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7)
2023(4525)
2022(3781)
2021(3410)
2020(2940)
2019(6462)
2018(6531)
2017(12095)
2016(6976)
2015(8036)
2014(8229)
2013(7864)
2012(7471)
2011(6710)
2010(6788)
2009(6328)
2008(5830)
2007(5526)
2006(4825)
2005(4361)
作者
(21481)
(17817)
(17452)
(16791)
(10984)
(8503)
(7958)
(6976)
(6798)
(6307)
(6025)
(6009)
(5678)
(5620)
(5578)
(5357)
(5264)
(5177)
(5116)
(4886)
(4523)
(4510)
(4312)
(4115)
(4066)
(3963)
(3853)
(3784)
(3720)
(3614)
学科
(25803)
经济(25770)
管理(15531)
(14596)
(11355)
中国(10029)
地方(9903)
(9359)
企业(9359)
农业(7777)
方法(7625)
(7089)
(6666)
业经(6279)
数学(6204)
(6168)
数学方法(6149)
(5381)
(4978)
金融(4971)
理论(4895)
(4692)
银行(4677)
地方经济(4618)
(4563)
教育(4242)
环境(4150)
(3914)
贸易(3912)
(3878)
机构
学院(94416)
大学(91689)
研究(37797)
(36437)
经济(35407)
管理(32451)
中国(27655)
理学(27034)
理学院(26680)
管理学(26116)
管理学院(25943)
科学(23942)
(22770)
(20461)
(20367)
研究所(18490)
农业(17841)
中心(17744)
(17078)
业大(17063)
(16522)
(15705)
(14289)
师范(14105)
(13779)
(12950)
北京(12599)
技术(12598)
财经(12169)
农业大学(11402)
基金
项目(63266)
科学(48547)
研究(47851)
基金(42502)
(37361)
国家(36987)
科学基金(30549)
(29755)
社会(28257)
社会科(26416)
社会科学(26407)
基金项目(22647)
(22445)
教育(22022)
编号(20902)
自然(19161)
自然科(18655)
自然科学(18645)
自然科学基金(18259)
成果(17546)
资助(16826)
课题(15802)
(14896)
重点(14687)
(13103)
(12956)
(12718)
创新(12082)
计划(12070)
(12046)
期刊
(46881)
经济(46881)
研究(28421)
中国(26990)
(22058)
学报(17664)
教育(15640)
农业(14988)
科学(14876)
大学(13098)
管理(12285)
学学(12271)
(12170)
技术(9284)
(9016)
金融(9016)
业经(8905)
(7438)
经济研究(6710)
问题(5979)
财经(5688)
资源(5463)
职业(5436)
(5321)
业大(5167)
(5035)
图书(4827)
科技(4730)
(4661)
论坛(4661)
共检索到155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申晓梅  
扶持和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要求 ,亦是保证市场就业有效运作的条件。要针对目前下岗职工中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转岗转业困难的弱势就业群体的再就业 ,从六个方面即再就业政策援助、再就业岗位援助、社区服务援助、社会保障援助、法律咨询援助等提出应对性措施。以期通过运用更优惠政策、营造全社会扶贫济困道德氛围 ,给予弱势群体持久、稳定帮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汤建光  李江  庄士诚  
就业弱势群体是指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解决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对有效控制社会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非人力资本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市场制度无情的竞争机制以及各种名目的就业歧视,农民进城引发的“就业替代”效应,政府、社会对就业弱势群体就业扶助不足和法律援助缺位,是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法律的保障援助和社会的关注支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军  
城市新弱势群体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好其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促进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的特殊性与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税收政策作为外生变量要引起如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以及企业雇佣新弱势群体的积极性等内生变量发生变化,才能起到作用。其次,就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在就业培训、政策的适用对象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同时考虑,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王前进  
分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失业情况的严重性、特殊性及其原因 ,提出了构建我国弱势群体扶持政策的基本原则及标本兼治、着眼未来的就业扶持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杰  李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已引 起我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无法通过劳动力 市场的自发调节来解决,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因此,分析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弱 势群体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相关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建超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其产生原因、弱势程度和相关特征三个角度归纳了不同的弱势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对高校教学制度的改革、政府建立就业保障和服务、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本先  刘世清  
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民工等是构成当前弱势群体的主要成份在弱势群体子女的义务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严重失衡解决弱势群体教育公平问题必须综合考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丽华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普遍提高,中国社会已经整体步入了小康社会。然而近一段时间来,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渐凸显,并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沉重话题。弱势群体主要指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丽华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实质在于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过大。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为 :导致即期消费欲求萎缩 ;抑制民间投资增长势头 ;形成资源畸型配置 ;阻碍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 ;降低公众对改革的认同感。减缓或消除这一现象的措施包括 :让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成果 ;关注“三农”使农民增收减负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 ;实施反垄断战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琢虹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其子女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文章结合相关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弱势群体子女弱势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制约于此的因素,并建设性的为改善弱势群体子女的弱势心理提供一些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