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7)
- 2023(9206)
- 2022(7753)
- 2021(6811)
- 2020(5808)
- 2019(12755)
- 2018(12610)
- 2017(23007)
- 2016(11238)
- 2015(12365)
- 2014(11723)
- 2013(11702)
- 2012(11139)
- 2011(10318)
- 2010(10535)
- 2009(9849)
- 2008(9511)
- 2007(8551)
- 2006(7788)
- 2005(6973)
- 学科
- 济(77934)
- 经济(77900)
- 管理(36784)
- 业(35203)
- 企(30284)
- 企业(30284)
- 地方(22760)
- 方法(20838)
- 数学(17769)
- 数学方法(17676)
- 技术(16906)
- 中国(16794)
- 业经(16184)
- 地方经济(15606)
- 农(13202)
- 产业(13118)
- 技术管理(12029)
- 学(10755)
- 制(9890)
- 贸(9827)
- 贸易(9818)
- 融(9734)
- 金融(9734)
- 易(9404)
- 财(9301)
- 农业(9217)
- 环境(9095)
- 银(8560)
- 银行(8554)
- 体(8386)
- 机构
- 学院(168391)
- 大学(166402)
- 济(88983)
- 经济(87674)
- 管理(66641)
- 研究(60582)
- 理学(57015)
- 理学院(56448)
- 管理学(55870)
- 管理学院(55521)
- 中国(44744)
- 财(35103)
- 京(33017)
- 科学(31428)
- 经济学(28937)
- 所(28613)
- 财经(27912)
- 中心(26330)
- 经济学院(25712)
- 研究所(25579)
- 江(25556)
- 经(25169)
- 院(21990)
- 北京(21049)
- 财经大学(20424)
- 范(20402)
- 师范(20262)
- 州(20212)
- 商学(19139)
- 商学院(18910)
- 基金
- 项目(109019)
- 科学(88533)
- 研究(84525)
- 基金(79592)
- 家(67304)
- 国家(66801)
- 科学基金(58924)
- 社会(58787)
- 社会科(56128)
- 社会科学(56117)
- 省(44349)
- 基金项目(41652)
- 教育(36507)
- 划(35130)
- 自然(33422)
- 自然科(32695)
- 自然科学(32691)
- 自然科学基金(32147)
- 编号(31754)
- 资助(30343)
- 创(29195)
- 发(27460)
- 创新(26289)
- 国家社会(25295)
- 成果(24905)
- 重点(24524)
- 发展(23778)
- 展(23443)
- 部(23401)
- 课题(23180)
共检索到267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东北财经大学联合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辽宁大学共同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3年8月,中心成功获批筹建"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彦龙 单丽娟 王乐 戴万亮
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未来发展的现实选择。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在辽宁省内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但与国内其他沿海区域比较仍然落后。本文基于创新驱动的客观要求,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存在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创新体系、区域互动与对外开放、人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辽宁沿海经济带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彦龙 单丽娟 王乐 戴万亮
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未来发展的现实选择。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在辽宁省内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但与国内其他沿海区域比较仍然落后。本文基于创新驱动的客观要求,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存在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创新体系、区域互动与对外开放、人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辽宁沿海经济带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关伟 蔚振杰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不仅使其成为全省经济总量扩张承载的重要区域,而且还肩负着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在应用"三轴图"法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轨迹的基础上,利用SSM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营口、丹东、锦州等城市的第一产业竞争力较强,其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较高,尤以大连、营口两市为突出,锦州、营口两市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依据分析结果并结合辽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皎平 张满林
本文采用协同关系矩阵和RCI指标测度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和临港产业园区的协同关系,发现辽宁沿海6个城市的港口发展与临港产业发展的整体协同度不高,并且呈现向低协同发展的趋势,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了其内在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协同度 港口 临港产业 辽宁沿海经济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娟 李大庆 李庆满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产业集群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联盟企业技术创新中起到核心作用。一个稳定的技术创新联盟不仅可以提升联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能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本文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控制的主体、客体以及联盟稳定性内涵进行研究,提出适合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控制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该机制的提出对于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联盟 稳定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为加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研究,2012年7月1日渤海大学专门成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该研究院成立的近一年来,产生了大量有政策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本刊现编选其中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丹 杨金保
在东北经济振兴实施阶段,辽宁提出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辽宁经济、东北经济、乃至东北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同质化隐忧、港口建设与临港经济问题、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问题。因此,应对"五点一线"的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经济一体化、沿海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对策性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维佳 贺雷
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战略的提出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广阔的闲置土地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突出的竞争优势,必须加以科学的规划和使用。本文在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取得的成绩基础上,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沿海经济带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其他沿海五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地粗放使用的现象。同时,本文总结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土地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辽宁沿海经济带 土地集约利用 产业园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乐 李庆满 戴万亮
本文对辽宁沿海六市的重点产业集群分布格局、骨干企业、主要产品等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辽宁沿海经济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阙澄宇 柳天恩 陈德义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梯度等方面存在互动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受行政区划分割,沿海与腹地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要素自由流动不畅,地区间产业同构明显,产业互动的有利条件未能有效发挥。文章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产业互动中,应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消除制约产业互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乐 李庆满 戴万亮
本文对辽宁沿海六市的重点产业集群分布格局、骨干企业、主要产品等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辽宁沿海经济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乐 李庆满 戴万亮
本文对辽宁沿海六市的重点产业集群分布格局、骨干企业、主要产品等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辽宁沿海经济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文军 张满林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辽宁乃至东北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在辽宁乃至东北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振兴成为国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在这种大背景下考虑如何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文化产业发展成为辽宁省及沿海6市政府、企业共同关注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学术界有关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研究的成果已经不少,但是从文化产业视角探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研究还较薄弱。基于此,本文拟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超 王孟 刘丽娜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规划实施5年来,催生了大量的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缺乏协调发展。通过对各产业集聚区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产业园区个体分布与整体空间协调、个体与整体定位协调、个体之间定位协调等方面问题,提出应当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组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调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