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0)
2023(13548)
2022(11792)
2021(11014)
2020(9033)
2019(20915)
2018(20757)
2017(40302)
2016(21858)
2015(24534)
2014(24833)
2013(24769)
2012(23051)
2011(20886)
2010(20978)
2009(19133)
2008(18578)
2007(16588)
2006(14733)
2005(13286)
作者
(64711)
(53414)
(53079)
(50208)
(34163)
(25643)
(24041)
(21002)
(20530)
(19202)
(18423)
(17959)
(17011)
(16998)
(16498)
(16405)
(15774)
(15727)
(15265)
(15206)
(13274)
(13235)
(12878)
(12254)
(11987)
(11929)
(11918)
(11845)
(10829)
(10488)
学科
(94816)
经济(94727)
管理(60183)
(59068)
(46944)
企业(46944)
方法(38458)
数学(33051)
数学方法(32735)
中国(27598)
(26947)
地方(26378)
业经(21676)
(20016)
(19350)
农业(18193)
(16841)
(16676)
贸易(16659)
(16047)
(16013)
银行(16008)
(15953)
金融(15952)
(15448)
环境(15054)
(14693)
技术(14579)
理论(14412)
地方经济(13879)
机构
大学(311079)
学院(310474)
(125069)
管理(124337)
经济(122164)
研究(108423)
理学(106476)
理学院(105276)
管理学(103623)
管理学院(103067)
中国(82728)
(67775)
科学(66667)
(56453)
(54832)
(52501)
中心(49693)
研究所(49652)
(47241)
业大(46663)
财经(44646)
北京(43461)
(42753)
师范(42385)
农业(40549)
(40519)
(39248)
(38757)
经济学(36225)
师范大学(34257)
基金
项目(208841)
科学(163897)
研究(154771)
基金(149478)
(129401)
国家(128253)
科学基金(110211)
社会(96038)
社会科(90895)
社会科学(90868)
(83711)
基金项目(80033)
自然(71544)
教育(70339)
自然科(69839)
自然科学(69823)
(69173)
自然科学基金(68541)
编号(64348)
资助(61569)
成果(51945)
(48373)
重点(46433)
(45676)
课题(44532)
(43219)
创新(40266)
科研(39382)
教育部(38990)
项目编号(38867)
期刊
(145951)
经济(145951)
研究(96481)
中国(64575)
(48627)
学报(47362)
管理(46451)
科学(44968)
(40560)
教育(37372)
大学(35851)
农业(33788)
学学(33466)
(33000)
金融(33000)
技术(27522)
业经(25385)
经济研究(22024)
财经(21527)
问题(18763)
(18262)
图书(17591)
(17048)
理论(16722)
技术经济(15538)
实践(15394)
(15394)
科技(15301)
现代(14495)
资源(14361)
共检索到475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马冬梅  赵菊辉  于依淼  
辽宁省招投标信用评级市场经历了起步阶段、良性竞争阶段和过度竞争阶段,目前机构家数众多,竞争异常激烈。辽宁省招投标信用评级市场面临着评级机构生存压力大、收费标准影响评级公正性、公信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建议通过引入退出机制、建立质量检验机制、改变收费模式等方式,规范评级市场,促进评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铁锌  彭越  
信用评级作为监管框架和金融合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金融稳定起着一定的作用。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核心框架——SCP分析范式,对辽宁省信用评级行业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到:优化市场结构与强化业内竞争是提升评级质量、培育评级市场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为解决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问题,要加大力度发展"两化融合"。文章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辽宁省"两化融合"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虹  翟印礼  
一、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评价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辽宁省农业发展的远景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对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定性定量评价,清楚地把握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喜成  赵扬  左振寰  
本文对辽宁省发展数字农业存在的问题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大志  
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10%,2008年与1978年相比,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20多个百分点,当年服务业的增加值总额超过4000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岩  
辽宁省小额信贷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量性指标和质性指标上来看,我省的小额信贷距离可持续发展还很远。探讨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和困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辽宁省小额信贷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廷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和开放形势的日趋深入,我省面临的各项工作愈加复杂。研究发展战略,解决改革中提出的重大问题,成了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十分艰巨的任务。适应这种需要,为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决策,我省的软科学研究兴起并发展了起来。据初步统计,我省已有各种软科学研究机构三十多个,专职研究人员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可   李元鑫   王志丹  
辽宁既是农业大省,也是种质资源大省。通过在全面阐述辽宁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深刻剖析当前种业振兴行动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加快推动辽宁现代种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峤  杨恒  
完善的市场环境是实现村镇银行发展前提,透析辽宁村镇银行发展的市场环境中有利和制约因素,提出改善市场环境的对策建议,对辽宁省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玲  
吉林省的保险业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和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吉林省与同处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在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费收入增长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社会及人口因素是两省保险业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应该通过采取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转变发展方式、进行差异化经营等政策措施,更好地促进吉林省保险业的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智利  
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形式,已成为农业创新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其对拓展农业功能、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城市消费市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逐渐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开始重视品牌建设,类型逐步增加,但缺乏整体规划,项目建设雷同,缺乏创新;没有突出文化理念;项目运营缺乏产品设计;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整体不高。因此,辽宁省休闲农业必须走出适合辽宁省地域特点的发展模式,如建设连片整合优化农家乐模式;突出文化内涵,打造"文化+精品农园"发展模式;开发"农民+市民"认养合作模式;变淡季为特色季,推行冬季产业带动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盛科荣  张平宇  马延吉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建国以来辽宁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认为辽宁省具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 ,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并且城市产业结构偏重 ,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接着构建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 3大类 41项指标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辽宁 14个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了区域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沈阳、大连属于强可持续发展地区 ,盘锦、鞍山、本溪和丹东属于较强可持续发展地区 ,抚顺、锦州、营口、葫芦岛、辽阳属于一般可持续发展地区 ,铁岭、朝阳、阜新属于弱可持续发展地区。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立资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焕鑫  
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刘焕鑫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农户生产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紧密结合,是农业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业两个根本转变、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斐  孙才志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历史统计数据,开展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两个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将辽宁沿海地区分为3个地区,定性分析了3个地区海陆协同基础条件的差异,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