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8)
- 2023(6078)
- 2022(5197)
- 2021(4627)
- 2020(4057)
- 2019(9026)
- 2018(8832)
- 2017(16802)
- 2016(9549)
- 2015(10453)
- 2014(10396)
- 2013(10477)
- 2012(10131)
- 2011(9105)
- 2010(9393)
- 2009(8843)
- 2008(8945)
- 2007(8138)
- 2006(7536)
- 2005(6903)
- 学科
- 济(48067)
- 经济(48020)
- 管理(25796)
- 业(24169)
- 方法(18560)
- 企(17996)
- 企业(17996)
- 数学(16790)
- 地方(16746)
- 数学方法(16603)
- 农(13498)
- 财(12671)
- 中国(10845)
- 学(9694)
- 农业(9638)
- 地方经济(9555)
- 业经(8973)
- 制(8005)
- 环境(7529)
- 融(7297)
- 金融(7295)
- 务(6610)
- 财务(6602)
- 财务管理(6592)
- 银(6531)
- 银行(6513)
- 企业财务(6358)
- 行(6254)
- 技术(5652)
- 和(5595)
- 机构
- 大学(141025)
- 学院(139380)
- 济(58971)
- 经济(57671)
- 管理(51808)
- 研究(50740)
- 理学(44432)
- 理学院(43853)
- 管理学(43013)
- 管理学院(42758)
- 中国(37470)
- 科学(31633)
- 京(29357)
- 财(27904)
- 所(26335)
- 农(26263)
- 江(24178)
- 研究所(24005)
- 中心(23622)
- 财经(21863)
- 业大(21419)
- 范(20801)
- 师范(20625)
- 农业(20534)
- 经(19661)
- 省(19054)
- 州(18670)
- 经济学(18290)
- 院(18264)
- 北京(17919)
- 基金
- 项目(93947)
- 科学(75108)
- 基金(68660)
- 研究(67929)
- 家(59898)
- 国家(59400)
- 科学基金(50873)
- 社会(44394)
- 社会科(42089)
- 社会科学(42072)
- 省(39775)
- 基金项目(36661)
- 自然(32739)
- 自然科(31962)
- 自然科学(31950)
- 划(31881)
- 自然科学基金(31375)
- 教育(30885)
- 资助(27764)
- 编号(26767)
- 成果(22015)
- 重点(21813)
- 发(21675)
- 部(20799)
- 课题(19325)
- 创(19049)
- 国家社会(18164)
- 创新(18010)
- 科研(17934)
- 教育部(17561)
共检索到216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立国 敖磊
投资是资本增长的源泉,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投资的动因在于投资回报,造成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落后地区的投资内部收益率低于发达地区,以至于落后地区不能吸引足够的私人投资。本文采用ICOR指标计算和比较1992—2007年辽宁省投资效率区域差距,并试图分析这种差距对各区域私人投资的影响。
关键词:
辽宁投资 投资效率 区域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学渊 赵连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首要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农民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这一期间农业劳动力对GDP的贡献系数却变化无常,停滞不前,较多农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光辉 赵中天 吕健华
对辽宁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考察与分析吴光辉,赵中天,吕健华一、辽宁省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最近、辽宁省经贸委从全省1375户大中型企业1993年的财务和统计报表中,选择了26项数据、计算15项比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获利能力高、偿债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杰 席晓玲 刘洪彬 韩晓燕 姜飞强
为研究辽宁玉米布局变化及其区域比较优势,本研究拟用播种面积指标,利用1992~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变化及其结构变动趋势,测算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玉米区域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辽宁省粮食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逐渐演变成"玉米型"的粮食种植结构,而各个地区也形成了以玉米生产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其中大连、抚顺、本溪和铁岭为传统的优势产区,锦州、朝阳、阜新和葫芦岛属于新兴比较优势产区;而丹东、营口、辽阳和盘锦4个地区在玉米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今后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发展重点:一是抓好大连、抚顺、本溪、铁岭和葫芦岛等全优产区的玉米生产,保持传统玉米生产基地的优势;二是...
关键词:
辽宁省 玉米布局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福学 敖丽红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经济主体,本文对辽宁省区域发展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明显特征并进行剖析。
关键词:
辽宁省 区域发展 特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立萍 齐鑫
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城乡收入差距却逐年增大。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农业经济领域中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本论文从这一切入点探讨,通过对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过程的分析梳理,对辽宁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找出辽宁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并就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成因 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玉梅 刘则渊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事关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造成功进而实现振兴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除了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外,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是辽宁省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结合辽宁省经济自身发展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决策法,提出了辽宁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优化模式和产业区域布局战略。
关键词:
辽宁省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 区域布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允平 董雪
辽宁省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辽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是许多学者研究和的关注课题。本论文在总结中外学者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 影响因素 原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隋红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浩 王青 宋阳 李广军 李连德
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是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依据。本文从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流量、资源投入产出、资源消耗、环境压力、综合指数五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能值指标体系,详细分析了辽宁省1990年~2005年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需要购买的能值总量较少,资源基础相对雄厚,总能值用量中74%以上来自不可更新资源消耗,且逐年上升,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虽然废弃物能值增长幅度滞后于总能值用量与GDP增长幅度,说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污染排放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惯性作用,使废弃物总量持续增加状况在一...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辽宁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斌栋 冯卓琛 胥建华
沈阳和大连是辽宁省一级中心城市,并分别是辽中经济区和辽东经济区的核心,但大连与辽东经济区的其它城市经济联系不强。锦州虽然是辽西地区中心性最强的城市,但受制于实力所限,还难以承担辽西中心城市的职能,并进而导致辽西经济区的构成不确定。沈阳-大连发展带发育程度较高,但沈阳-锦州、大连-锦州发展带还远远不成熟。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组织 辽宁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芝绅 朱海 王小博 张虹
玉米是辽宁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207.7万公顷,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5.3%。玉米产量1340.3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5.0%。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优化农业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俊 于希臣 李启辉 邓林军 侯志研
辽宁是东北最大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基地,种植的花生以不含或极少含黄曲霉菌污染著称,品质极佳,在全国的花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历年变化情况、花生产量历年变化情况、花生单产历年变化情况、不同区域产量变化情况和单产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花生产业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克服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辽宁省 花生 演变规律 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建科 王丹丹 王利 董晓菲
基于ArcGIS平台,将区内可达性与对外可达性相结合,以1986、2000和2013年为时间断面,探讨综合评价城市交通可达性的改进方案,揭示辽宁省各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对外可达性测定对区内可达性过分依赖几何中心的现象具有一定纠错功能,将内外联系相结合,是改进交通可达性评价的有效途径。2区内可达性与对外可达性的分布及成因存在明显差异,并依此将城市综合可达性分为外向型、均衡型、过渡型和内向型四种类型。对外可达性以中心和门户城市为双中心向外扩散,主要与高等级交通设施的接近程度有关。3提出"可达性区位抗阻能力"概念,并用可达性区位抗阻系数来反映各城市对区内不利交通区位的改造能力。4辽宁的双核空间结构使对内对外可达性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门户城市必须牢牢把握区域交通系统变革和网络优化的主导权,防止交通优势丧失而沦为真正的边缘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