并占据首位,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加强,经济承载力稳步提升;2003—2014年第二产业比重回升,产业结构水平下滑,城市经济承载力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其次,辽宁14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经济承载力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贡献度分析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城市经济承载力有直接且明显的贡献作用,其中第三产业贡献度最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晓君 王晓航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GA-PPE),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解决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拟定的主观性过强问题,从经济、社会、生态三系统构建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09—2017年的相关指标统计数据,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近九年的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的差异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沈阳、大连作为辽宁省两座副省级城市,其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在九年内均位于全省前二位;(2)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及沈阳经济区的区域发展带动下,营口、盘锦、辽阳和鞍山等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在省内位居前列,并且不断提高;(3)辽西北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普遍较低,位于全省末位;(4)沿海经济带中的丹东、葫芦岛及沈阳经济区中的抚顺、本溪等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内其他城市有较大差距,区域承载力水平参差不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帅帅 狄乾斌
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例,在利用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三轴图分别测度城市经济承载力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的基础上,从相关性和贡献度两个层次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承载力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首先,1985—2014年辽宁省14个城市经济承载力整体呈现倒"U"型变化,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呈现"J"型结构。其中,1985—2003年大部分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并占据首位,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加强,经济承载力稳步提升;2003—2014年第二产业比重回升,产业结构水平下滑,城市经济承载力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其次,辽宁1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吉献 李敏纳 宋绪钦
文章首先对各区域的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产水系数、供水模数、用水模数和人均供水量6个主要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最佳的综合与简化,研究其在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同贡献率及综合效应。据此,对河南各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潜力进行了评价,最后,以河南省各地市的统计资料为实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 河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美玲 梁虹 祝安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的发展和发展规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水资源承载力是涉及到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资源环境在内的复杂巨系统,通过利用综合多种因素的状态空间法,从综合、宏观的角度来描述研究区域现实的承载状况,并对其进行定量化表示和分析。以贵州省为例,根据其具体情况,选取了9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运用反映客观赋权的熵值法进行权重的确定,然后通过状态空间法求算出贵州省现实的水资源承载状态值及其理想状态值。计算结果表明,贵州省目前的水资源承载状况总体上处于超载状态,但不同的地区又有所差异,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地域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陈玲玲
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紧缺地区能否支撑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限制指标。论文用动力学模型,通过3种方案对山东省未来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3种方案在未来20年的水资源平衡指数都是小于零的,这说明,水资源对应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不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也是不可以承载的,人口规模只有方案2可以承载。从方案1预测的结果看,从2006年到2025年,山东省总需水量在270×108~340×108m3之间,波动不是很大,工业用水上升了3倍,但农业用水下降不大;从方案2预测的结果看,总需水量变动较大,20年增加了近3倍,水资源消耗量太大,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的...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动力学 预测 山东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洪阳 叶文虎
本文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及其应用,最后研究了环境承载力及其变量的外延意义。
关键词:
环境容量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军 朱一中
水资源承载力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关系,论文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的测度等。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因此,论文就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水文基础与水资源、社会经济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区域差异研究。
关键词:
水安全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久平 张伟 洪云菊 李燕 高静 柴勇
在分析重庆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庆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就提高重庆市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重庆 水资源 承载力 利用探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传武
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起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界定相对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以济宁市为研究区,以山东省为参照区,计算分析了1996-2008年济宁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结果表明:①济宁市各项资源承载力都处于超载状态;②济宁市自然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占较高比例,是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在此基础上,指出济宁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相对综合承载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煤炭依赖症、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分析了济宁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的平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人口 可持续发展 济宁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