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9)
2023(3009)
2022(2586)
2021(2290)
2020(2100)
2019(4814)
2018(4656)
2017(9957)
2016(5243)
2015(5593)
2014(5583)
2013(5862)
2012(5748)
2011(5002)
2010(4947)
2009(4443)
2008(4307)
2007(3856)
2006(3294)
2005(2870)
作者
(15201)
(12766)
(12395)
(12098)
(7803)
(6033)
(5733)
(4995)
(4782)
(4484)
(4273)
(4263)
(3989)
(3962)
(3935)
(3909)
(3857)
(3668)
(3623)
(3435)
(3268)
(3155)
(3140)
(2879)
(2847)
(2818)
(2655)
(2634)
(2492)
(2472)
学科
(30945)
经济(30936)
(14977)
管理(11778)
方法(11484)
地方(11289)
(10790)
企业(10790)
数学(10258)
数学方法(10201)
(9939)
产业(8198)
业经(7760)
农业(6774)
结构(6530)
地方经济(6206)
中国(5953)
(5070)
(5018)
技术(4920)
(4760)
(4399)
环境(3840)
产业结构(3782)
(3561)
贸易(3559)
体制(3531)
(3388)
农业经济(3166)
(3113)
机构
学院(75286)
大学(72636)
(37011)
经济(36398)
管理(30445)
理学(26715)
研究(26476)
理学院(26448)
管理学(26083)
管理学院(25960)
中国(18369)
科学(16234)
(14789)
(14557)
(13944)
(13113)
业大(12636)
(12384)
中心(12308)
研究所(12067)
经济学(11654)
农业(11473)
财经(11261)
(10909)
经济学院(10654)
(10111)
经济管理(9655)
(9601)
(9509)
师范(9503)
基金
项目(53834)
科学(43334)
研究(39655)
基金(38666)
(32839)
国家(32574)
科学基金(28629)
社会(26656)
(25537)
社会科(25478)
社会科学(25472)
基金项目(21282)
(18217)
自然(17668)
自然科(17203)
自然科学(17199)
自然科学基金(16908)
教育(16755)
资助(15449)
编号(15259)
(14206)
重点(12331)
发展(12016)
(11838)
(11658)
(11553)
课题(10962)
成果(10943)
创新(10869)
国家社会(10642)
期刊
(42160)
经济(42160)
研究(21191)
(13946)
中国(13939)
科学(10904)
管理(10531)
学报(10404)
农业(9760)
(9267)
业经(8716)
大学(8119)
学学(7935)
技术(6793)
经济研究(6497)
问题(6017)
(5439)
金融(5439)
财经(5422)
(4897)
技术经济(4881)
(4709)
资源(4433)
统计(4342)
商业(4244)
科技(4194)
(4174)
经济问题(4161)
教育(3735)
现代(3704)
共检索到107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宜钟  李少林  
本文通过对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和要素供给者的跨期效用最大化目标进行联合求解,推导出了一个产业层面的最优名义产出增长率方程。笔者基于上述方程对辽宁省在1992—2009年间最优产业结构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辽宁省的实际产业结构同最优产业结构之间大体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清晰地反映了国内重大经济事件对辽宁省国民经济的影响。该方程所涉及的定量指标为辽宁省制定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提供了可靠的参照目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美  翟印礼  韩晓燕  甄伟  张晓男  
运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计算2001~2005年间不同时间段内的辽宁省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度,并分析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动态变化,找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讨论辽宁省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问题,为平原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才志  王会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论述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全省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调整措施和对策,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得久  于洪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锴  宋婷婷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SSM)法和灰色关联法对2001—2014年辽宁省海洋产业的结构特征与优势进行分析与定位,以期为辽宁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辽宁省产业结构呈"一三二"向"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演变特征,其中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势较强、滨海旅游业产业竞争优势较突出,其他海洋产业的优势随着产业结构特征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锴  宋婷婷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SSM)法和灰色关联法对2001—2014年辽宁省海洋产业的结构特征与优势进行分析与定位,以期为辽宁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辽宁省产业结构呈"一三二"向"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演变特征,其中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势较强、滨海旅游业产业竞争优势较突出,其他海洋产业的优势随着产业结构特征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丹  张耀光  陈爽  
1990年代以来辽宁省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相应发生转变。基于产业功能的角度,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辽宁省1997年、2006年海洋经济产业功能结构,总结出辽宁省海洋经济产业功能结构演变模式:支柱产业地位稳定,主导、潜导双向转移。应用Weaver Tomas组合系数法对辽宁省1997年、2006年各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进行空间层次划分,总结出其以大连为稳定核心发展的空间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功能结构及空间布局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构建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翟印礼  王林琳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2001~2006年间不同时间段内的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出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和动态变化,找出3次产业及其内部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并提出继续扩大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强势,积极引导林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提高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的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晓红  杨皎平  梁涛  
一、引言现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有正面的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那么,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机制?西方学者对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着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抗私  高东方  
文章利用"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指标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1年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辽宁省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与常规经验研究大相径庭,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运行制度的变迁和中央政府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产业政策。文章利用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出辽宁省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时间约为4年。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发挥重工业化大省特殊作用的前提下,文章对如何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好地协调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边恕  刘译阳  张铭志  
本文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长期内生经济增长的角度,以辽宁省为例,使用2010—2020年的数据测算了民生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最优比重,结果显示,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最优比重为21.270%,教育财政支出最优比重为13.790%,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最优比重为5.350%,一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最优比重为10.370%,民生财政总支出最优比重为50.780%。从与辽宁省实际财政支出的对比可知,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财政实际支出已超过最优财政支出规模,而教育、一般公共服务财政实际支出略低于最优财政支出规模。基于此,笔者结合辽宁省的具体情况,给出“十四五”时期民生财政支出增长模式,并提出了准确把握民生财政支出方向、合理增加民生财政支出总量、降低民生财政支出风险、加强民生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作为资源转换器的产业结构,其合理与否,效益高低,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整体供给水平和居民的消费水平,而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辽宁作为全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给辽宁而且给全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带来巨大困难.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状况,促进经济发展,重振辽宁雄威,已成为90年代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本文试图通过剖析辽宁省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寻找造成这种状况的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卓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分析了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关联度以及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联度,通过分析得出辽宁省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最大。本文对辽宁省的实证研究为其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雪峰  于纪元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促进辽宁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进行综述,接着系统阐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定量评价指标与方法,然后又对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总体上辽宁省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趋向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合理;但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仍然较弱,需要大力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光忱  费腾  李子博  高溪  
分析辽宁省建筑业发展现状,通过全国及江苏、浙江、辽宁三省建筑业产业集中度指标测算与对比,剖析辽宁省建筑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形成原因,提出优化升级辽宁省建筑业产业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