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7)
2023(8729)
2022(7398)
2021(6673)
2020(5090)
2019(11767)
2018(11624)
2017(21428)
2016(11895)
2015(13454)
2014(13803)
2013(13485)
2012(12828)
2011(11876)
2010(12413)
2009(11139)
2008(11246)
2007(10486)
2006(9585)
2005(8979)
作者
(35146)
(28971)
(28848)
(27256)
(18692)
(13897)
(13159)
(11221)
(11115)
(10696)
(9921)
(9685)
(9519)
(9191)
(9157)
(8933)
(8668)
(8586)
(8347)
(8277)
(7409)
(7160)
(7055)
(6823)
(6702)
(6548)
(6519)
(6430)
(5962)
(5826)
学科
(55007)
经济(54954)
管理(32693)
(31728)
(24518)
企业(24518)
中国(22342)
地方(21518)
(16155)
业经(14174)
方法(12724)
(11388)
农业(11308)
地方经济(11292)
(10178)
银行(10167)
(10153)
(9897)
(9855)
数学(9746)
(9674)
金融(9673)
数学方法(9611)
环境(9406)
(9366)
理论(9242)
(9208)
贸易(9195)
(8757)
技术(8600)
机构
学院(171589)
大学(165554)
(67407)
经济(65461)
研究(62834)
管理(60337)
理学(49359)
理学院(48640)
中国(48444)
管理学(47821)
管理学院(47464)
(37732)
科学(37708)
(32147)
(31604)
(29876)
中心(28444)
研究所(28339)
(26858)
师范(26623)
(26372)
(24833)
北京(24716)
财经(23549)
(23276)
业大(21650)
(21528)
(20970)
师范大学(20924)
技术(20850)
基金
项目(101754)
研究(79519)
科学(79300)
基金(68685)
(58455)
国家(57823)
科学基金(49344)
社会(48678)
社会科(46002)
社会科学(45992)
(42771)
教育(36685)
基金项目(36028)
(34846)
编号(34762)
自然(29553)
成果(28967)
自然科(28820)
自然科学(28818)
(28693)
自然科学基金(28248)
资助(27337)
课题(26152)
发展(23594)
重点(23216)
(23164)
(21727)
(21057)
(20807)
规划(20096)
期刊
(92014)
经济(92014)
研究(58148)
中国(44254)
教育(27963)
(26390)
管理(25519)
(24185)
科学(22075)
学报(21232)
(19470)
金融(19470)
农业(18009)
业经(17662)
技术(17144)
大学(16421)
学学(14918)
经济研究(13337)
问题(13053)
财经(11103)
图书(10561)
(10398)
(9720)
(9606)
论坛(9606)
现代(9549)
商业(9214)
(9123)
职业(8852)
(8785)
共检索到289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齐鲁平  孙晋山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具有工业比重大,大中城市多,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高的特点。据统计,1982年全省13个大、中、小城市和93个建制镇,城镇非农业人口高达1,227.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4.18%。现有的城市中,除沈阳、大连、鞍山和抚顺为特大城市外,还有本溪、阜新、锦州三个大城市及丹东、辽阳、营口三个中等城市与铁岭、朝阳、铁法三个小城市。大城市之多和城镇人口比重之高皆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三十多年来,辽宁各大中小城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也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其中,尤以辽宁中部城市群地区最为突出。因此,从工业和城镇合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盘寿  
辽宁中部地区包括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五市和所属新民、海城、新宾、桓仁等9个县。区内各市及其郊区冶金、机械、煤炭、炼油、化工等厂矿密集,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区。 辽中地区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并有钢铁冶炼所需炼焦煤和多种辅助原料;沈、鞍、本、抚又是旧中国工矿业生产基础较好的城市,铁路交通方便。因此,解放以后,这些城市都得到了很大发展。1979年沈阳城市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舜赞  
辽宁省中部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这里工业、城市高度集中。弄清该地区小城镇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特点,对正确掌握其发展及合理布局有现实意义。一.辽中地区小城镇数量、类型及其发展过程本地区除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和辽阳五个大工业中心城市以外,共有小城镇42个。其中有镇建制的17个,分散在各县境内:新民、辽中、海城、台安、清源、新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丹  吕靖  
针对辽宁省提出的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带、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城市互动发展的战略,对辽宁省实现互动发展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首先收集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GDP、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梯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了辽宁省城市经济发展从强到弱分为五个梯度的结论。然后对沿海经济带和内陆城市的GDP、进出口总额等指标10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从定量的角度对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了考察。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城市之间互动发展的现状做了SWOT分析,总结了互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后提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玥  王宇菲  项英辉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对于我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现状,并与全国进行对比,提出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发展制约因素,并结合辽宁省自然、经济情况,提出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发展的战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单春艳  
人才培养是行业院校的首要职能与中心任务,是实现行业技术创新和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行业院校在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既有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和良好的空间环境,同时在内部组织管理和应对外界变化方面存在劣势。新时期,行业院校必须审时度势,形成既符合自身发展优势,又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人才培养战略,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彰显自身特色。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煜玲  张军涛  
本文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区位商3种模型,从3个不同的视角对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中心城市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而相对差异在迅速缩小,多数城市的经济区位商较低。目前,辽宁省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十分显著。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如何进一步实现中心城市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丽凤  吕赞  聂铁柱  
辽宁省沿海的六个港口不仅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物流体系的中心环节、区域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总体战略的支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辽宁省中小港口在取得了很多成绩的同时,由于自身特点和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中小港口特有的问题。论文分析了辽宁省中小港口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统一规划,优化港口空间布局;进行港口整合,促进港口间协调发展;构筑临港产业集群,实现港地互动发展;加强中小港口设施设备和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等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昌阳  
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潮流、大趋势。大连在辽宁带状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发挥着先导示范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大连优势,促进带状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宗耀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合作国际化、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表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更广泛的领域中合作成为可能,也预示着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党的“十四”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为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和更高层次的开放确立了全新的基础,必将使全国经济出现新的生机和迅速发展的局面。在此大环境下,辽宁经济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以效率和市场经济为中心环节,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发挥沈、大龙头作用、通过集团的合力,去开拓国际市场、开展更高层次的双向经贸合作,才能有效地实现我省产业结构的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振灵  
针对以往研究中产业集聚测度多使用单个指标的不足,在归纳和梳理国内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主成分分析、集成产业集聚测度指标对产业集聚进行测度的方法。以我国辽宁中部城市群为分析对象,使用标准差系数、绝对集中指数、相对集中指数、熵指数、H指数和区位商指数,基于2001和2004年的统计资料,对其产业集聚变化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多数产业的集聚性呈动态演变;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聚的分工体系在城市群已初步显现;抚顺等矿业城市的产业集聚表现出很强的资源导向性。最后,给出了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友金  罗登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加速,打造城市群,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体战略。城市群的发展最终还是体现在城市群整体的产业发展,城际战略产业链是构筑城市群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制订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文章探讨了城市群概念与城市群的竞争特征,分析了城市群产业分工发展新趋势,提出了构建的基本方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俊  
在新的行业发展形势下,辽宁省食用菌产业正站在行业发展大潮的前沿,旗帜鲜明。建立辽宁特色食用菌产业格局,走出一条适合全省食用菌行业发展实际的食用菌产业化发展道路,具有广阔的空间。本文就辽宁省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戴鸿丽  
服务业发展可以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众说纷纭。文章在考察发达国家与地区服务业发展战略后,反思辽宁的资源禀赋,按照资源获取—战略模式选择—战略实施侧重点—-战略实施保障的逻辑顺序展开对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可  潘荣光  王志丹  赵慧娥  
人才与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随着辽宁农业发展已经进入由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对农业人才和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深入分析当前辽宁省农业人才与科技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明确了"十三五"时期辽宁省农业人才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农业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突出培养重点领域创新人才、着重培养科技推广人才、全面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等方面,而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则在于加强行业重点领域研发、加快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