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6)
2023(9516)
2022(8075)
2021(7141)
2020(5640)
2019(13067)
2018(12787)
2017(23968)
2016(13114)
2015(14635)
2014(14527)
2013(14522)
2012(14170)
2011(13149)
2010(13429)
2009(12085)
2008(11827)
2007(10594)
2006(9833)
2005(9127)
作者
(42521)
(35345)
(35289)
(33087)
(22481)
(17204)
(15842)
(13751)
(13601)
(12698)
(12186)
(11917)
(11597)
(11220)
(11218)
(11037)
(10649)
(10551)
(10294)
(10183)
(8917)
(8870)
(8749)
(8180)
(7990)
(7973)
(7901)
(7702)
(7424)
(7111)
学科
(64391)
经济(64333)
管理(30018)
(29643)
地方(23473)
中国(23100)
(19710)
企业(19710)
方法(19635)
(19082)
数学(17151)
数学方法(16980)
业经(14213)
农业(13560)
(13526)
地方经济(12582)
(12028)
环境(11191)
(10686)
贸易(10674)
(10174)
(10141)
金融(10139)
(9741)
(9727)
银行(9682)
(9601)
(9522)
技术(8550)
发展(8546)
机构
学院(192631)
大学(191406)
研究(79439)
(79132)
经济(77241)
管理(66251)
中国(57622)
理学(55704)
理学院(54822)
管理学(53744)
管理学院(53397)
科学(51538)
(43998)
(42699)
(42588)
研究所(38746)
中心(34589)
农业(33685)
(33267)
业大(32638)
(31222)
(28997)
(28889)
师范(28505)
北京(28353)
(26677)
财经(25604)
(25323)
科学院(25100)
经济学(23934)
基金
项目(129306)
科学(100621)
基金(91409)
研究(90547)
(82793)
国家(82077)
科学基金(67900)
社会(57248)
社会科(54170)
社会科学(54158)
(52216)
基金项目(48642)
(44834)
自然(44237)
自然科(43172)
自然科学(43159)
自然科学基金(42374)
教育(40379)
资助(36666)
编号(35302)
(35121)
重点(30361)
成果(28648)
发展(27596)
(27164)
(27157)
课题(26791)
(26465)
计划(25502)
创新(24847)
期刊
(97120)
经济(97120)
研究(62246)
中国(46423)
(40114)
学报(35909)
科学(33227)
农业(27694)
大学(26168)
管理(25139)
学学(24707)
教育(23358)
(22554)
(19111)
金融(19111)
业经(16990)
技术(16023)
经济研究(15227)
(14670)
问题(14123)
财经(12424)
(10917)
资源(10657)
(10451)
业大(9843)
科技(9818)
(9616)
(9535)
世界(9446)
技术经济(9209)
共检索到309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盘寿  
辽宁中部地区包括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五市和所属新民、海城、新宾、桓仁等9个县。区内各市及其郊区冶金、机械、煤炭、炼油、化工等厂矿密集,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区。 辽中地区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并有钢铁冶炼所需炼焦煤和多种辅助原料;沈、鞍、本、抚又是旧中国工矿业生产基础较好的城市,铁路交通方便。因此,解放以后,这些城市都得到了很大发展。1979年沈阳城市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舜赞  
辽宁省中部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这里工业、城市高度集中。弄清该地区小城镇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特点,对正确掌握其发展及合理布局有现实意义。一.辽中地区小城镇数量、类型及其发展过程本地区除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和辽阳五个大工业中心城市以外,共有小城镇42个。其中有镇建制的17个,分散在各县境内:新民、辽中、海城、台安、清源、新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清裕  
城市人口劳动构成是指城市各类人口的比例关系。研究人口劳动构成有各种人口分类方法,本文以“劳动平衡法”为划分的基本依据,将城市总人口划分为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部分。所谓基本人口是指主要为市外服务的各种企、事业职工,服务人口是指为本市服务的各种企、事业的职工,被抚养人口是指除上述两部分人以外的未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齐鲁平  孙晋山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具有工业比重大,大中城市多,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高的特点。据统计,1982年全省13个大、中、小城市和93个建制镇,城镇非农业人口高达1,227.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4.18%。现有的城市中,除沈阳、大连、鞍山和抚顺为特大城市外,还有本溪、阜新、锦州三个大城市及丹东、辽阳、营口三个中等城市与铁岭、朝阳、铁法三个小城市。大城市之多和城镇人口比重之高皆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三十多年来,辽宁各大中小城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也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其中,尤以辽宁中部城市群地区最为突出。因此,从工业和城镇合理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煜玲  张军涛  
本文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区位商3种模型,从3个不同的视角对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中心城市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而相对差异在迅速缩小,多数城市的经济区位商较低。目前,辽宁省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十分显著。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如何进一步实现中心城市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丽凤  吕赞  聂铁柱  
辽宁省沿海的六个港口不仅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物流体系的中心环节、区域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总体战略的支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辽宁省中小港口在取得了很多成绩的同时,由于自身特点和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中小港口特有的问题。论文分析了辽宁省中小港口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统一规划,优化港口空间布局;进行港口整合,促进港口间协调发展;构筑临港产业集群,实现港地互动发展;加强中小港口设施设备和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等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建川  张仙锋  
全球电子化的趋势下,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日渐明显而深刻。所有国家、地区和企业都面临着电子商务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电子商务优化了企业的业务流程,降低了成本。网络经济被理解为使参与者获得双赢的企业间的联盟和合作的形成。电子商务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如何结合西部的实际情况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振灵  
针对以往研究中产业集聚测度多使用单个指标的不足,在归纳和梳理国内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主成分分析、集成产业集聚测度指标对产业集聚进行测度的方法。以我国辽宁中部城市群为分析对象,使用标准差系数、绝对集中指数、相对集中指数、熵指数、H指数和区位商指数,基于2001和2004年的统计资料,对其产业集聚变化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多数产业的集聚性呈动态演变;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聚的分工体系在城市群已初步显现;抚顺等矿业城市的产业集聚表现出很强的资源导向性。最后,给出了城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维莲  王伟  
馆际互借在中国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对研究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了现实需求和充分条件。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影响馆际互借的三大要素是资源、读者需求和馆际互借环境,并对其进行了逐一分析,用理论和实证说明资源是馆际互借发展的基础,读者需求是馆际互借发展的动力,良好的馆际互借服务环境则是馆际互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二次大战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虽历经衰退、危机和滞胀的困挠,但总的来说仍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持续的发展。为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资本主义为何垂而不死”的问题。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发展原因的研究,简单地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或限于生产关系的概念的探讨是不够的,正确的方法应是从西方国家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入手,分析其在当代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以下笔谈正是根据这一思路而进行的一种探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杨  阎广芬  
美国网络教育是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全新尝试与探索,它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也为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网络教育刚露端倪,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认识不足,观念滞后;设备分布不均,数字差异拉大;缺乏培训支持,技术使用不当;网页质量难保,资源利用率低等,这些也是我国在构建信息社会和推进网络教育过程中应力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王志丹  
采用2007-2010年的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理区位对县域经济影响显著,县城科学支出、县域专业技术人才数、县域工业化程度、县域金融深化程度以及县域粮食产量会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艳  张倩  孙婧  
本文以1998-2011年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从教育内、外两个维度分析了政治、经济、人口、教育消费能力和经费、办学条件等对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得出质量与数量并重、教育规模与产业结构相一致以及教育投入与规模发展相适应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