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5)
2023(14445)
2022(12446)
2021(11710)
2020(9701)
2019(22507)
2018(22560)
2017(42506)
2016(23675)
2015(26701)
2014(26930)
2013(26124)
2012(24193)
2011(21859)
2010(22208)
2009(20100)
2008(19218)
2007(16933)
2006(15213)
2005(13661)
作者
(65418)
(54064)
(54057)
(51775)
(34568)
(25910)
(24670)
(21402)
(20679)
(19632)
(18367)
(18283)
(17297)
(17206)
(16813)
(16737)
(16208)
(15986)
(15402)
(15380)
(13714)
(13426)
(12983)
(12525)
(12159)
(11995)
(11947)
(11933)
(10897)
(10569)
学科
(106733)
经济(106635)
管理(64167)
(56386)
(46381)
企业(46381)
方法(42665)
数学(37271)
数学方法(36905)
中国(29496)
地方(24745)
(23704)
(23659)
(23196)
教育(22630)
业经(20579)
(20532)
贸易(20523)
(19922)
理论(17781)
农业(16149)
(15450)
地方经济(15124)
(14701)
环境(14687)
技术(14674)
(14170)
(13329)
(12689)
金融(12688)
机构
大学(334692)
学院(328352)
(136314)
经济(133410)
管理(126319)
研究(115541)
理学(109500)
理学院(108181)
管理学(106403)
管理学院(105779)
中国(79623)
(71907)
科学(68718)
(61465)
(57587)
研究所(52296)
(51316)
师范(51004)
中心(49968)
财经(48922)
(48323)
(46358)
北京(46223)
业大(44980)
(44545)
经济学(42108)
师范大学(41888)
(41715)
(38686)
教育(38214)
基金
项目(220234)
科学(174788)
研究(167652)
基金(158510)
(136192)
国家(134987)
科学基金(115841)
社会(105965)
社会科(100262)
社会科学(100237)
(85781)
基金项目(83529)
教育(82127)
(73257)
自然(72609)
自然科(70891)
自然科学(70878)
自然科学基金(69601)
编号(69284)
资助(65181)
成果(58614)
(50489)
课题(50019)
重点(49884)
(48405)
(45457)
教育部(44317)
项目编号(42885)
国家社会(42721)
人文(42457)
期刊
(152733)
经济(152733)
研究(110155)
中国(68330)
教育(60442)
学报(47817)
管理(46455)
(45997)
科学(44421)
(41682)
大学(37451)
学学(33994)
技术(31580)
农业(29325)
经济研究(25555)
(24412)
金融(24412)
财经(24396)
业经(22499)
(20956)
问题(19684)
技术经济(16790)
图书(16696)
(16415)
理论(15400)
科技(14423)
(14397)
职业(14362)
(14205)
论坛(14205)
共检索到496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治松  贾凯威  
本文运用非限制性VAR模型方法,采用1980—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振兴背景下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自2003年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经济增长与教育支出均出现增长拐点,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而在短期内这种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构成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政府教育支出两者之间的运动轨迹。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锋  马月丹  万泉  
政府卫生支出是卫生总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每个公民平等、公平享受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辽宁省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资金规模逐年增长。文章分析了辽宁省政府卫生支出的规模以及资金分配的基本状况,反映当地政府卫生投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探讨在政府卫生投入稳步提升的同时,提高政府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韦邦荣  杨玉生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辽宁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进出口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因此,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仍是出口导向型的,应在加大出口的同时,重视进口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艳华  张玉明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研究辽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发展实际、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关系问题,表明在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所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着较强的牵动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筱  冯柏  包晓雯  
以辽宁省1956~2008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模型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辽宁省经济增长短期内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短期内第三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第二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健  
本文以我国1979—2004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税收和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税收、政府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长期,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而税收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在短期,滞后两期的政府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凤羽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针对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辽宁省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提出了完善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等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燃  吴云勇  
辽宁省通过政府采购信息网将最新的辽宁省购买服务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其最新的购买实践包括与残联、民政厅进行的采购服务,但是在购买教育服务这一方面的实践很少,尤其是高等教育购买服务。目前,购买教育服务的形式主要包括购买入学位置、购买一项或多项教育服务、发放教育券以及委托管理等。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在购买高等教育服务中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失灵的状况,引入非政府组织的"第三方伙伴"可以有效规避由"准公共物品"正外部性导致的供给不足、竞争不完全状况。具体可以从制度修正与完善、实施程序的规范、购买质量的提升、竞争机制的引入、优化政府购买高等教育财政保障体系等着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健  邵珠琼  
从短期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侧,而对长期增长潜力的评估却离不开供给侧的因素。文章借鉴青木昌彦的方法,对2001—201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城市部门人均生产率提高对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最大,人口红利已衰竭,尽管劳动参与率提高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贡献较低,但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而要缓解辽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则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库兹涅茨效应,以及化解人口红利枯竭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健  邵珠琼  
从短期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侧,而对长期增长潜力的评估却离不开供给侧的因素。文章借鉴青木昌彦的方法,对2001—201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城市部门人均生产率提高对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最大,人口红利已衰竭,尽管劳动参与率提高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贡献较低,但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而要缓解辽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则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库兹涅茨效应,以及化解人口红利枯竭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光宇  刘志红  
本文采用1985-2011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辽宁省税务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了未来税务收入的增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税务收入的贡献率为0.755;从短期来看,税务收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波动响应系数分别是0.539,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税务收入会保持不低于17.2%的增长速度。由于辽宁省税收弹性偏低,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措施,保证税务收入与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渐进演变展开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警戒政府规模"进行有效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即随着政府规模的逐步增大,由于税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支出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影响逐步凸显,而政府规模进一步扩大并超过警戒水平时,"过度拥挤"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将由"促进"作用转变为"阻碍"作用。研究还发现,尽管我国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参数值有所下降,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仍然相对不足,政府支出的增加仍有助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颖科  张志超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1978—2007年中国个人卫生支出和GDP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个人卫生支出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GDP是个人卫生支出增加的单向Granger原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萍萍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曲岩  常丽  
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协调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基本目标,对构建辽宁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就业弹性理论为依据,建立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模型,剖析了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走势,认为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较强的非协调性,提出发展"三产"提高就业弹性、保证"二产"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