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7)
- 2023(7189)
- 2022(6412)
- 2021(5989)
- 2020(5237)
- 2019(12523)
- 2018(12165)
- 2017(24605)
- 2016(13524)
- 2015(15039)
- 2014(15439)
- 2013(15572)
- 2012(14795)
- 2011(13508)
- 2010(13708)
- 2009(13026)
- 2008(13119)
- 2007(12193)
- 2006(10547)
- 2005(9611)
- 学科
- 济(65694)
- 经济(65649)
- 业(35259)
- 管理(34297)
- 方法(31723)
- 数学(27704)
- 数学方法(27508)
- 企(27165)
- 企业(27165)
- 农(17778)
- 地方(15105)
- 财(15074)
- 中国(14390)
- 学(12491)
- 贸(12115)
- 贸易(12109)
- 业经(12052)
- 制(12033)
- 农业(11777)
- 易(11680)
- 融(9747)
- 金融(9744)
- 务(9424)
- 财务(9409)
- 财务管理(9386)
- 银(9217)
- 银行(9191)
- 企业财务(8913)
- 行(8782)
- 理论(8581)
- 机构
- 学院(205094)
- 大学(205085)
- 济(87489)
- 经济(85693)
- 管理(77494)
- 研究(71090)
- 理学(66232)
- 理学院(65401)
- 管理学(64317)
- 管理学院(63911)
- 中国(54369)
- 科学(43829)
- 京(43310)
- 财(40036)
- 所(37126)
- 农(36738)
- 研究所(33611)
- 中心(32787)
- 财经(32284)
- 江(31051)
- 业大(30439)
- 经(29171)
- 农业(29070)
- 范(28184)
- 师范(27890)
- 经济学(27812)
- 北京(27631)
- 经济学院(25316)
- 院(24957)
- 州(24814)
- 基金
- 项目(132102)
- 科学(103283)
- 基金(96335)
- 研究(94224)
- 家(84194)
- 国家(83535)
- 科学基金(70642)
- 社会(59842)
- 社会科(56754)
- 社会科学(56731)
- 基金项目(51945)
- 省(51469)
- 自然(46147)
- 自然科(45013)
- 自然科学(44997)
- 自然科学基金(44216)
- 划(43365)
- 教育(43083)
- 资助(40815)
- 编号(37770)
- 成果(30302)
- 发(29954)
- 重点(29933)
- 部(29788)
- 创(26404)
- 课题(25892)
- 科研(25725)
- 教育部(25286)
- 创新(24790)
- 国家社会(24583)
共检索到301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悦铮,管立刚,周跃
本文从年际和月份等时空上和地域空间结构上及消费结构上对辽宁沿海地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旅游客源市场 结构分析 辽宁沿海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悦铮
海滨浴场、海滨风光和历史遗迹是辽宁沿海旅游资源的主体。文章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沿海主要旅游景区 (点 )进行了评价 ,并提出了其旅游资源开发的框架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我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进行比较,探讨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除了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一致性外,还与本地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文化底蕴等因素相关;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与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而政府投资和技术进步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具有负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悦铮
辽宁沿海地区是指丹东市市区及所属的东沟县、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 (不包括义县、黑山县和北镇县)和锦西市 (不包括建昌县),是辽宁旅游资源的集中区域。 一、旅游资源特征及优势 1.以海滨为主体的旅游资源 辽宁省海岸线为2100多公里。有淤泥质岸、基岩港湾岸和砂砾质岸,构成特色各异的海滨风光。辽宁沿海沙质海岸绵长,海水浴场广布,已开发利用的有著名的大连和兴城海滨浴场、营口海滨浴场,此外还有大量未开发利用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靖 相伟
地区产业定位包括了产业结构选择、产业空间布局等领域,是区域发展研究的核心命题。经济与人口向沿海地区集聚是人类发展的长期趋势,世界沿海地区形成了临港重化工业带、综合型工业带、高技术产业带等三类经济带。受全国建设用地和重要原材料紧缺的双重影响,沿海地区在方便利用国外原材料和面向国外市场、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的支撑下,形成了新一轮开发热潮,这也符合世界沿海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辽宁省试图通过"五点一线"带动沿海地区进而全省乃至东北区的发展,其中沿海地区的产业定位决定着这一战略能否实现。认为该地区产业定位必须符合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能够充分发挥沿海的对外交往、建设用地、产业基础以及腹地支撑的优势条...
关键词:
辽宁沿海 五点一线 产业定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晨 于水仙
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差异分析、稳定性分析、变动指数、生产力系数以及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在对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多维测度和评价。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系统趋于稳定,但依然存在旅游产业结构缺乏创新,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作用有待提高等问题;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显著,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亟需提高。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旅游产业结构 多维测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帅 汪宇明 龚伟 程怡
转移-份额分析法是考察区域经济结构极其重要的一种方法。客源市场结构变化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海外游客市场结构的SSM分析,发现上海海外客源市场中,日、韩、德、加、泰及澳大利亚等市场结构份额比较稳定,港澳台地区及马、菲等市场呈现结构份额下降趋势,美、英、新等市场结构份额呈上升趋势;港台地区和美、英、德、新、俄市场竞争潜力较强;澳门地区及马、韩市场竞争潜力呈现弱化趋势,应引起上海乃至中国拓展海外旅游市场营销的关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明 彭实铖 金玉霞
辽宁沿海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是环渤海开发的重要地区。它的开发开放,对于实现国家沿海开放战略重心北移,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为此,该地区的开发开放要与东北腹地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以重工业作为沿海经济开发的先导产业,要坚持产业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结合,要以重大项目的落地作为地区振兴的着力点,以内生性的中小企业解决长期的发展动力问题,坚持做到起步区重点突破与远景综合开发相结合。
关键词:
辽宁沿海地区 老工业基地振兴 开发开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博
本文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社会系统的概念,利用脆弱性这一新的研究范式针对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社会系统进行分析。采取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并采取函数模型法进行脆弱性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从1996年-2009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社会系统的脆弱性稳步降低;②从敏感性指标上分析,从1996年-2009年变化不大,2006年-2008年出现了一个"U"型曲线,从敏感性指标的权重上分析,城镇失业人口的数量是敏感性最为重要的指标,城镇失业人口的数量出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③从恢复性指标分析,1996年-2009年恢复性指标稳步上升,这与国家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恢复性指标权重上分析,城市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在测度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1年沿海1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样本,构建面板自向量回归模型(面板VAR),运用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方法,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曲折前进的,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与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一致;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其合理化和高度化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短期的正向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对其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但对高度化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晨 于水仙
本文采用系统熵和区位熵对我国沿海地区1996-2013年旅游产业结构与集聚特征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运用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和集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集聚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旅游产业结构对集聚先是负向响应,后为正向响应,且程度持续减弱;旅游产业集聚对来自旅游产业结构产生正向响应,呈现显著波动态势并逐渐趋于平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水富
生态旅游产品是高品质旅游产品,福建沿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文章从分析福建沿海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并就福建沿海地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福建沿海 生态旅游产品 产品开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红波 曾文 周叶青 李悦铮 江海旭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带,因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开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入境旅游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国沿海地区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各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9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三大区域间、区域内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特点。结果可表明,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同时区际、区内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区位、产业和重要事件等方面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沿海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钢民 贾雪娇
河北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在全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分量。了解有哪些因素在推动河北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这些动力要素以何种组织关联构成一个动力系统,是确定该地区旅游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在阐述河北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该地区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分析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动力因子进行量化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提取的主因子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莹莹 王娟
从人地协调关系的视角和二者交互作用的机理,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运用多指标加权评价模型,分别测度2001-2012年间沿海地区及各省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异规律,并采用计量检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探讨双方的均衡性、长期性与动态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2001-2012年间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彼此存在长期稳定的作用关系,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与降低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会促进城镇化水平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