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1)
2023(9330)
2022(8523)
2021(8078)
2020(6660)
2019(15516)
2018(15614)
2017(30404)
2016(16608)
2015(18675)
2014(18620)
2013(18496)
2012(16928)
2011(15129)
2010(14787)
2009(13308)
2008(12721)
2007(10579)
2006(9079)
2005(7625)
作者
(47650)
(39382)
(38970)
(37211)
(25006)
(18963)
(17653)
(15663)
(14999)
(13827)
(13663)
(13057)
(12249)
(12232)
(12153)
(11968)
(11832)
(11707)
(11146)
(11083)
(9845)
(9441)
(9354)
(8911)
(8834)
(8700)
(8625)
(8573)
(7873)
(7762)
学科
(65088)
经济(65020)
管理(45436)
(43480)
(35418)
企业(35418)
方法(31318)
数学(27296)
数学方法(27010)
(18650)
地方(16575)
中国(15422)
(15011)
(14623)
业经(14534)
农业(12779)
环境(11064)
(10768)
(10730)
贸易(10725)
理论(10550)
(10367)
技术(10228)
(9732)
(9300)
财务(9243)
财务管理(9229)
(9095)
教育(8852)
企业财务(8730)
机构
大学(229206)
学院(228103)
管理(95930)
(86233)
理学(84358)
经济(84178)
理学院(83394)
管理学(81971)
管理学院(81583)
研究(74397)
中国(52858)
科学(49326)
(48430)
(37731)
业大(37047)
(36911)
(36799)
研究所(34210)
中心(34038)
(32036)
(31534)
师范(31290)
财经(30350)
北京(30138)
农业(29583)
(27646)
(27292)
(26380)
师范大学(25568)
经济管理(24692)
基金
项目(166802)
科学(131052)
研究(121496)
基金(120436)
(104578)
国家(103712)
科学基金(89697)
社会(74631)
社会科(70590)
社会科学(70568)
(67560)
基金项目(66105)
自然(60237)
自然科(58760)
自然科学(58747)
自然科学基金(57666)
(55474)
教育(54943)
编号(50457)
资助(48682)
成果(39502)
重点(36843)
(36001)
(35456)
(34496)
课题(34049)
创新(32121)
科研(32044)
大学(30564)
教育部(30543)
期刊
(91573)
经济(91573)
研究(63973)
中国(39252)
学报(36748)
科学(34528)
(34115)
管理(32528)
大学(27328)
学学(25669)
(25274)
教育(24906)
农业(24476)
技术(19444)
业经(16112)
(15347)
金融(15347)
图书(13391)
经济研究(13373)
财经(13250)
资源(12510)
科技(12164)
理论(12112)
(11924)
问题(11810)
实践(11478)
(11478)
(11052)
技术经济(10933)
现代(10342)
共检索到315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笑歌  刘和平  王秀颖  梁凤国  万金红  张玉龙  
以历史旱灾记录为数据源,以县域为面积单元,以不同年代降水量距平的空间分布为参照,研究并分析了辽宁省1949~2009年以来旱灾发生空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干旱县数比率平均值为49.3%,大多数年份在30%以上;夏季、春季干旱县数比率平均值分别为40.7%、33.4%,秋季、冬季则分别为11.8%和12.0%,即夏季、春季发生干旱县的比例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辽宁省各地发生干旱的频率以辽西北和辽东半岛为最高,多数县市在50%以上;丹东和铁岭地区大部以及本溪西部和沈阳北部次之,为40%~50%;抚顺和本溪东部以及铁岭东部再次之,为30%~40%;而沈阳南部、辽阳、盘锦、营口北部最低,为26%~30%。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年尺度干旱频率辽西北大部分县市基本保持稳定,达50%以上,其他地区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70年代与50年代和60年代相反,辽东半岛、辽东丘陵地区上升至50%以上,而辽西北地区下降到20%~50%;80年代、90年代和00年代干旱频率空间格局又与50年代和60年代类似,干旱多发生区主要在辽西北和辽东半岛。辽宁省干旱灾害频率是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干旱灾害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春涛  韩增林  彭飞  刘馨阳  
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对2003—2013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自2003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省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呈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基本公共服务的市际间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缩小趋势,低水平地区的"赶超效应"明显。空间上呈现出"中部凸起、两翼塌陷"的格局。各类型城市中,中心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最高,资源型城市次之,一般地级市水平最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关伟  张华  许淑婷  
提高能源效率是辽宁省突破能源困局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超效率DEA测算各地级市2000-2012年的能源效率值,分析辽宁省能源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总体分异特征,然后运用ESDA空间分析技术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验证辽宁省能源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最后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获得辽宁省能源效率各区域类型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①在时空分异特征方面,辽宁各地级市的能源效率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能源效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有沈阳、大连和抚顺;②在时空格局及其演化方面,全省各地级市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整体格局上所呈现的一定的集聚态势显示各地级市能源效率差异正在呈缩小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宏宇  董成玉  
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像全国一样,农民种地的负担不断加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承包土地的积极性。改革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的基本经营制度。本文针对辽宁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特点,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期能更好的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李红新  
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制约因素,目前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用水效率。根据辽宁省14个城市1999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选择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以及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等作为输入指标,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输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计算出各指标的规模冗余率与技术冗余率,进而计算出用水相对效率,并对其在时空上的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这可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研究发现,水资源利用的规模冗余率与人均GDP的关系同库兹涅茨理论相吻合,而技术冗余率与人均GDP呈负相关关系,从而为人们利用规律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永强  路璐  张兰霞  杨春祥  苏阳  
利用辽宁省21个气象站点1958年-2008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Z指数方法计算单站旱涝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区域旱涝等级,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辽宁省近51年年际和春季气象干旱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年际变化中,辽宁省旱涝交替发生,易发生连续性气象干旱,年际旱涝存在9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各个分区中辽西北地区干旱频次最大,辽南地区干旱频次最小;春季干旱变化与年际变化相似,春季旱涝存在3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各分区中辽西北与辽中地区春旱频次最大,而辽南地区春旱频次最小。空间上,年际干旱分布特征较集中,地域分布总体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其中重旱易发区为辽北和辽南,大旱易发区为辽西南部,偏旱易发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  王丹  张耀光  赵一行  
文章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4年辽宁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并从沿海、内陆地带角度对该省旅游经济差异特征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是总体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旅游集中度很高,且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梯度很大。据此提出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吴慧歌  曲本亮  
基于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足迹面板数据,计算2004—2013年辽宁各城市的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明显下降,各城市间水足迹强度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分析人均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的动态演变规律,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差异在不断缩小且有收敛趋势。空间自相关检验发现,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关系,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如阜新、朝阳、葫芦岛;低低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辽宁省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如大连、鞍山、盘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效应,其中人均水足迹对水足迹强度的影响最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吴慧歌  曲本亮  
基于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足迹面板数据,计算2004—2013年辽宁各城市的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明显下降,各城市间水足迹强度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分析人均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的动态演变规律,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差异在不断缩小且有收敛趋势。空间自相关检验发现,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关系,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如阜新、朝阳、葫芦岛;低低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辽宁省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如大连、鞍山、盘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为解决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问题,要加大力度发展"两化融合"。文章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辽宁省"两化融合"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锋  
辽宁省自2002年开展科技特派行动以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做法,在发展产业和脱贫攻坚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文章以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科技特派行动为例,浅析科技特派行动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并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晓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晓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水平集聚区逐步强化为研究末期的"大连、沈阳、铁岭及锦州",核心城市沈阳及大连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铁岭、锦州、营口及本溪旅游业发展水平进步巨大;影响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力因素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该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所占权重值最大。[结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城镇化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东  雷国平  刘春涛  
随着快速城镇化和人口城乡迁移条件更趋成熟,辽宁省农村建设用地与农村人口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分析辽宁省内农村建设用地分布的空间特征,结合2014-2018年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农村人口变化情况,运用弹性系数模型,获取辽宁省农村建设用地与人口分布时空耦合关系及特征。结果显示,辽宁省农村建设用地呈现“西密东疏解、局部高密”的空间分布状态,各市农村人口呈流出状态;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与常住人口总量间耦合度不高,不协调类型多为G类和H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新阳  吕杰  刘洪彬  
本文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动态客观计算权重的拉开档次法构建了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并对辽宁省东南部农林生态复合区的10个县(市)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混合OLS模型,对各县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率对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影响,人口密度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影响,同时从农业经济、生态、资源等方面研究了各要素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