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
2023(1534)
2022(1448)
2021(1382)
2020(1247)
2019(2875)
2018(2890)
2017(5592)
2016(2993)
2015(3169)
2014(3152)
2013(3255)
2012(3068)
2011(2711)
2010(2577)
2009(2354)
2008(2206)
2007(1907)
2006(1679)
2005(1421)
作者
(8367)
(7344)
(6926)
(6764)
(4483)
(3512)
(3131)
(2858)
(2758)
(2531)
(2417)
(2362)
(2190)
(2155)
(2131)
(2121)
(2075)
(2059)
(2015)
(1999)
(1855)
(1727)
(1677)
(1671)
(1632)
(1619)
(1580)
(1551)
(1407)
(1399)
学科
(12752)
经济(12740)
(9067)
(8250)
农业(6778)
地方(6619)
管理(6026)
方法(4368)
数学(4035)
数学方法(4016)
(3400)
企业(3400)
业经(3395)
地方经济(2676)
土地(2534)
中国(2394)
(2368)
农业经济(2305)
环境(2176)
收入(2061)
(2033)
资源(1881)
工作(1849)
分配(1810)
人口(1760)
制度(1752)
(1752)
(1651)
(1623)
劳动(1623)
机构
学院(39557)
大学(38663)
管理(18205)
(16899)
经济(16424)
理学(16043)
理学院(15903)
管理学(15722)
管理学院(15653)
研究(13532)
(12555)
中国(9714)
农业(9515)
业大(9326)
科学(8553)
(7742)
中心(7493)
(7356)
(7333)
农业大学(6924)
(6614)
经济管理(6597)
研究所(6089)
(6015)
师范(5980)
(5910)
(5368)
(4815)
师范大学(4790)
财经(4753)
基金
项目(30388)
科学(24552)
研究(22930)
基金(21931)
(18787)
国家(18597)
科学基金(16470)
(15509)
社会(14980)
社会科(13937)
社会科学(13931)
基金项目(12630)
自然(10783)
编号(10553)
(10507)
自然科(10495)
自然科学(10492)
自然科学基金(10287)
教育(9598)
(7945)
资助(7897)
成果(7577)
(7363)
(6502)
重点(6470)
课题(6318)
(6200)
发展(6005)
(5913)
人文(5830)
期刊
(19735)
经济(19735)
(12084)
中国(9790)
研究(9474)
农业(8246)
学报(6525)
科学(6460)
大学(5108)
学学(4865)
业经(4658)
管理(3926)
(3818)
资源(3790)
(3584)
金融(3584)
技术(3318)
(3282)
教育(3027)
农村(2877)
(2877)
问题(2837)
(2595)
图书(2501)
农业经济(2422)
业大(2358)
农业大学(2183)
社会(2156)
技术经济(2142)
经济问题(2121)
共检索到58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国庆  
与西方国家的贫民窟不同,辽宁省棚户区是1993年企业改制以后国有企业大量破产、职工宿舍区衰败形成的,是体制排斥与单位排斥的结果。在单位制时代,作为生活区的社区内在于单位体制之中。当国有企业倒闭后,社区的生活服务功能随之消失,居民在失去单位归属之后,又丧失了地缘组织这一日常生活中相互扶助的最后堡垒,导致社区秩序混乱,健康与犯罪问题恶化。在棚改过程中,辽宁省建立了社区组织并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中,重新建构以社区为载体的社会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棚改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晓兰  倪鹏飞  
辽宁省棚户区治理工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方式,客观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旨在建立棚户区改造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问卷对棚户区改造的实际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棚户区居民在人均居住面积、住房条件、社区环境、社会福利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上都有显著提高。在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治理模式下,政府行为直接影响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认同度,其中评估公正性对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影响最大。此外,工程时间、规则清晰度及政府遵守承诺程度都影响居民对居住环境及社会福利水平提升满意度的正面评价。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飞  倪鹏飞  
在与国际社会贫民窟改造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辽宁省棚户区的形成原因与空间类型,概括总结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在城市空间优化方面的做法与经验,探讨棚户区改造对辽宁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整体面貌的影响与效果。与国际社会贫民窟改造不同的是,辽宁省的棚户区改造坚持原地安置和异地安置相结合,通过整体分散、局部集中、个别混建的方式,合理安置贫民住区,探索出了一条打破贫困空间集聚的路径,进而优化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提升了城市的空间承载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尚教蔚  
辽宁棚户区的形成与其他国家的贫民住区不同,因此其改造模式也有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从理论上分析,辽宁棚户区的改造基本符合经济学的外部性原理,特别是环境外部性。辽宁棚户区改造,实施了系统推进,对居住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完善了相关配套,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投入增加,改善了城市环境,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赢。辽宁棚改不仅是民生工程,同时也是环境工程,在实践中形成了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卜鹏飞  倪鹏飞  
在困扰全球的低收入住区治理中,土地的开发利用、产权及增值收益的分配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构建出低收入住区土地运作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践回顾,总结国际上低收入住区治理的难点;并对低收入住区土地问题进行国际比较得出中外土地制度的差异。基于辽宁棚户区改造土地成功运作的经验,文章认为,政府让利于民的土地收益分配方式是解决低收入住区问题的前提,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灵活土地运作模式是解决低收入住区土地问题的关键,统筹规划土地资源是土地运作成功的保障,保障民权为本是低收入住区治理的核心价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广春  
本文对辽宁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该模式中仍然存在的一般性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给出了相关解决思路和建议。本文发现,辽宁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的价值在于:它具有更广泛的融资渠道,政府在动员如此广泛的资金过程中作用突出,商业性资金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且更多以参与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对棚户区改造提供融资支持。该融资模式反映的一般性问题包括:政策激励是否适当的问题、政策增信机制缺乏、商业性融资过于集中于商业银行、社区金融缺位等;本文给出的建议包括:增强政策激励的透明度、引入对于参与企业的竞争机制、动员更多元化的商业性资金参与、在棚户区建设社区金融网络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会  应丽艳  刘钟钦  
消费是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既要依托农户消费的带动,又要以满足广大农户消费需求为目的。本文采用辽宁省农调队对全省1890户样本农户的调查资料和2006年以普兰店、庄河和营口老边为代表的辽南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在对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强,康庄  
计划生育中心户,作为辽宁省计划生育工作的最基层阵地和重要载体,10多年来,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辽宁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充分肯定计划生育中心户成就的同时,如何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健全计划生育中心户的工作体系,从而把计划生育中心户的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也日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1 计划生育中心户发展回顾 1984—11—16,丹东市东沟县新沟乡的计划生育干部和农民群众经过反复摸索、实践,在全省第一个挂出了计划生育中心户的牌子。这一崭新的形式为计划生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并很快在全省得到大面积推广,成为我省农村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构成计划生育工作网络的网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宜钟  李少林  
本文通过对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和要素供给者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目标进行联合求解,推导出了一个产业层面的最优名义产出增长率方程。笔者基于上述方程对辽宁省在1992—2009年间最优产业结构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辽宁省的实际产业结构同最优产业结构之间大体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清晰地反映了国内重大经济事件对辽宁省国民经济的影响。该方程所涉及的定量指标为辽宁省制定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提供了可靠的参照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宏宇  董成玉  
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像全国一样,农民种地的负担不断加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承包土地的积极性。改革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的基本经营制度。本文针对辽宁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特点,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期能更好的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苏玉宏,姜潮,马爱群,张玺春,王灿,唐成海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选取辽宁省14个市95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分析样本。对95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辽宁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基本情况、人员效率、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分析了辽宁省不同级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站)在资源配置、“六位一体”服务项目开展情况、服务提供量和效率等方面的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苏玉宏,姜潮,马爱群,张玺春,唐成海,王灿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选取辽宁省14个市9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分析样本。对公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私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基本情况、人员效率、服务功能及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重点分析了两者在资源配置、“六位一体”服务项目开展情况、服务提供量和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旨在对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对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多元化结构进行探讨,为解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主体政策和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永玲  刘钟钦  魏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逐渐成为农业经济投资的主体,农户投资非农化这一现象应运而生。而不论农户投资的产业如何选择,农户物质资本的投资都对投资收益和经济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因此,本文以辽宁省农户投资于非农业的物质资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农户物质资本投资的总量、结构等方面全面的分析农户物质资本投资非农化的变动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铮  刘洪彬  欧文影  李思怡  
利用辽宁省8个市县402个玉米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信息获取能力、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种植规模、技术认知、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政府补贴、技术培训以及土地流转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有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