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7)
- 2023(10066)
- 2022(8940)
- 2021(8496)
- 2020(7123)
- 2019(16611)
- 2018(16468)
- 2017(32098)
- 2016(17214)
- 2015(19183)
- 2014(18836)
- 2013(18572)
- 2012(16749)
- 2011(15090)
- 2010(14836)
- 2009(13318)
- 2008(12651)
- 2007(10706)
- 2006(9322)
- 2005(7829)
- 学科
- 济(67414)
- 经济(67349)
- 管理(48091)
- 业(43291)
- 企(35996)
- 企业(35996)
- 方法(31314)
- 数学(27096)
- 数学方法(26776)
- 农(17583)
- 学(16212)
- 中国(16083)
- 地方(15958)
- 业经(14665)
- 环境(14574)
- 财(14516)
- 农业(11925)
- 和(11878)
- 理论(11147)
- 贸(11091)
- 贸易(11086)
- 易(10600)
- 划(10533)
- 技术(10297)
- 制(9514)
- 务(9411)
- 财务(9354)
- 财务管理(9340)
- 教育(8980)
- 企业财务(8844)
- 机构
- 大学(236838)
- 学院(235174)
- 管理(97258)
- 济(88323)
- 经济(86252)
- 理学(85416)
- 理学院(84400)
- 管理学(82880)
- 管理学院(82475)
- 研究(77995)
- 中国(54907)
- 科学(51498)
- 京(50744)
- 所(38409)
- 财(37899)
- 业大(37223)
- 农(36798)
- 研究所(35584)
- 中心(34874)
- 范(32647)
- 师范(32388)
- 江(32094)
- 北京(31929)
- 财经(31476)
- 院(29333)
- 农业(28797)
- 经(28664)
- 州(26909)
- 师范大学(26538)
- 经济学(24943)
- 基金
- 项目(172572)
- 科学(135693)
- 研究(125168)
- 基金(125071)
- 家(109281)
- 国家(108418)
- 科学基金(93431)
- 社会(77490)
- 社会科(73411)
- 社会科学(73391)
- 基金项目(68402)
- 省(67684)
- 自然(62442)
- 自然科(60888)
- 自然科学(60875)
- 自然科学基金(59740)
- 划(57075)
- 教育(56338)
- 编号(51193)
- 资助(50404)
- 成果(40115)
- 重点(38342)
- 部(37052)
- 发(36636)
- 创(35571)
- 课题(34606)
- 创新(33110)
- 科研(33098)
- 大学(31566)
- 教育部(31435)
共检索到324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传胜 朱珊珊 党丽娟
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环境容量较大,现已成为全球经济、人口的集聚之地。海岸带同时具备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生物物种栖息地等功能,其资源环境的开发逐渐加剧了对生态空间的破坏。本文在建立海岸带生态空间类型划分的方法和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辽宁省30m格网的DEM、沿海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大调查的生态类用地、《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等数据,对辽宁省海岸带陆域、海域生态空间进行生态重要性和环境胁迫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海岸带重点生态空间的类型划分。研究结果显示,辽宁海岸带被划分为4类重点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河流湿地保护与环境治理、海岛海岸保护与侵蚀防治。...
关键词:
海岸带 生态空间 分类 辽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褚琳 黄翀 刘庆生 刘高焕
为研究2000-2010年辽宁省海岸带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并探讨其变化原因,提取研究区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三期景观类型,使用马尔柯夫模型的转移矩阵分析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景观生态分级指数模型计算景观类型转化强度;采用In VEST模型评价生境质量,探究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0年间,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面积均增加,开发浅海水域形成的养殖用地面积增加最多;2000-2005年、2005-2010年转化强度指数均为负,景观生态级别下降,大量高生态级别的景观向低生态级别转化。景观生境质量指数减少,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降低,生境质量发生退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裴相斌
1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海岸带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了辽宁省海岸带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辽宁省海岸带非农业人口从1991年的1381.1万人增长到1996年的1502.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23.88万人。1994年辽宁海岸带地区总人口为29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安树青 张久海 陈兴龙 谈建康 张纪林
在江苏海岸带 6年生 2 -69杨林分下 ,通过外来牧草引种和土著牧草开发 ,结合简化培育技术、时空配置技术、林分密度调控技术和牧草栽培技术等林草复合生态措施 ,建立了稳定的林下草场。在空间上 ,形成杨树 -杨树萌生枝 -牧草的三层垂直格局和多种牧草混播的水平格局 ;在时间上 ,形成多花黑麦草 +紫花苜蓿 ( 1 1 -5月 ) -苏丹草 +杨树萌生枝 ( 6~ 9月 ) -狗尾草或茅叶荩草 ( 7~ 1 0月 )的高生产量格局。大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海岸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生态技术 林草复合系统 生物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志峰,胡伟平
从系统的定义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背景与过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并带动和加速了地球信息机理、陆地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研究。本文重点分析海岸带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海岸带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简要介绍海岸带科学前沿—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计划 (LOICZ)。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邸向红 侯西勇 吴莉
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利用数据建立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前提。鉴于我国海岸带土地利用多样性显著而分类系统研究相对不足的现实,本文简要论述国内外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研究进展、适用的遥感数据类型和制图精度,并从陆海耦合的角度出发回顾国内滨海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系统优化方案,包含8个一级类型和24个二级类型,较全面地涵盖了全国海岸带的土地资源类型,并从海岸带区域的特征出发,强调了湿地资源的细分;应用该分类系统,基于Landsat TM影像建立解译标志,并对2010年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进行遥感制图,表明该分类系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本研究可为全国尺度海岸带...
关键词:
海岸带 土地利用 分类系统 中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欧维新 杨桂山 于兴修 李恒鹏
海岸带是全球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其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起多种资源与生态过程的改变。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不断加剧,耕地和水域是其变化的2个核心。文章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环境、水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分析表明,滩涂在合理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可使土壤达到淋盐增肥的效果;入海河道污染负荷成倍增加,居民工矿用地扩展是导致盐城海岸带水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滩涂开发利用使生境压力增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威胁盐城海岸带生物多样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健 濮励杰 陕永杰 张润森 许艳 朱明 彭补拙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广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的生态环境演变乃至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阐述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陆地与海洋交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岸线变迁、入海营养盐和悬浮物及沉积物等物质通量变化、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海岸带区域乃至整个全球C、N等物质总循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简述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总结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环境效应影响研究目标和重点研...
关键词:
海岸带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庄大昌 娄全胜
利用2000、2006年东莞市ETM和SPOT遥感影像数据,基于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土地利用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东莞市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点和结构演变,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结果表明:东莞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是围垦养殖用地的急剧减少和居住用地、工矿用地的大量扩张导致对景观的控制作用增强。在人类活动对土地的扰动作用日益加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趋同性的双重影响下,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增加,斑块在空间上的连接度降低,破碎化程度增大,土地生态风险程度增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伟 叶功富 卢昌义 游水生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趋势对应分析(DCA)对福建东山岛海岸沙地风水林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共包含101个物种,分属41科82属,禾本科10种、大戟科9种、菊科8种、茜草科7种和芸香科5种所含物种较多。经TWINSPAN分类,36个样地分为13个聚组,根据其指示种确定为13个群丛。样地DCA和物种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丛与指示种之间的一致关系,两排序轴均具有明确的生态学意义,环境因子影响了风水林植被的分布。
关键词:
风水林 群丛 分类 排序 东山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春竹 胡海波 孙柏宁
本文结合海岸带地区发展实际,分析了海岸带地区空间品质提升的核心任务,并以江苏省为例,提出了具体策略和实施路径,以期提升海岸带空间治理水平,推动形成“人海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关键词:
海岸带 品质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锬 康慕谊 吕乐婷
研究目的:对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海岸带区域开展基于防护功能重要性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揭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运用RS、GIS技术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并计算各市(县)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可划分为高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较不安全及不安全5个等级,其中一般安全及以上水平区域面积比例达81.8%,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发强度和规模较大的东部以及新兴工业开发区。研究结论: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因地产、旅游基础设施及农业养殖业等改变海岸带自然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不合理的区域土地资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杨帆 向枝远 杨奕 王泉力 李艺
生态修复是海岸带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韧性理念中有关规划—吸收—恢复—适应的演化规律对于海岸带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沙化较为典型的海南木兰湾海岸带区域为例,开展海岸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方法及应用研究,基于沙化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耦合分析划分不同类型空间,并分区制定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沙化脆弱性高的区域主要是旱地和沙地,面积达21.8%,生态系统服务高的区域主要是林地、水域、湿地,面积达67.5%。(2)重建修复区主要位于鱼塘、旱地一带,占总面积的16.4%;人工辅助修复区主要位于旱地以及迎风面一带,面积达5.5%;适度开发区多为基本完全沙化区域,面积为15.8%。相关评估结果和生态修复规划方案能够揭示生态系统各关键因子之间的胁迫—响应机理,为海岸带沙化区域的生态修复及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卿 张华兵 张云峰
为了解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异规律,基于格网尺度对盐城海岸带1997, 2007和2014年3个时期的ESV进行了估算,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研究区ESV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近20 a来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由1997年的134.33亿元减少至2014年的97.13亿元,自然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碱蓬Suaeda salsa沼泽、河流面积的减少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期间ESV在空间上发生了显著变化。ESV高区(ESV指数VESK>7 463.04万元)的面积和空间分布显著减少, ESV较低区(796.67万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太天 王涛 高金柱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分区是约束和引导海岸带开发保护的重要工具,对建设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宁波市为例,以海湾为基本单元设计分区模型,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系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两者协调性并划定管理区。结果表明:三门湾耦合协调度0.80,为巩固发展区,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象山湾耦合协调度0.72,为集中恢复区,以自然恢复生态系统为主;杭州湾耦合协调度0.58,为重点治理区,采用“人工+自然”方式整治修复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