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5)
- 2023(12659)
- 2022(10812)
- 2021(9931)
- 2020(8181)
- 2019(19022)
- 2018(18556)
- 2017(36234)
- 2016(19632)
- 2015(22278)
- 2014(22732)
- 2013(22817)
- 2012(21838)
- 2011(20007)
- 2010(20417)
- 2009(19215)
- 2008(19352)
- 2007(18048)
- 2006(16294)
- 2005(14992)
- 学科
- 济(93000)
- 经济(92914)
- 业(52615)
- 管理(49828)
- 企(36520)
- 企业(36520)
- 农(36248)
- 方法(35395)
- 数学(31243)
- 数学方法(31030)
- 中国(28229)
- 地方(27450)
- 银(24156)
- 银行(24011)
- 农业(23962)
- 制(23384)
- 行(22696)
- 业经(21492)
- 财(19699)
- 融(19465)
- 金融(19463)
- 学(17718)
- 环境(17334)
- 贸(16232)
- 贸易(16214)
- 发(15966)
- 易(15596)
- 度(14353)
- 制度(14345)
- 地方经济(13657)
- 机构
- 学院(291100)
- 大学(288560)
- 济(125020)
- 经济(122162)
- 管理(107908)
- 研究(105269)
- 理学(90414)
- 理学院(89340)
- 管理学(88001)
- 管理学院(87442)
- 中国(87057)
- 科学(63064)
- 京(62237)
- 农(58825)
- 财(58340)
- 所(54804)
- 中心(50032)
- 研究所(49127)
- 江(48133)
- 农业(45192)
- 财经(45036)
- 业大(43771)
- 经(40596)
- 范(39802)
- 北京(39722)
- 师范(39439)
- 经济学(38827)
- 州(38563)
- 院(36882)
- 省(36453)
- 基金
- 项目(182742)
- 科学(142685)
- 研究(135369)
- 基金(130158)
- 家(112288)
- 国家(111239)
- 科学基金(94425)
- 社会(86416)
- 社会科(81642)
- 社会科学(81614)
- 省(74659)
- 基金项目(69071)
- 划(60823)
- 教育(60426)
- 自然(58502)
- 自然科(57039)
- 自然科学(57020)
- 编号(55969)
- 自然科学基金(55952)
- 资助(53286)
- 成果(45874)
- 发(45549)
- 重点(41168)
- 部(40314)
- 课题(39275)
- 创(37248)
- 发展(37000)
- 展(36397)
- 国家社会(35116)
- 创新(34945)
共检索到468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峤 杨恒
完善的市场环境是实现村镇银行发展前提,透析辽宁村镇银行发展的市场环境中有利和制约因素,提出改善市场环境的对策建议,对辽宁省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可持续发展 市场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智强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30家村镇银行的实地调研,从村镇银行建设的"机构观"与"功能观"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机构路径下所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派生的限制村镇银行发展的"三个枷锁"。在当前的机构路径中,村镇银行的设立并没有考虑到农村地区的信息、文化和经济特征,因而不具备向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村镇银行建设应遵循"机构观"与"功能观"相融合的制度思路,将自身金融功能与农村金融需求相匹配,实现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连冬 耿雅冬
基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速度,选取24个评价指标,利用耦合度模型并结合剪刀差分析评价辽宁省1996—2011年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分析耦合度发展趋势及系统发展速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济发展速度呈"U"型,而生态环境系统呈倒"U"型,二者耦合度发展呈"U"型,先后经历了发达型—协调发展型—发达型—过度发展型几个不同耦合度阶段,1996—2002年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耦合程度较高,2003—2011年发展趋势逐渐远离和谐;剪刀差显示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速度差异发展过程呈"U"型,2001年差异度最小,2002—2011年差异度值逐年加大,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速度有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裴相斌
1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海岸带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了辽宁省海岸带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辽宁省海岸带非农业人口从1991年的1381.1万人增长到1996年的1502.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23.88万人。1994年辽宁海岸带地区总人口为293...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光
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及质量,涉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涉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对于辽宁省而言,如何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使我省农民从农产品流通中获得更多收益;如何通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引入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来客观地分析和研究辽宁省农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丽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辽宁,近两年经济增长乏力,亟待探索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推动力,产业结构也需转型和升级。而同时辽宁省作为海洋大省,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因此,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间的联动发展,既推动陆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也带动海洋产业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辽宁经济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海陆产业联动机制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辽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演变与特征,再通过灰色关联度指标衡量了辽宁海陆产业间的关联性,探寻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及关联程度,最后从延伸海陆产业链、开发利用海
关键词:
海陆产业 产业联动 辽宁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谈克俭 张旭
玉米是辽宁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其年耕种面积为2350万亩,占我国玉米年耕种面积的6.5%,名列第6位。按产量计算,全省平均年产玉米822.5万吨,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7.2%,位居第9位。玉米在辽宁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一,它是人们的直接食物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郎家庆
花生是山东省的第四大作物,面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与棉花相近,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加工能力强,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生产水平,是山东主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在比较分析辽宁与山东省花生产业的差距和比较优势的现状,提出发展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马冬梅 赵菊辉 于依淼
辽宁省招投标信用评级市场经历了起步阶段、良性竞争阶段和过度竞争阶段,目前机构家数众多,竞争异常激烈。辽宁省招投标信用评级市场面临着评级机构生存压力大、收费标准影响评级公正性、公信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建议通过引入退出机制、建立质量检验机制、改变收费模式等方式,规范评级市场,促进评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招投标 信用评级 评级市场 评级机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玮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省份。研究略宁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一、辽宁省城镇用地沿革分析辽宁省全省土地面积为145,925km~2,约占全国上地总面积的1.5%;1987年全省总人口为3777.4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5%。建国以来,辽宁省一直作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城镇人口与用地发展居全国之首。对其发展过程分析如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侯俊华 汤作华
文章分析了我国村镇银行面临的困境,提出为了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村镇银行设立、定位必须明确,外部上要加以引导,给予政策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内部要完善经营机制,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可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 内部经营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孙金凤 周学声
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我国村镇银行在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推动了"三农"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村镇银行的发展。文章根据当前发展的形势以及有关的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雄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农村金融历来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体制机制、机构功能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存在严重缺陷,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2004年到2010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建立服务"三农"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吕志鹏
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辽宁省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辽宁省碳排放EKC为倒N形,已经经过第一个转折点,没有达到第二个转折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逐渐变缓。(2)辽宁省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变化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成影响较大。(3)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三条建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核电建设,积极开发水力、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等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低能耗高产出的行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公民节能减排意识,制定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洪波 刘佳
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重要途径,辽宁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意义尤为重大,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土地流转发展情况以及原因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辽宁 农村 土地流转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