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0)
2023(6539)
2022(5456)
2021(4717)
2020(4082)
2019(9230)
2018(8842)
2017(17948)
2016(8915)
2015(10108)
2014(9804)
2013(10001)
2012(9919)
2011(9306)
2010(9412)
2009(8947)
2008(8376)
2007(7351)
2006(6751)
2005(6160)
作者
(26978)
(22911)
(22867)
(21864)
(14871)
(10928)
(10358)
(8942)
(8659)
(8190)
(8020)
(7713)
(7463)
(7335)
(7310)
(7077)
(6695)
(6664)
(6532)
(6213)
(5903)
(5619)
(5518)
(5252)
(5197)
(5177)
(4871)
(4666)
(4597)
(4379)
学科
(74075)
经济(74030)
方法(28561)
数学(26485)
数学方法(26401)
管理(25648)
(22887)
(17702)
企业(17702)
地方(17292)
地方经济(12613)
中国(12379)
(11087)
(11033)
(10797)
业经(10504)
(8196)
贸易(8193)
环境(8086)
农业(7946)
(7831)
(7755)
金融(7754)
经济学(7671)
(7619)
产业(6768)
关系(6675)
(6549)
(6481)
资源(6460)
机构
大学(145236)
学院(143946)
(77266)
经济(76159)
管理(55089)
研究(51283)
理学(47807)
理学院(47324)
管理学(46772)
管理学院(46501)
中国(38189)
(32577)
(28530)
科学(27320)
财经(26892)
经济学(26790)
(25003)
(24537)
经济学院(24044)
中心(22534)
研究所(22492)
(20600)
(20596)
财经大学(20098)
业大(18390)
(18270)
北京(17844)
(16736)
师范(16603)
商学(16275)
基金
项目(94202)
科学(75465)
基金(71999)
研究(67599)
(62066)
国家(61642)
科学基金(53448)
社会(48232)
社会科(45998)
社会科学(45991)
基金项目(37658)
(34563)
自然(32581)
自然科(31839)
自然科学(31834)
自然科学基金(31289)
资助(30577)
教育(30364)
(28636)
编号(24497)
(22334)
国家社会(21452)
(21296)
重点(21070)
教育部(19891)
人文(19302)
成果(19230)
(18841)
大学(18173)
(18010)
期刊
(87533)
经济(87533)
研究(46019)
(23965)
中国(23375)
管理(20756)
学报(20056)
科学(18990)
(17800)
经济研究(16139)
大学(15967)
学学(15417)
财经(15407)
(14298)
金融(14298)
(13359)
农业(12058)
技术(11870)
业经(11501)
问题(11361)
技术经济(9544)
统计(9499)
(9318)
(8099)
世界(8030)
国际(7746)
决策(7542)
商业(7385)
经济问题(7095)
经济管理(6690)
共检索到215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乃文  李岚  
文章主要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开发辽宁沿海经济带,及沿海经济带与辽宁腹地经济互动关系问题展开探讨。采用了发展的视角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运用协整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经济互动状态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得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辽中腹地、辽西北腹地经济发展存在着稳定的因果关系,实现辽宁经济效益的均衡快速增长,就要促进辽宁沿海与腹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巍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发展,既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客观基础。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应紧紧围绕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体系构筑、机制体制创新和人才流动等方面展开。同时,应建立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提供相应政策支持,以促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腹地经济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阙澄宇  柳天恩  陈德义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梯度等方面存在互动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受行政区划分割,沿海与腹地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要素自由流动不畅,地区间产业同构明显,产业互动的有利条件未能有效发挥。文章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产业互动中,应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消除制约产业互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郭建科  杨大海  
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作为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成为新时期东北发展的两大内生力量。作为计划经济长期影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偏向内陆的经济布局,加上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原因,使整个区域结构调整和一体化发展面临难题。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算2002和2007年的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值,对城市流的动态变化进行空间分析,从中总结东北各城市空间联系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揭示辽宁沿海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间的空间联系现状,探讨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海陆互动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海陆互动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靖宇  孙蕾  
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产要素互补性与流通性、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相互关系三个角度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和关键环节展开系统、科学的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处理好两者互动发展关系的对策建议:辽宁沿海经济带以服务为宗旨,实现点—线—面式经济发展;畅通交通网络,加强生产要素流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高新技术;推动海陆联动,绿化对外开放;强化自主创新,打造总部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辽宁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态势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加剧的势头,如何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是现时发展背景下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深入剖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增长极培育增长轴,增长轴辐射成为增长面,增长面进一步联结成为增长网,通过积聚与扩散作用实现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建伟  
本文在分析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背景、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必将推动要素价格均等化、交易费用最小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重点阐释了城市群的发展和融合如何成为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载体。而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面的互动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为加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研究,2012年7月1日渤海大学专门成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该研究院成立的近一年来,产生了大量有政策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本刊现编选其中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丹  杨金保  
在东北经济振兴实施阶段,辽宁提出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辽宁经济、东北经济、乃至东北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同质化隐忧、港口建设与临港经济问题、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问题。因此,应对"五点一线"的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经济一体化、沿海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对策性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维佳  贺雷  
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战略的提出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广阔的闲置土地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突出的竞争优势,必须加以科学的规划和使用。本文在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取得的成绩基础上,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沿海经济带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其他沿海五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地粗放使用的现象。同时,本文总结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土地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关伟  蔚振杰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不仅使其成为全省经济总量扩张承载的重要区域,而且还肩负着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在应用"三轴图"法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轨迹的基础上,利用SSM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营口、丹东、锦州等城市的第一产业竞争力较强,其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较高,尤以大连、营口两市为突出,锦州、营口两市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依据分析结果并结合辽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彦龙  杨传鑫  杨皎平  
自从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诸多学者对这一区域的发展进行广泛关注。产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区域的竞争力,政府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主体,通过制定创新政策和科技经费投入来影响区域的创新能力及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利用索洛余值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和测算,得出了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政府科技投入的产出弹性和经济共享,并进行横向比较,为政府的科技经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中艺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凭某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难以支撑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城市群正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引擎。不同城市间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流是维系城市群活力的基础,其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是城市群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本文通过放宽假设条件构建了城市间经济联系模型,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产业分工是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宇飞  盖美  耿雅冬  
在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禀赋指标、用水量指标、水资源利用状况和社会经济指标4个准则层综合分析20个评价指标,合理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研究区内6个沿海城市2001—2010年10 a统计数据,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处于中等偏高风险,其中,盘锦和锦州处于高风险,其他各市均处于中等偏高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乐  李庆满  戴万亮  
本文对辽宁沿海六市的重点产业集群分布格局、骨干企业、主要产品等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