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5)
2023(8723)
2022(7067)
2021(6468)
2020(5603)
2019(12334)
2018(12216)
2017(24246)
2016(13036)
2015(14101)
2014(13962)
2013(14325)
2012(13183)
2011(11572)
2010(11911)
2009(11489)
2008(11660)
2007(10727)
2006(9742)
2005(8807)
作者
(36769)
(31170)
(30882)
(29079)
(19514)
(14920)
(13802)
(12137)
(11708)
(11071)
(10521)
(10380)
(10003)
(9762)
(9534)
(9216)
(9096)
(9083)
(8947)
(8767)
(7852)
(7705)
(7562)
(7249)
(7001)
(6951)
(6887)
(6799)
(6194)
(6176)
学科
(80103)
(64292)
经济(64216)
(63477)
企业(63477)
管理(50225)
(44991)
农业(30032)
业经(27349)
方法(25087)
(22254)
数学(17950)
数学方法(17879)
(16838)
财务(16836)
财务管理(16823)
企业财务(15937)
(15369)
技术(14942)
中国(14301)
(13834)
地方(13546)
(12764)
(11886)
(10972)
企业经济(10465)
(10378)
贸易(10372)
农业经济(10157)
(10096)
机构
学院(195133)
大学(183918)
(90061)
经济(88584)
管理(83465)
理学(72126)
理学院(71556)
管理学(70848)
管理学院(70501)
研究(59083)
中国(49206)
(48227)
(39925)
(36466)
农业(36360)
科学(33391)
业大(33155)
(32353)
财经(31348)
(29228)
中心(28533)
(28342)
经济管理(26244)
经济学(26050)
研究所(25937)
(24400)
经济学院(23699)
(23137)
商学(23016)
商学院(22844)
基金
项目(125403)
科学(101582)
研究(95778)
基金(92321)
(77673)
国家(76774)
科学基金(68795)
社会(65058)
社会科(61351)
社会科学(61333)
(54414)
基金项目(50065)
自然(42297)
自然科(41345)
自然科学(41334)
教育(40962)
自然科学基金(40661)
(40330)
编号(39484)
资助(35696)
(33484)
(29397)
(29278)
成果(29127)
(28561)
(28133)
重点(27095)
创新(26583)
(26531)
国家社会(26416)
期刊
(112841)
经济(112841)
研究(54589)
(52974)
中国(37787)
农业(35678)
(32963)
管理(32013)
业经(27012)
科学(26555)
学报(24605)
大学(20527)
(20518)
金融(20518)
学学(20187)
技术(17998)
(17975)
财经(15512)
问题(15470)
经济研究(15205)
农村(13995)
(13995)
农业经济(13908)
(13457)
技术经济(13005)
世界(12056)
经济问题(11196)
商业(10742)
现代(10558)
教育(10289)
共检索到294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玉芝  寿金宝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我省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战略性调整。而这种调整不仅仅是针对受冲击最大的种植业中的粮、油作物,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根本性调整。当然,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种植业结构,而这种调整必须有坚实的农村经济作保障,必须是建立在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基础之上。如果有坚实的农村经济基础作保障,有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为基础,种植业结构调整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才具有可持续性。 目前,在农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种植业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晓伟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给辽宁省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调整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卫生部门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调整,争取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更大空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辽宁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文章分析了辽宁省工业现状,指出实施"两化融合",可以促进工业结构合理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着力鼓励创新企业。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尹增强  李九奇  冯维山  刘海映  
 根据辽宁省海洋捕捞产量的统计资料,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拖网、围网、流刺网、钓具、定置网5种主要渔具渔法的产量与海洋捕捞总产量的关联度,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 5 种主要渔具渔法产量的权重。结果表明,海洋捕捞产量与定置网、拖网的产量的关联度高,与围网、钓具和流刺网的产量关联度低;拖网、围网、流刺网、钓具、定置网产量的计算权重分别约为 23 3%、16 1%、31 1%、20 4%、9 1%。对辽宁省渔具渔法产量结构调整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雪  周密  
种植结构调整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跟风"调整带来的过度调整将对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本文采用Bootstrap中介检验和工具变量法,以辽宁省467户玉米种植户为例,验证了种植结构调整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意愿倾向于模仿群体内他人的意愿,且亲缘网络中其他农户意愿带来的影响强于地缘网络中其他农户意愿带来的影响,即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中存在羊群效应。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中羊群效应的形成机制主要在于农户之间的学习型模仿和风险分担,且相对于大规模农户而言小规模农户更易表现出羊群效应。因此,可以将羊群效应与正规制度互为补充,共同推进种植结构优化,重视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引领作用,同时,要避免"跟风"行为造成的过度调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乐吟  刘文红  卢桐  
近年来,学前教育收费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受到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为切实加强学前教育收费管理工作,规范收费行为,减轻幼儿家长负担,国家拟制定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为了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工作,近期我们对辽宁全省目前幼儿园收费状况进行了深入地调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叶  侯希跃  石原平  汪晓谦  杜国栋  
中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生态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而生态农业企业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力军之一。以辽宁省生态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辽宁省生态农业企业概况、运营情况、运营人员和环境保护意识等情况,并利用调研数据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生态农业企业优势与机遇、劣势与挑战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目前辽宁省生态农业企业主要拥有生产技能独特、沟通应变能力强、宏观政策条件良好、市场需求强劲和自然及民俗资源丰富等方面的内外部优势与机遇,也存在规模较小、盈利水平不高、高素质从业人员匮乏、季节性与周期性限制、供需关系不对称和将面临强大竞争对手等问题。针对辽宁省生态农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辽宁省的农业生产发展现状,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实现融合发展;强化企业管理,提升自身竞争力;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赢得发展契机,以期为辽宁省生态农业企业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喜成  赵扬  左振寰  
本文对辽宁省发展数字农业存在的问题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虹  翟印礼  
一、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评价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辽宁省农业发展的远景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对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定性定量评价,清楚地把握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安宁  张敏  
传统方法的农业产业链识别仅有产业关联唯一维度,产业链中的经济距离以及其他产业的相对地位没有被纳入模型。产业关联、经济距离和最小支撑树理论的同时引人,使农业产业链的识别具有更多维度,从而使得农业产业链的特征呈现得更为完备。其中,产业关联利用投入系数矩阵和产出系数矩阵进行测度,既考虑需求因素又考虑供给因素;产业之间的完全关联是累积完成的,经济距离反映这种累积效应的快慢;最小支撑树是图论中的重要概念,可以使农业产业链结构更清晰。研究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识别辽宁省农业产业链。在计算经济距离后发现,产业间的经济距离绝大部分都是两步依赖,产业与产业间的距离较远;产业内的经济距离显示纺织业、服装鞋帽制造业以及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的经济距离小于两步,这些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效应相对较强。利用最小支撑树的计算结果发现化学工业在农业产业链中处于较为特殊的地位。根据计算结果,推进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对产业内经济距离小于2.0的产业,应发挥其地理集聚效应;大力发展化学工业,提升辽宁省农业全产业链的竞争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亮亮   贾国强   雷骁勇  
数字农业全链条服务管理是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打造农业全链条服务生态圈的前提条件,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技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放大、叠加、倍增作用[1]。本文基于数字农业全链条发展战略需求与挑战,系统分析了辽宁省数字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政策和做法,绘制了辽宁省数字农业全链条服务管理路线图。研究提出,强化政策引导,维护数字农业领域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完善农业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健全农业生产、销售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快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由创新转化为成果的速度,推进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为此建议,建立数字农业产业基金,加强数据应用研究;强化数字农业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数字农业标准化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速率;完善数字农业全链条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提档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振国  
节能减排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张广胜  
本文从被评价单元间的相对效率分析着手,运用DEA模型作为评价方法,对辽宁省14个市农业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找出非DEA有效评价单元的原因所在,以及在农业生产投入产出中存在的问题,为辽宁有关部门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决策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作为资源转换器的产业结构,其合理与否,效益高低,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整体供给水平和居民的消费水平,而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辽宁作为全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给辽宁而且给全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带来巨大困难.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状况,促进经济发展,重振辽宁雄威,已成为90年代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本文试图通过剖析辽宁省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寻找造成这种状况的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