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6)
2023(13915)
2022(11716)
2021(10781)
2020(8643)
2019(19763)
2018(19168)
2017(36186)
2016(19957)
2015(22570)
2014(23265)
2013(23033)
2012(22058)
2011(20340)
2010(20871)
2009(19366)
2008(19397)
2007(18061)
2006(16190)
2005(14631)
作者
(61112)
(51098)
(51024)
(48497)
(32266)
(24759)
(23310)
(19796)
(19290)
(18483)
(17415)
(17388)
(16512)
(16207)
(15849)
(15778)
(15714)
(14951)
(14856)
(14729)
(12925)
(12803)
(12457)
(11811)
(11734)
(11612)
(11538)
(11383)
(10481)
(10453)
学科
(92362)
经济(92276)
(51086)
管理(49281)
(36439)
(34991)
企业(34991)
方法(32938)
地方(28404)
中国(28334)
数学(27759)
数学方法(27482)
农业(24424)
业经(22508)
(19562)
(18464)
(17457)
(15648)
贸易(15634)
(15478)
(15324)
银行(15293)
(15014)
(14934)
金融(14931)
地方经济(14924)
(14761)
环境(14317)
理论(13850)
(13248)
机构
学院(298092)
大学(291679)
(118685)
经济(115733)
研究(106720)
管理(106054)
理学(88985)
理学院(87787)
管理学(86201)
管理学院(85610)
中国(81689)
科学(66894)
(63614)
(57599)
(55686)
(55015)
研究所(50056)
中心(49761)
(49628)
(44551)
业大(44510)
师范(44124)
农业(43974)
财经(42104)
北京(40865)
(39852)
(38128)
(37782)
(36627)
经济学(35852)
基金
项目(187608)
科学(145494)
研究(141686)
基金(130119)
(112853)
国家(111755)
科学基金(93670)
社会(87792)
社会科(82745)
社会科学(82722)
(77372)
基金项目(69071)
教育(64522)
(63829)
编号(60618)
自然(57071)
自然科(55560)
自然科学(55544)
自然科学基金(54488)
资助(52636)
成果(50063)
(47584)
课题(43419)
重点(42838)
(40000)
(38419)
发展(38409)
(37756)
创新(35838)
(35750)
期刊
(148836)
经济(148836)
研究(89410)
中国(68055)
(57904)
学报(46342)
科学(43591)
(41997)
教育(38659)
农业(38435)
管理(36519)
大学(34775)
学学(32535)
(31153)
金融(31153)
业经(28447)
技术(27279)
经济研究(21809)
财经(20008)
问题(19909)
(18407)
(17322)
(15926)
图书(15468)
资源(15048)
商业(14827)
技术经济(14724)
(14158)
经济问题(13550)
科技(13411)
共检索到468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  吕同猛  
沟域乡村旅游作为沟域经济的一种模式,具有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多重效应。近年来辽宁沟域乡村旅游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应明确发展目标,打造示范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第一产业协同发展,同时采取强化政策支持,完善配套设施、促进产业融合和产品升级、大力宣传促销等对策措施促进其迅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杰  王晓琳  王英杰  
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加速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新杰  张满林  
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不同产业间相互交叉、渗透现象层出不穷。而随着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与多元化,我国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融合(如旅游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融合出现了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以及旅游产业内部不同业态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现象(如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的融合、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  隋新玉  
传统村落因其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和谐的文化景观而成为旅游开发的载体。辽宁是东北地区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辽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取得一定进展,如何进一步提升成效,实现优质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文旅深度融合视角,探讨辽宁传统村落旅游优质发展路径,提出文化价值重构、构建动态文化景观等对策,以推动辽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次文化体验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曾  杨文颖  杜冰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依据而建立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现已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研究了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让乡村旅游在促进辽宁省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进一步依托田园综合体、旅游特色小镇等规划建设,统筹规划乡村自然资源,合理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注重乡村旅游的形象策划,做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璐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作为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应从把握内涵、策划规划、合作发展、农民增收四个关键环节着手,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休闲农业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六大乡村休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为促进辽宁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添砖加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缘  夏学英  
新型城镇化有助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乡村作为城镇化的一部分,辽宁省乡、镇数目多,涵盖全省大部分旅游资源,因此,如何合理发展乡村旅游,推进辽宁省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与辽宁省乡村旅游之间存在协同促进及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结合辽宁省乡村旅游现状,提出辽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应扬长避短,通过科学规划,明确乡村旅游的重点地位。同时,从依托城镇化建设,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及塑造特色品牌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慧怡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地区发展的途径之一,必须面对当代乡村景观中传统农业主体性破坏对游憩资源运用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最基本的问题在于乡村地区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乡村旅游以环境资源为基础,建立适宜的乡村环境管理与旅游模式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该研究主要结合《里山倡议(Satoyama Initiative)》的环境管理概念,探讨其融入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能性,并以我国台湾桃园地区乡村景观为案例,通过对桃园地区乡村景观变迁的研究访谈、空间分析及乡村旅游发展课题的探讨,初步提出三种基于里山倡议概念的乡村旅游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继霞  
低碳环保理念融入旅游产业,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我国聚焦"三农"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相关低碳技术的运用下,构建乡村低碳旅游产业链,开发乡村低碳社区,在政府主导下创新低碳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帆  
乡村旅游现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但随着个性化乡村旅游需求的日益旺盛,游客的出行体验日趋多样化,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无法契合消费者的自主化需求,加之分散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旅游景点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跨度,因而乡村旅游向智慧化方向转变势在必行。本文对构建乡村智慧旅游平台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当前乡村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岩  
数字乡村建设将赋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体现出效率、成本和规模上的优势。本文结合辽宁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深刻剖析制约辽宁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高质量发展辽宁农村电商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海燕  
乡村旅游近年来已成为一种受广大城市居民欢迎的新型的旅游形式,它不仅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如何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满足旅游者需求是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河北乡村旅游的资源特色和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在地域发展模式、项目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究,对河北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和探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凡  
乡村文化与旅游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双重动力"。通过发展基于乡村文化的旅游经济,能有效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因此,在乡村文化复兴背景下,通过挖掘乡村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构建"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推进乡村文化与旅游、农业等产业全面融合,从而拓宽乡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春燕  
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现状的阐述,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缺乏科学规划、特色不鲜明、管理不规范、产品同质化、资金短缺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支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提高素质、打造特色、开源融资等推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六项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耀武  刘佳欣  王慧  
目前发展优质旅游已成为必然要求。乡村旅游同样面临提供优质产品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游客有效需求的紧迫课题。本文基于旅游数字足迹,以636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运用在携程网搜集到41988条网络评论文本,据此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乡村旅游有较高满意度,情感分析中积极情绪占比66.47%;但同时挖掘负面评论后,发现乡村旅游在产品、服务、设施等方面依然存在明显不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应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优质乡村旅游发展,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有效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