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9)
2023(13980)
2022(11784)
2021(10771)
2020(8772)
2019(20072)
2018(19475)
2017(37907)
2016(19792)
2015(22205)
2014(21924)
2013(21730)
2012(20853)
2011(19272)
2010(19640)
2009(18032)
2008(17529)
2007(15680)
2006(14326)
2005(13173)
作者
(57491)
(48085)
(47785)
(45213)
(30956)
(23144)
(21705)
(18605)
(18369)
(17098)
(16596)
(16361)
(15635)
(15420)
(14985)
(14632)
(14142)
(13801)
(13711)
(13679)
(12236)
(11820)
(11576)
(11085)
(10884)
(10767)
(10538)
(10348)
(9594)
(9342)
学科
(110760)
经济(110659)
管理(54427)
(54277)
(42461)
企业(42461)
方法(38591)
数学(33848)
数学方法(33639)
地方(30528)
中国(28941)
(26429)
业经(22167)
(19369)
(19069)
农业(18562)
地方经济(17732)
(16785)
贸易(16772)
(16337)
(16065)
(15646)
金融(15642)
环境(15270)
(14710)
(14679)
银行(14660)
(14242)
(13651)
技术(13297)
机构
学院(290483)
大学(289956)
(131236)
经济(128657)
管理(109257)
研究(106872)
理学(93089)
理学院(91881)
管理学(90620)
管理学院(90050)
中国(81085)
(62075)
科学(61686)
(57923)
(53367)
研究所(48028)
中心(47536)
财经(45846)
(44972)
(44545)
(41523)
(41179)
经济学(41122)
师范(40861)
北京(39812)
(38933)
业大(38226)
经济学院(36782)
(35923)
农业(34267)
基金
项目(188025)
科学(149806)
研究(140667)
基金(137006)
(119017)
国家(117676)
科学基金(100787)
社会(92541)
社会科(87771)
社会科学(87752)
(72659)
基金项目(72068)
教育(63925)
自然(62144)
(61343)
自然科(60659)
自然科学(60648)
自然科学基金(59598)
编号(56294)
资助(55389)
(46446)
成果(45767)
重点(42777)
(42157)
课题(40072)
(38757)
国家社会(38605)
发展(38209)
(37626)
教育部(36595)
期刊
(158511)
经济(158511)
研究(93309)
中国(62671)
管理(42946)
(42758)
(41159)
科学(40602)
学报(39871)
教育(31593)
大学(30950)
(30229)
金融(30229)
学学(28956)
农业(28248)
经济研究(25865)
技术(25665)
业经(25241)
财经(23783)
(20695)
问题(20534)
(16664)
技术经济(15769)
(15403)
世界(15280)
资源(15103)
国际(14760)
商业(14450)
现代(13598)
(13273)
共检索到458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靖宇  孙蕾  
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产要素互补性与流通性、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相互关系三个角度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和关键环节展开系统、科学的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处理好两者互动发展关系的对策建议:辽宁沿海经济带以服务为宗旨,实现点—线—面式经济发展;畅通交通网络,加强生产要素流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高新技术;推动海陆联动,绿化对外开放;强化自主创新,打造总部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巍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发展,既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客观基础。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应紧紧围绕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体系构筑、机制体制创新和人才流动等方面展开。同时,应建立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提供相应政策支持,以促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腹地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郭建科  杨大海  
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作为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成为新时期东北发展的两大内生力量。作为计划经济长期影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偏向内陆的经济布局,加上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原因,使整个区域结构调整和一体化发展面临难题。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算2002和2007年的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值,对城市流的动态变化进行空间分析,从中总结东北各城市空间联系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揭示辽宁沿海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间的空间联系现状,探讨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海陆互动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海陆互动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辽宁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态势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加剧的势头,如何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是现时发展背景下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深入剖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增长极培育增长轴,增长轴辐射成为增长面,增长面进一步联结成为增长网,通过积聚与扩散作用实现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张晨瑶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东北一直作为国家重量级的战略区域,与其他方位意义上的东部、中部、西部具有不同区域价值,目前很需要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来加以承托。然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一轮开发开放中,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必须全方位透视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评估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价值,分析现存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战略对策创意: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构建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克服企业资金瓶颈,积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业壁垒;拓展创新产业路径,扩大新兴产业中的民营分量;推进海洋经济发展,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海洋开发;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促进民营经济对接国际市场。只有这样,东北区域民营经济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发挥出市场主体作用,支撑东北作为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再上新台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乃文  李岚  
文章主要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开发辽宁沿海经济带,及沿海经济带与辽宁腹地经济互动关系问题展开探讨。采用了发展的视角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运用协整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经济互动状态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得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辽中腹地、辽西北腹地经济发展存在着稳定的因果关系,实现辽宁经济效益的均衡快速增长,就要促进辽宁沿海与腹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阙澄宇  柳天恩  陈德义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梯度等方面存在互动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受行政区划分割,沿海与腹地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要素自由流动不畅,地区间产业同构明显,产业互动的有利条件未能有效发挥。文章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产业互动中,应突破行政区划壁垒,消除制约产业互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建伟  
本文在分析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背景、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必将推动要素价格均等化、交易费用最小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重点阐释了城市群的发展和融合如何成为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载体。而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面的互动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丹  吕靖  
针对辽宁省提出的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带、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城市互动发展的战略,对辽宁省实现互动发展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首先收集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GDP、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梯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了辽宁省城市经济发展从强到弱分为五个梯度的结论。然后对沿海经济带和内陆城市的GDP、进出口总额等指标10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从定量的角度对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了考察。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城市之间互动发展的现状做了SWOT分析,总结了互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后提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小龙   狄乾斌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促进辽宁发展、东北振兴、东北亚区域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论文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6—202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改进引力模型探讨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联系结构及引力格局,结合威尔逊模型对城市高质量辐射范围测算。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同时呈现“以大连为高地,黄海翼、渤海翼两大低谷连绵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各维度指标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和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动能转换和共享发展呈大连一核引领的空间分异,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呈渤海翼领先发展的空间分异,开放发展和深化改革呈黄海翼领先发展空间分异特征。(3)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复杂,但仍需进一步创新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升城市空间联系等级。(4)辽宁沿海经济带呈现出对外辐射型、对外依赖型、辐射依赖相当型3类城市空间联系结构;并将经济带划分为“一核引领、两翼协同、多点支撑”的引力格局;大连是唯一的对外辐射型城市,空间辐射范围也呈对外扩张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为加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研究,2012年7月1日渤海大学专门成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该研究院成立的近一年来,产生了大量有政策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本刊现编选其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俊芳  
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五点一线"战略基础上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由东北区域走向全国,并依托东北亚走向世界,这必将给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提供难逢的历史机遇。辽宁沿海没有长三角、珠三角实力雄厚的民间经济基础和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王荣成  
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海陆产业联动发展是沿海-腹地系统良性发展的核心,在东北地区尤其如此。文章首先从资源、经济、就业及环境方面,利用相关分析、演变过程分析、弹性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东北沿海经济带与腹地海陆产业联动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海洋产业与内陆腹地各产业的疏密度,进而探究海陆联动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与海陆产业链的构造,为东北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统筹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牛似虎  
物流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集群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本文在分析国外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总结了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特征,并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董延涌  
辽宁是东北地区惟一临海的省份,是重要的出海口。随着中国乃至世界区域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形势迫切要求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区域须加强协作、整合,尽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为此,必须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