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7)
- 2023(12190)
- 2022(10139)
- 2021(9269)
- 2020(7258)
- 2019(16673)
- 2018(16456)
- 2017(31025)
- 2016(17194)
- 2015(19308)
- 2014(19515)
- 2013(19272)
- 2012(18479)
- 2011(16816)
- 2010(17501)
- 2009(15924)
- 2008(15876)
- 2007(14677)
- 2006(13416)
- 2005(12509)
- 学科
- 济(75847)
- 经济(75771)
- 业(48201)
- 管理(45898)
- 企(35440)
- 企业(35440)
- 农(28545)
- 地方(26179)
- 中国(25164)
- 方法(20725)
- 业经(20405)
- 农业(19514)
- 数学(16674)
- 数学方法(16429)
- 财(16218)
- 制(15232)
- 地方经济(14091)
- 银(13762)
- 银行(13751)
- 策(13671)
- 行(13367)
- 学(13237)
- 融(13224)
- 金融(13222)
- 发(13179)
- 贸(13015)
- 贸易(12997)
- 产业(12619)
- 理论(12613)
- 易(12502)
- 机构
- 学院(243495)
- 大学(235711)
- 济(101084)
- 经济(98550)
- 管理(89156)
- 研究(87547)
- 理学(73586)
- 理学院(72717)
- 管理学(71599)
- 管理学院(71112)
- 中国(68439)
- 京(51399)
- 科学(50582)
- 财(48047)
- 所(44252)
- 江(43437)
- 农(41141)
- 中心(40884)
- 研究所(39079)
- 范(36112)
- 师范(35808)
- 财经(35449)
- 州(34683)
- 北京(33100)
- 业大(32804)
- 院(31798)
- 经(31690)
- 省(31339)
- 农业(31017)
- 经济学(29358)
- 基金
- 项目(147369)
- 研究(117690)
- 科学(115160)
- 基金(100103)
- 家(84536)
- 国家(83649)
- 社会(72162)
- 科学基金(71545)
- 社会科(68210)
- 社会科学(68195)
- 省(63425)
- 教育(54354)
- 基金项目(51769)
- 编号(51603)
- 划(49799)
- 成果(43392)
- 自然(41836)
- 自然科(40744)
- 自然科学(40736)
- 资助(40585)
- 自然科学基金(39966)
- 发(38930)
- 课题(37846)
- 重点(33501)
- 发展(32451)
- 展(31874)
- 年(31509)
- 部(31381)
- 创(31197)
- 性(30520)
- 期刊
- 济(132547)
- 经济(132547)
- 研究(79991)
- 中国(62757)
- 农(41179)
- 教育(39185)
- 管理(36494)
- 财(36401)
- 科学(30784)
- 学报(30776)
- 融(29586)
- 金融(29586)
- 农业(27772)
- 技术(25312)
- 业经(24835)
- 大学(24333)
- 学学(22099)
- 经济研究(19301)
- 问题(17098)
- 财经(16874)
- 经(14790)
- 图书(14715)
- 业(14058)
- 坛(13513)
- 论坛(13513)
- 贸(13244)
- 职业(12958)
- 技术经济(12355)
- 现代(12144)
- 商业(11926)
共检索到408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哲 冯星 王佳音
我国林地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林下产业是通过在林下开展种植、养殖、采集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生产活动,实现经济发展与林地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的一种生态友好型复合经营模式。当前,林下产业已经成为巩固林权制度改革与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休闲考察辽宁省林下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基于对典型案例的剖析,结合不同模式的种养特点与经济效益开展区域适宜性讨论。在此基础上,从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搭建信息平台,强化科技支撑;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主体间协作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林下产业经营体系等方面为推动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与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富民 林下产业 辽宁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哲 冯星 王佳音
我国林地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林下产业是通过在林下开展种植、养殖、采集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生产活动,实现经济发展与林地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的一种生态友好型复合经营模式。当前,林下产业已经成为巩固林权制度改革与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休闲考察辽宁省林下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基于对典型案例的剖析,结合不同模式的种养特点与经济效益开展区域适宜性讨论。在此基础上,从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搭建信息平台,强化科技支撑;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主体间协作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林下产业经营体系等方面为推动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与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富民 林下产业 辽宁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岩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向北开放的窗口,辽宁省是中国对接东北亚,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区域,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2018年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周年之际,辽宁省政府召开了对外开放大会,出台了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的20号文件。目前辽宁积极破解对外开放过程中外贸依存度不高、结构层次低、民营经济活力不足、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服务贸易发展缓慢等对外开放程度低难题,通过营造良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开放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优势产业"走出去"措施,全面提升辽宁对外合作层次,努力打造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关键词:
新时代 辽宁 对外开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耀
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工业化"的要求,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黑山县在"辽西县域经济群中率先崛起"的目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黑山县近年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兰贵秋 张玉改
一、引言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政治、自然等环境不同,因此学者们多从地方特点入手来探讨合作社的发展,部分学者通过对省域范围内的合作社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例如:苑鹏(2006)提出是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和产业特性促使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合作经济组织背后大都有一个面向市场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基础。[1]范水生(2007)认为福建省政府部门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并且其农民合作社主要是依据当地农产品特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春雷
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指对从事农业行业特有职业(工种)的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对通过者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价活动。农业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劳动者素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宁
目的:探讨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为加快辽宁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研访谈法,探求辽宁省发展健康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瓶颈因素。结果:辽宁省药材资源丰富而独特,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集群集聚优势凸出,领军企业示范效应显著,但同时健康产业发展面临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标准缺失、研发创新不足、健康产业人才匮乏等问题。结论: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潜力,目前仍不够成熟,需政府与企业各方共同努力,完善其发展模式。
关键词:
健康产业 产业标准 辽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廷喜
辽宁省的蔬菜产值在全省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高于水果,但低于畜牧和水产业。2005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000万亩,产量2700万吨,产值24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10万亩,10万吨和20亿元。保护地设施生产325万亩,总产量1444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国强
近年来,辽宁省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省、市、县农业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信息服务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纪冰祎
高油酸花生品种具有营养价值高、抗氧化、耐储藏等优点,种植和加工效益显著,是未来花生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从辽宁省高油酸花生生产现状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推进高油酸花生生产发展的可行性和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优质品种选育和应用的研究、提高良种繁育能力、完善和规范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 辽宁省 农业推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王文荣 王梓豫
辽宁省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中仍存在融资难和贵、普惠金融在乡村发展依然不足的问题,因而要探索金融支持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即根据辽宁乡村实际情况提出众筹创立乡镇集体股份制企业、创新传统农业保险运行服务机制、创新普惠金融的资金精准定位服务模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产融合 金融支持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胜贤 曹敏建
掌握发展规律可以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文章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粮食生产相关的数据,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理论采用非参数Daniel检验法,将辽宁省粮食生产总量分为3个阶段,快速增长期、徘徊波动期和缓慢增长期,并详细分析了各阶段辽宁省粮食单产发展趋势,主要栽培作物玉米、水稻的单产发展规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保证辽宁省粮食健康快速生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辽宁省 粮食生产 总产和单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郎家庆
花生是山东省的第四大作物,面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与棉花相近,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加工能力强,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生产水平,是山东主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在比较分析辽宁与山东省花生产业的差距和比较优势的现状,提出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为解决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问题,要加大力度发展"两化融合"。文章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辽宁省"两化融合"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
辽宁省 “两化融合”发展 对策 辽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玥 方天堃
树莓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水果产业在辽宁省迅速发展,带动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树莓的产品特性决定了树莓生产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本文就辽宁省树莓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作出仔细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辽宁省 树莓产业化 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