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6)
2023(7760)
2022(6400)
2021(5839)
2020(4945)
2019(11339)
2018(11162)
2017(21761)
2016(11374)
2015(12868)
2014(13008)
2013(13023)
2012(12054)
2011(11318)
2010(11872)
2009(11163)
2008(10492)
2007(9340)
2006(8648)
2005(7864)
作者
(35714)
(29975)
(29776)
(28219)
(19012)
(14208)
(13286)
(11502)
(11271)
(10589)
(10425)
(10167)
(9841)
(9667)
(9321)
(9241)
(8959)
(8737)
(8616)
(8405)
(7591)
(7316)
(7309)
(6856)
(6850)
(6571)
(6507)
(6311)
(6086)
(5893)
学科
(77091)
经济(77053)
管理(29890)
方法(28447)
数学(25046)
数学方法(24545)
(23775)
(18828)
企业(18828)
地方(18825)
(13742)
中国(13637)
业经(13180)
(12939)
地方经济(12814)
环境(10029)
理论(9783)
农业(9144)
经济学(8374)
(8226)
(8155)
(7997)
贸易(7991)
(7983)
资源(7816)
(7814)
(7629)
(7331)
金融(7330)
产业(7092)
机构
学院(179142)
大学(175717)
(81231)
经济(79640)
管理(66143)
研究(64092)
理学(56355)
理学院(55679)
管理学(54416)
管理学院(54088)
中国(47485)
科学(39799)
(37116)
(33092)
(32950)
研究所(30140)
中心(27558)
(27193)
(26933)
财经(26621)
经济学(25764)
业大(24871)
(24162)
(24032)
师范(23942)
北京(23817)
(23128)
经济学院(22716)
(21464)
农业(21229)
基金
项目(115851)
科学(90699)
基金(83726)
研究(81356)
(73531)
国家(73034)
科学基金(62256)
社会(53309)
社会科(50729)
社会科学(50713)
(46317)
基金项目(43558)
自然(40333)
自然科(39288)
自然科学(39278)
自然科学基金(38492)
(37960)
教育(36981)
资助(36617)
编号(31552)
(26756)
重点(26220)
(24569)
成果(24074)
(22902)
课题(22661)
国家社会(22331)
科研(21676)
创新(21562)
发展(21394)
期刊
(98503)
经济(98503)
研究(51946)
中国(32590)
科学(26146)
管理(26096)
学报(25943)
(24713)
(23331)
大学(19217)
学学(18527)
技术(17646)
农业(17314)
经济研究(16598)
业经(14898)
财经(13641)
教育(13334)
(12989)
金融(12989)
问题(12386)
统计(12383)
(12015)
技术经济(11067)
(10900)
决策(10043)
资源(9820)
(9047)
商业(8599)
(8589)
(8576)
共检索到269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军  
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遗产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辽宁开埠通商之后沿海地区工业文化的发展成就与巨大创造。文章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遗产构成,工业遗产保护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旅游利用的整体状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政府主导、区域合作、点-轴开发、创意产业带动四种发展模式,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满林  
自纳入国家战略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发展迅速,成绩很大。但也呈现出产业定位趋同、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海洋产业开发深度不够等结构性问题。文章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应按照错位发展、集群化发展、依托港口和区域协作、技术先导等方向来优化工业结构,并通过完善管理协调机制、以重大项目为牵动、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与东北腹地协同发展等措施来实现工业结构调整目标,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的整体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俊芳  
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五点一线"战略基础上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由东北区域走向全国,并依托东北亚走向世界,这必将给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提供难逢的历史机遇。辽宁沿海没有长三角、珠三角实力雄厚的民间经济基础和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维佳  贺雷  
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战略的提出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广阔的闲置土地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突出的竞争优势,必须加以科学的规划和使用。本文在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取得的成绩基础上,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沿海经济带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其他沿海五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地粗放使用的现象。同时,本文总结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土地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刚  敖丽红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公民可支配性收入逐年递增,自驾车旅游也随之持续升温,但目前自驾游产业及其相关领域联动问题研究较少。从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规划角度看,在开发自驾游产业时,要统筹考虑自驾游产业与旅游景区间联动问题,这对双方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鲁小波  张满林  
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旅游业作为辽宁省的重要新兴产业,在辽宁省经济体系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振兴辽宁省乃至东北经济不可或缺的产业部门。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制定和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战略,通过区域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红波  张小林  李悦铮  
空间结构的研究既是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制约作用。"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对象,对其旅游空间构建背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空间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并创新了重点发展节点和重点发展轴选择的依据,并据此确定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三个等级的重点发展节点和旅游发展轴线以及四大旅游区,构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点—线—面"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为加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研究,2012年7月1日渤海大学专门成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该研究院成立的近一年来,产生了大量有政策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本刊现编选其中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丹  杨金保  
在东北经济振兴实施阶段,辽宁提出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辽宁经济、东北经济、乃至东北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同质化隐忧、港口建设与临港经济问题、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问题。因此,应对"五点一线"的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经济一体化、沿海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对策性思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关伟  蔚振杰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不仅使其成为全省经济总量扩张承载的重要区域,而且还肩负着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在应用"三轴图"法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轨迹的基础上,利用SSM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营口、丹东、锦州等城市的第一产业竞争力较强,其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较高,尤以大连、营口两市为突出,锦州、营口两市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依据分析结果并结合辽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柳天恩  王素梅  周彬  
美国东北沿海产业联动有四种典型模式,即在18世纪形成的以波士顿为核心的极核带动模式、在19世纪形成的以波士顿和纽约为双核的双轮驱动模式、在20世纪形成的以波士华交通带为主轴的轴带合作模式和当前形成的以城市群协作为特征的网络协同模式。四种模式在时间上先后继起,空间上从小到大,体现出由点到线、以线带面逐步拓展特征。通过借鉴美国经验,可以有效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振家  
在对旅游碳足迹的本质与测算方法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文章测算了2010~2014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碳足迹,为新常态下经济带低碳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与经验数据支撑。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带总旅游碳足迹和国内旅游碳足迹都呈不断上升态势,并且辽宁省大连市各主要测算指标都占据了经济带旅游碳足迹相应指标的最大比重。据此提出了依托"互联网+""旅游景区承载力""旅游生态系统安全"等原则宣传低碳理念,开放和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性开发低碳旅游产品与服务,以及重点突出大连市在经济带低碳开发中的核心地位与示范作用等经济带低碳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悦  
本文对环渤海区域中辽宁六个沿海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旅客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六城市旅游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围绕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提出促进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悦  
本文对环渤海区域中辽宁六个沿海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旅客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六城市旅游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围绕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提出促进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中艺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凭某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难以支撑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城市群正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引擎。不同城市间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流是维系城市群活力的基础,其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是城市群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本文通过放宽假设条件构建了城市间经济联系模型,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产业分工是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