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0)
- 2023(9844)
- 2022(8842)
- 2021(8432)
- 2020(7220)
- 2019(16660)
- 2018(16718)
- 2017(32132)
- 2016(17978)
- 2015(20632)
- 2014(20766)
- 2013(20240)
- 2012(18478)
- 2011(16509)
- 2010(16349)
- 2009(14661)
- 2008(13977)
- 2007(12029)
- 2006(10454)
- 2005(8827)
- 学科
- 济(66232)
- 经济(66156)
- 管理(48233)
- 业(45517)
- 企(36971)
- 企业(36971)
- 方法(32137)
- 数学(27921)
- 数学方法(27607)
- 中国(19404)
- 农(19314)
- 地方(16247)
- 财(15652)
- 学(15077)
- 业经(14906)
- 农业(13341)
- 理论(12634)
- 教育(12527)
- 和(11123)
- 贸(11033)
- 贸易(11028)
- 环境(10867)
- 技术(10710)
- 易(10669)
- 制(10617)
- 务(9963)
- 财务(9905)
- 财务管理(9889)
- 企业财务(9347)
- 划(9228)
- 机构
- 大学(247140)
- 学院(242197)
- 管理(99483)
- 济(89741)
- 经济(87500)
- 理学(87093)
- 理学院(86126)
- 管理学(84463)
- 管理学院(84045)
- 研究(78430)
- 中国(55353)
- 京(52463)
- 科学(50940)
- 财(39491)
- 农(39439)
- 所(38688)
- 业大(38658)
- 中心(35932)
- 研究所(35607)
- 范(35321)
- 江(35306)
- 师范(35037)
- 北京(32976)
- 财经(32249)
- 农业(30796)
- 经(29366)
- 州(28853)
- 院(28618)
- 师范大学(28193)
- 技术(25816)
- 基金
- 项目(172980)
- 科学(135446)
- 研究(128757)
- 基金(123172)
- 家(105908)
- 国家(104988)
- 科学基金(90698)
- 社会(78325)
- 社会科(73957)
- 社会科学(73932)
- 省(70674)
- 基金项目(66912)
- 教育(60374)
- 自然(59839)
- 自然科(58383)
- 自然科学(58369)
- 划(57846)
- 自然科学基金(57263)
- 编号(54252)
- 资助(50388)
- 成果(44160)
- 重点(38123)
- 部(37791)
- 课题(37418)
- 发(36288)
- 创(35935)
- 大学(33927)
- 创新(33221)
- 项目编号(33087)
- 科研(32945)
共检索到347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邹群 孙东媛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广泛重视,这是近3年来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师范类大学生的调查,了解了辽宁省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状况及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与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师范类一、二、三年级之间是否存在就业压力上的差异等。
关键词:
师范类 大学毕业生 就业压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耀忠
当前,在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面狭窄、就业率低下、就业质量下滑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难中之难。文章分析探讨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背后原因,并积极探寻应对策略,以有效促进师范类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实现"就业梦"助力"中国梦"。
关键词:
师范类毕业生 就业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丽玲 吴娇
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人单位认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必备的能力,而且也是他们普遍欠缺的能力。往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能力高低决定其初次就业成功率和初期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观点相比,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普遍高估了自己的就业能力。三个群体均认为本科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大学生本人、高校、用人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几方面的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万春 张莹 田存刚 杨红娟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影响云南省大学毕业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就业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凯林 韦宏
目前师范类大学生和其他大学毕业生一样面临着就业难这一巨大问题。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了解师范类大学生"最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希望能够从第一手材料中了解到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一些理性认识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建议。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为97.2%,有效率为96%。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赵泉
本文在"控制—干预"的框架内,利用双差分模型及其扩展形式,评估了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尽管这个期间经济增长迅速,就业机会增多,但扩招还是导致大学新毕业生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小时工资下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
大学 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 起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啸 邵一江 董承军
大学生就业成本已引起社会关注。按照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三个方面都将支付一定费用,这三部分费用的总合构成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调查显示,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巨大。因此,降低成本将成为未来我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苗莉
针对当前中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以辽宁省20所高等院校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有序Probit离散选择模型,该模型可避免传统计量分析的局限,具有可以有效解决非连续分类变量计量分析的优点。笔者运用Probit离散选择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易度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了科学的定量分析,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杨歌舞 谭日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由于就业市场的培育滞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选择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因此,完善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汪希
就业储备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技能、兼职情况、自我调适技能、学习成绩及人际交往能力五个因素对大学毕业生是否获得就业机会有着显著的影响;是否获奖、担任学生干部的层次及认知与判断能力对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后的工作前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与判断能力对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后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工作福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结构的优化,大学生自身必须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健康体魄的锤炼。
关键词:
就业储备 大学毕业生 就业机会 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宏军 李传荣 陈洪安
在对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对就业绩效影响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建构的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与就业绩效的概念模型,主要选取社会网络资源和实际使用的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社会资本,同时使用就业成本和就业质量的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绩效。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显性因素。大学生毕业在求职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本,会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社会资本与就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关系,同时,还能够相应的缩减就业成本。社会资本对就业绩效影响研究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取得良好的就业绩效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社会资本 就业绩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容易遭到侵害,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就业权益保障社会支持网络,是当务之急、应势之需。当前的社会支持网络,各类支持主体之间缺乏协调联动,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彰显,大学生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制约着就业权益保障的实际成效。要建立一个互动互融的主体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主体之间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理论自觉和实际能力,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各种就业权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平 赵文元
根据研究假设,以346份问卷调查结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求职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业服务满意度正向显著影响求职绩效,就业服务满意度和求职绩效现状处于中等水平。据此,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毕业生求职绩效,本文从法律法规、机构建设、经费支持、服务技术、培训等层面提出了较为翔实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