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3)
- 2023(13596)
- 2022(11705)
- 2021(11018)
- 2020(9034)
- 2019(20897)
- 2018(20916)
- 2017(39552)
- 2016(21500)
- 2015(24302)
- 2014(24300)
- 2013(24081)
- 2012(22032)
- 2011(19910)
- 2010(19762)
- 2009(17904)
- 2008(17348)
- 2007(15321)
- 2006(13600)
- 2005(11614)
- 学科
- 济(88190)
- 经济(88101)
- 业(61382)
- 管理(54157)
- 农(50959)
- 企(39594)
- 企业(39594)
- 方法(36105)
- 农业(33928)
- 数学(31442)
- 数学方法(31073)
- 中国(24486)
- 业经(24406)
- 地方(22615)
- 学(18716)
- 财(17802)
- 制(15812)
- 发(14586)
- 环境(13948)
- 贸(13627)
- 贸易(13617)
- 理论(13378)
- 易(13205)
- 技术(13182)
- 和(12930)
- 农业经济(12693)
- 教育(12110)
- 策(12041)
- 银(11284)
- 银行(11248)
- 机构
- 学院(301116)
- 大学(298229)
- 管理(120994)
- 济(116038)
- 经济(113285)
- 理学(105464)
- 理学院(104289)
- 管理学(102365)
- 研究(102111)
- 管理学院(101841)
- 中国(75912)
- 农(68759)
- 科学(65877)
- 京(63789)
- 业大(53430)
- 农业(52549)
- 所(51288)
- 财(48790)
- 中心(48158)
- 研究所(46898)
- 江(45108)
- 范(41939)
- 师范(41602)
- 北京(39655)
- 财经(39006)
- 州(36521)
- 院(36454)
- 经(35642)
- 省(34390)
- 经济管理(33765)
- 基金
- 项目(212939)
- 科学(166834)
- 研究(158064)
- 基金(152006)
- 家(132311)
- 国家(131084)
- 科学基金(112509)
- 社会(97830)
- 社会科(92125)
- 社会科学(92099)
- 省(86692)
- 基金项目(82336)
- 自然(73017)
- 自然科(71221)
- 自然科学(71206)
- 教育(71029)
- 划(70613)
- 自然科学基金(69898)
- 编号(67026)
- 资助(60727)
- 成果(53131)
- 重点(47345)
- 发(46804)
- 部(46148)
- 课题(45519)
- 创(43752)
- 创新(40758)
- 科研(40386)
- 国家社会(39151)
- 大学(38818)
- 期刊
- 济(133372)
- 经济(133372)
- 研究(85573)
- 农(71156)
- 中国(62669)
- 学报(50032)
- 农业(48803)
- 科学(47080)
- 管理(39296)
- 大学(38496)
- 学学(36202)
- 教育(35513)
- 财(33191)
- 业经(28163)
- 技术(26975)
- 融(25242)
- 金融(25242)
- 业(22472)
- 问题(18586)
- 经济研究(17409)
- 图书(17385)
- 财经(17003)
- 版(16806)
- 资源(16218)
- 科技(15698)
- 农业经济(15334)
- 业大(14874)
- 农村(14737)
- 村(14737)
- 技术经济(14425)
共检索到440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东 雷国平 刘春涛
随着快速城镇化和人口城乡迁移条件更趋成熟,辽宁省农村建设用地与农村人口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分析辽宁省内农村建设用地分布的空间特征,结合2014-2018年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农村人口变化情况,运用弹性系数模型,获取辽宁省农村建设用地与人口分布时空耦合关系及特征。结果显示,辽宁省农村建设用地呈现“西密东疏解、局部高密”的空间分布状态,各市农村人口呈流出状态;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与常住人口总量间耦合度不高,不协调类型多为G类和H类。
关键词:
辽宁省 农村建设用地 乡村布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东 雷国平 刘春涛
作为中等规模中等水平省份的代表,辽宁面临人口收缩和发展方式转型双重压力。在国家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科学甄别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适宜性,是高效开展国土整治、提升乡村空间治理能力的前提。运用DPSI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将省域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适宜程度划分为高适宜性(I级)、中适宜性(Ⅱ级)、较低适宜性(Ⅲ级)、低适宜性(Ⅳ级)四个等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楠 张正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崭新蓝图。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多、难度大、任务重,需要全社会做长期艰苦的努力。而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是制定新农村发展战略,指导新农村健康、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以辽宁省为例,通过构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对今后辽宁省新农村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评价指标 发展程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眉 于凤泉 李志强 刘欣宇 孙富余
为辨明“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辽宁省化肥施用与水稻产量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为保障水稻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以辽宁省14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15-2020年辽宁省水稻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变化及其时空耦合关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均呈现增长的“双增区”为沈阳及辽阳地区;“双减区”共有8个地级行政区;化肥施用量减少而水稻产量增高的“他因素影响区”共有3个地级行政区;化肥施用量增高而水稻产量下降的“低效施肥区”只有1个地级行政区。
关键词:
双减 化肥 水稻 时空耦合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贝贝 陈薇 王玉秀
本文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分析了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社会环境,条件保障、基础设施、教育普及、监测评估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民科学素质建设,为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流农民。
关键词:
辽宁省 农民 科学素质建设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专
辽宁省新农村建设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国新农村建设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为背景,总结了辽宁省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针对辽宁省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快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 新农村建设 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蒲岩琰 王甲午 侯慧友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发展县域经济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也必然要求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者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个方面。本文通过辽宁省本溪县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着重探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重要作用,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需抓好的工作。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春光 王秀秀 魏钢焰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手段。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赋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度量人口与土地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辽宁省人口城镇化水平比较平稳,城市建设面积在快速增长,但是土地利用效益较低,出现了下降趋势比较明显。(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在耦合颉颃阶段,以高等强度耦合城市为主。(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和勉强协调阶段,城市比重很低,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阶段,城市所占比例很高,空间上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依次递减的空间结构。(4)协调度类型方面:沈阳和大连处于高水平协调区,盘锦处于次高水平协调区,鞍山和抚顺等6个城市处于较低水平协调区,丹东和朝阳等中小城市处于低水平协调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类型上看,沈阳和阜新属于同步型,铁岭和朝阳属于人口城镇化滞后型,其余10个城市属于土地滞后型(本文分上、下两部分刊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春光 王秀秀 魏钢焰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手段。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赋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度量人口与土地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辽宁省人口城镇化水平比较平稳,城市建设面积在快速增长,但是土地利用效益较低,出现了下降趋势比较明显。(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在耦合颉颃阶段,以高等强度耦合城市为主。(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和勉强协调阶段城市比重很低,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阶段,城市所占比例很高,空间上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依次递减的空间结构。(4)协调度类型方面:沈阳和大连处于高水平协调区,盘锦处于次高水平协调区,鞍山和抚顺等6个城市处于较低水平协调区,丹东和朝阳等中小城市处于低水平协调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类型上看,沈阳和阜新属于同步型,铁岭和朝阳属于人口城镇化滞后型,其余10个城市属于土地滞后型(本文分为上下两部分刊出,上半部分已在本刊2019年第5期刊出,此为下半部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智利
本文通过对欧盟国家农村建设主要做法的深入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其成功的建设经验,提出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欧盟 新农村建设 经验 启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淼 李娜 边振兴
为研究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与水土流失耦合关系,运用RS和GIS技术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辽东山区新宾县为研究对象,建立定量表征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与水土流失间耦合关系的指标体系,探讨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与水土流失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10年新宾县水土流失总面积为7.385×104hm2,主要以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和强度侵蚀为主,中度侵蚀以上的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9.6%。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有关,农村居民点越密集,则反映人们活动强度越大,从而对水土流失产生影响越强烈。距离农村居民点1000m范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强度侵蚀以上等级水土流失比例较高,93.5...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波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到城市,辽宁作为计划生育执行较好的省份之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面对着日趋增多的老龄人口,如何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
关键词:
农村 老龄化 养老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旻 张广胜 蓝海涛 周静
本文利用2006年与2015年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百村千户"跟踪调查数据,从省级层面比较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十年的前后变化和面临的新挑战。在生产方面,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明显,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最多,农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农户参保率显著提高;在生活方面,农民收入显著提高,消费水平提高、消费层次再上新台阶,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渐完善;在乡风方面,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农村社会风气改善,宗教信仰特色突出;在村容方面,生活基础设施改善明,村容村貌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百村千户 十年变化 新挑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旻 张广胜 蓝海涛 周静
本文利用2006年与2015年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百村千户"跟踪调查数据,从省级层面比较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十年的前后变化和面临的新挑战。在生产方面,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明显,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最多,农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农户参保率显著提高;在生活方面,农民收入显著提高,消费水平提高、消费层次再上新台阶,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渐完善;在乡风方面,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农村社会风气改善,宗教信仰特色突出;在村容方面,生活基础设施改善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改善明显;民主管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还面临诸多新挑战: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破坏严重,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下,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落后,农民信息化水平偏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百村千户 十年变化 新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