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8)
2023(5866)
2022(5068)
2021(4769)
2020(3881)
2019(8579)
2018(8152)
2017(15887)
2016(9110)
2015(9804)
2014(9801)
2013(9412)
2012(9285)
2011(8381)
2010(8728)
2009(8118)
2008(8095)
2007(7134)
2006(6613)
2005(6168)
作者
(26077)
(21943)
(21574)
(20803)
(13989)
(10375)
(9800)
(8508)
(8422)
(8215)
(7450)
(7377)
(7208)
(7125)
(7095)
(6802)
(6566)
(6504)
(6501)
(6369)
(5513)
(5481)
(5381)
(5111)
(5027)
(4996)
(4895)
(4871)
(4533)
(4461)
学科
(31604)
经济(31576)
管理(26721)
(25084)
(19139)
企业(19139)
(13507)
地方(11528)
(10546)
方法(9632)
中国(9534)
农业(8694)
(8685)
数学(8296)
数学方法(8143)
(7932)
业经(7724)
环境(7309)
(7165)
及其(6818)
(6508)
贸易(6503)
(6297)
(6061)
银行(6055)
(5963)
财务(5948)
财务管理(5932)
(5816)
(5689)
机构
学院(123931)
大学(119856)
(49195)
经济(47953)
研究(47349)
管理(46506)
理学(38846)
理学院(38353)
管理学(37720)
管理学院(37476)
中国(36435)
科学(28916)
(26424)
(26333)
(25666)
(24712)
(23747)
研究所(22286)
中心(22264)
财经(18649)
农业(18482)
业大(18399)
(18247)
(17701)
(17427)
师范(17257)
(16963)
(16735)
北京(15820)
科学院(14143)
基金
项目(81079)
科学(63778)
研究(61393)
基金(56757)
(49707)
国家(49222)
科学基金(41519)
社会(37719)
社会科(35563)
社会科学(35553)
(34341)
基金项目(29323)
(27893)
教育(27443)
自然(26651)
自然科(25901)
自然科学(25893)
编号(25759)
自然科学基金(25426)
资助(23376)
成果(21798)
课题(19380)
重点(19107)
(19025)
(17922)
(16373)
(16273)
(15494)
创新(15383)
(15375)
期刊
(61842)
经济(61842)
研究(38558)
中国(27925)
(22547)
(19122)
学报(18861)
科学(17721)
管理(17174)
(16321)
金融(16321)
农业(15578)
教育(14677)
大学(13955)
学学(13193)
业经(11173)
技术(9791)
经济研究(8922)
财经(8708)
资源(7830)
(7542)
(7449)
问题(7375)
(6816)
(6190)
现代(6060)
国际(5773)
(5615)
论坛(5615)
世界(5552)
共检索到199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飞  
辽宁省属于经济较发达省份,洪涝灾害给辽宁省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整治江河与防洪减灾十分重要。就辽宁省防洪减灾现状,结合经济发展计划,提出今后辽宁省的防洪减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以实现辽宁省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建芬  王慧敏  张行南  
城市化改变了洪涝灾害风险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相应地,洪涝灾害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了。在这种大环境下,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洪减灾对策来降低洪涝风险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笔者认为应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对策,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提高防洪堤的防洪标准、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提高城市广场和绿地的占地面积、铺设楼顶蓄水池和地下蓄水池,非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做好防洪规划、加强防洪评价,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分析,加强洪水预报预警工作,普及城市居民的防灾意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兆武  蒋道松  
近年来在中国范围内频繁发生洪涝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重灾区之一 .洪水环流对江河湖岸 (堤 )不同地形产生冲刷作用 ,是长江决堤右岸多于左岸及大堤决口常始于堤面的主要原因 .为了有效抑制洪流的破坏作用 ,对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河湖岸分布的适于营造护岸植被的植物近 10 0种 ,其中具抗洪作用的优良树种 12种 .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树种 ,营造防洪 (浪 )护堤 (岸 )防护林的减灾措施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亚东  洪卫  王新才  纪昌明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根据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使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洪涝灾害相协调,这属于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防洪减灾系统能否持久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即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问题。首先讨论了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涵义,提出了可持续性评价的5个准则,即功能持久性、风险最低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承受性及社会可接受性;其次,以长江中游平原分蓄洪工程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择有效蓄洪量、蓄洪面积、围堤长度、耕地面积、区内人口、区内安全台面积等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明宇  吕楠华  
本文基于南方11个洪涝受灾省份2008—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灾害预防、预警、救援和恢复四个子系统的省域防洪减灾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对其进行测算,并通过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减灾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央地财政分权对防洪减灾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加入地方政府的减灾支出为中介变量后发现财政分权能够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来对防洪减灾产生影响,通过更换测度进一步佐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政策启示在于:一方面,通过财政分权促使减灾事权下移来提高地方减灾能力是可行的方案;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当更加关注分权后的支出结构变化并因地制宜地划分减灾财政事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远生  姚治君  何希吾  
透视1998年南北洪水,通过对自然背景因素、人口因素、防洪工程现状及经济能力限制等的系统分析,指出在今后30~40年间,我国防洪事务将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防洪事务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社会工程,应着力协调与解决地区间合作、行业间协调、投资及宏观经济格局调整等问题。我国未来防洪事务具有独特性,应推动社会创新,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防洪之路。最后,提出了面向未来防洪事务的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若干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8年,山东省启动实施了省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河道治理规划,确定用三年时间完成158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3882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用五年时间完成68条重点河道86个治理项目。2010年,国家启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山东省又有792座小型水库和86条中小河流114个项目列入规划。面对艰巨的水库和河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朝敏  庄伟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区为中国洪涝灾害频发地区之一。2010年的洪水是长江1998年大水后,也是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所遇到的首次较大洪水,在5次洪水过程中,三峡水库实施了5次防洪调度,较大程度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长江中游荆江既是连接三峡水库和长江中下游河道的纽带,又是沟通洞庭湖的水流通道。基于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与荆江三口、洞庭湖城陵矶的水文对应关系,以实测水情、灾情资料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揭示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防洪调度对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压力及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贡献率。结果表明:6~8月份三口入湖洪量减少约242.61×108 m3,湖口城陵矶洪水位降低0.82m;湖区减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静  
如何科学、持续、稳定的加快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对于确保我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具备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在全省水稻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强  
残疾儿童人口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人口,他们的生存需要一个特殊的条件,社会要为其担负起特殊的责任。这一部分人生存状况如何,残疾儿童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对于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试就1987年4月进行的残疾人抽样调查中的有关数据,对辽宁省残疾儿童的现状做一初步探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景保  曾南雁  李敏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业生产长期遭受水旱灾害的严重威胁。从“山河湖库”全面治理的战略高度上 ,提出了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强山区水利工程建设等农业防洪抗旱减灾有效途径 ,以最大限度地削弱湖南水旱致灾能量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安全环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崔枫林  陆小平  黄翠竹  杨宏娜  
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与进步的今天,"住有所居"是一项政府应当予以必要关注和亟待解决好的基本民生问题。各地政府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也正逐步推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本文基于辽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审计调查结果,着重分析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归纳梳理建设过程中已取得的成效和仍存在的问题,从改善辽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现状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甲午  
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辽宁省五市的调查,着重分析我省农村土地的流转现状,并就如何促进农村土地快速规范流转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泽锋  刘昆  郝云良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别名北五味子、味子、药葡萄、山花椒,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藤本植物,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辽宁产者油性大、色红、肉厚、气味浓、质量最佳,故又有"辽五味"之称。一、辽宁省五味子产业现状(一)辽宁省五味子生产现状。辽宁省五味子人工种植面积已由2000年的1660多hm2发展到目前的7190hm2,2010年全省五味子产量为6024万㎏。我省五味子种植最鼎盛时期,人工栽培五味子每亩地平均产值可达3万元左右,1株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振家  王小军  
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要路径选择。金融机构的逐利性以及农户、低收入人群和中小微企业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脆弱性使得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介入与协调。为此,本文解读了辽宁省普惠金融业已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了基于财政政策视角的促进辽宁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