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4)
- 2023(10312)
- 2022(9304)
- 2021(8816)
- 2020(7470)
- 2019(17308)
- 2018(17361)
- 2017(33692)
- 2016(18512)
- 2015(20777)
- 2014(20785)
- 2013(20784)
- 2012(19085)
- 2011(17108)
- 2010(16877)
- 2009(15386)
- 2008(14781)
- 2007(12734)
- 2006(11173)
- 2005(9403)
- 学科
- 济(75103)
- 经济(75031)
- 管理(51383)
- 业(48020)
- 企(38408)
- 企业(38408)
- 方法(35425)
- 数学(30168)
- 数学方法(29854)
- 农(21627)
- 地方(20298)
- 中国(17608)
- 学(16737)
- 业经(16517)
- 财(15921)
- 农业(15269)
- 环境(12978)
- 和(12866)
- 理论(12607)
- 贸(11722)
- 贸易(11715)
- 易(11296)
- 技术(10995)
- 制(10832)
- 划(10259)
- 地方经济(10137)
- 资源(10129)
- 务(9983)
- 财务(9924)
- 财务管理(9909)
- 机构
- 大学(259502)
- 学院(259402)
- 管理(107601)
- 济(97181)
- 经济(94854)
- 理学(93973)
- 理学院(92864)
- 管理学(91300)
- 管理学院(90829)
- 研究(85511)
- 中国(60984)
- 科学(57012)
- 京(55584)
- 农(43327)
- 所(42976)
- 财(41776)
- 业大(41163)
- 研究所(39762)
- 中心(39123)
- 江(37429)
- 范(37053)
- 师范(36742)
- 北京(34911)
- 财经(34450)
- 农业(33952)
- 经(31273)
- 院(31066)
- 州(31020)
- 师范大学(29924)
- 经济管理(27471)
- 基金
- 项目(186443)
- 科学(145983)
- 研究(135380)
- 基金(134279)
- 家(117016)
- 国家(116060)
- 科学基金(99739)
- 社会(83557)
- 社会科(79054)
- 社会科学(79029)
- 省(75115)
- 基金项目(73477)
- 自然(66544)
- 自然科(64818)
- 自然科学(64803)
- 自然科学基金(63615)
- 划(61700)
- 教育(61022)
- 编号(56305)
- 资助(55162)
- 成果(44081)
- 重点(41154)
- 发(40421)
- 部(40289)
- 创(38034)
- 课题(37760)
- 科研(35665)
- 创新(35410)
- 教育部(34035)
- 人文(33850)
- 期刊
- 济(105228)
- 经济(105228)
- 研究(70700)
- 中国(45633)
- 学报(42287)
- 科学(39819)
- 农(39074)
- 管理(35998)
- 大学(30879)
- 学学(28839)
- 财(28515)
- 农业(27930)
- 教育(27480)
- 技术(21381)
- 业经(18821)
- 融(16730)
- 金融(16730)
- 图书(16549)
- 资源(15782)
- 财经(15094)
- 经济研究(14976)
- 问题(13953)
- 业(13847)
- 科技(13322)
- 理论(12946)
- 经(12725)
- 实践(12203)
- 践(12203)
- 技术经济(12188)
- 版(11514)
共检索到363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鸿志,夏健红,尹德涛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单位,分别对各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组合状况、可达性、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及市际间横向比较。大连市、沈阳市综合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本溪市、丹东市、营口市、鞍山市、锦州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较高,抚顺市、辽阳市、阜新市、葫芦岛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一般,朝阳市、盘锦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较低。全省各市综合旅游资源水平与旅游总收入还有一定的差异,反映出旅游开发和管理现状及潜力。
关键词:
辽宁省 旅游资源 市际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素珍
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产品之一。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开发红色旅游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辽宁省 红色旅游 旅游资源 开发战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悦铮
海滨浴场、海滨风光和历史遗迹是辽宁沿海旅游资源的主体。文章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沿海主要旅游景区 (点 )进行了评价 ,并提出了其旅游资源开发的框架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国忠 冯海霞
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单位,以2003年7月~2004年4月完成的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所确定的全省所有21 126个旅游资源单体为对象,分别对各地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品质、组合状况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各地市间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环杭州湾旅游区的资源丰度最高,人文资源极为突出;金衢丽旅游区其次,自然旅游资源占明显优势;温台(温州,台州)沿海旅游区最低,但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比较平衡,自然景观相对突出。各地区所在地理区位特征存在一致性,各地市旅游资源丰度与密度的位次排序不一致。密度与丰度相比,位次上升最明显的是舟山、嘉兴、湖州;各地市旅游资源组合优势相对平衡,浙东、浙西南、杭州尤为...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地区比较 综合评价 浙江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拓庆阳 赵凯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以陕西省11个地市为单位,以2003年8月—2009年9月完成的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所确定的全省所有9972个旅游资源单体为对象,分别对各地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组合状况和整体优势度进行综合评价及各地市间的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关中旅游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最为明显,旅游区旅游资源平均品质最高,且旅游区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最为集中,分布较均衡;陕北旅游区次之,旅游资源优势度和品质有上升趋势;陕南旅游区最低,人文旅游资源与自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地区比较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静静 张满林
一、引言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旅游业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品位,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发展越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但在有些情况下,旅游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明友 李淼焱 王莹莹
工业遗产旅游是在传统工业衰退过程中,在工业遗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目前,中国关于工业遗产旅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总结及开发模式的探讨等方面,而关于价值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本文根据工业遗产资源的特征,构建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部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价值评价。
关键词:
工业 遗产旅游 价值 评价体系 辽宁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 王丹 张耀光 赵一行
文章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4年辽宁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并从沿海、内陆地带角度对该省旅游经济差异特征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是总体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旅游集中度很高,且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梯度很大。据此提出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演变 辽宁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本林 张卫星 郭志富
河南省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三点一线”、“一带四区”为重点的旅游精品项目。但其开发存在着协作开发意识淡薄、资源整合力度小等问题,限制了优势的发挥。为此,文章提出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地域组织思路,即从培育三级旅游中心地,到构筑二条旅游发展轴,再到构建合理的旅游区等级体系。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组织 等级体系 河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春山 魏巍
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辽宁省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界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主张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探寻应从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人才结构等方面入手,只有不断提高产业要素素质、有序拓展客源市场、构建企业集团、打造旅游精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才能顺利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辽宁省 旅游产业 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珂 张琦 马发旺 董凤丽
近年来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开发与发展现状研究、游客需求及动机研究、游客消费行为及满意度研究等方面,然而有关乡村旅游者数量分类及主要差异特征的研究依然缺少,不能有效地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者进行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因此,文章基于旅游动机、出游特征、个人信息等因素来构建辽宁省乡村旅游者数量分类的指标体系,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样本数据。研究发现,因子分析将影响乡村旅游者出游的22个指标提取出9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对9个公因子进行聚类,结果显示,根据人工判别,在遗传距离18处将辽宁省乡村旅游者分为4类;方差分析分析了不同乡村旅游者的主要特点,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晓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晓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水平集聚区逐步强化为研究末期的"大连、沈阳、铁岭及锦州",核心城市沈阳及大连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铁岭、锦州、营口及本溪旅游业发展水平进步巨大;影响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力因素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该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所占权重值最大。[结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城镇化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曾 杨文颖 杜冰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依据而建立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现已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研究了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让乡村旅游在促进辽宁省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进一步依托田园综合体、旅游特色小镇等规划建设,统筹规划乡村自然资源,合理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注重乡村旅游的形象策划,做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辽宁省 发展现状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彦博 韩颖 吴家革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假日经济的兴起,辽宁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增长势头强劲,搞好辽宁省旅游产品的开发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旅游产品的评价、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辽宁省旅游产品的区域开发策略。
关键词:
旅游产品 区域开发策略 辽宁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