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9)
- 2023(10016)
- 2022(9065)
- 2021(8698)
- 2020(7336)
- 2019(17155)
- 2018(17027)
- 2017(32991)
- 2016(18253)
- 2015(20620)
- 2014(20874)
- 2013(20564)
- 2012(18586)
- 2011(16759)
- 2010(16542)
- 2009(15166)
- 2008(14524)
- 2007(12511)
- 2006(10858)
- 2005(9395)
- 学科
- 济(69560)
- 经济(69453)
- 管理(52063)
- 业(48529)
- 企(41174)
- 企业(41174)
- 方法(34255)
- 数学(29734)
- 数学方法(29338)
- 农(18503)
- 财(17203)
- 中国(16881)
- 学(16418)
- 业经(15263)
- 地方(14499)
- 制(13160)
- 农业(12193)
- 和(12057)
- 理论(12012)
- 环境(11563)
- 贸(11313)
- 贸易(11308)
- 技术(11179)
- 易(10959)
- 务(10864)
- 财务(10799)
- 财务管理(10777)
- 企业财务(10197)
- 划(10079)
- 教育(9563)
- 机构
- 大学(257496)
- 学院(254544)
- 管理(104543)
- 济(95140)
- 经济(92893)
- 理学(91289)
- 理学院(90263)
- 管理学(88675)
- 管理学院(88223)
- 研究(84143)
- 中国(59818)
- 科学(55138)
- 京(55116)
- 农(43199)
- 财(43083)
- 所(42794)
- 业大(41544)
- 研究所(39456)
- 中心(37803)
- 江(35600)
- 财经(34928)
- 北京(34531)
- 农业(34257)
- 范(34068)
- 师范(33780)
- 经(31723)
- 院(30616)
- 州(29330)
- 师范大学(27559)
- 经济学(27066)
- 基金
- 项目(182146)
- 科学(141697)
- 研究(131484)
- 基金(130693)
- 家(114484)
- 国家(113555)
- 科学基金(96737)
- 社会(80433)
- 社会科(75967)
- 社会科学(75946)
- 省(72055)
- 基金项目(70551)
- 自然(64648)
- 自然科(63075)
- 自然科学(63061)
- 自然科学基金(61900)
- 划(60988)
- 教育(59989)
- 编号(54178)
- 资助(53809)
- 成果(43501)
- 重点(40684)
- 部(39693)
- 发(38057)
- 创(37564)
- 课题(37040)
- 科研(35078)
- 创新(35010)
- 计划(33844)
- 教育部(33512)
- 期刊
- 济(101693)
- 经济(101693)
- 研究(71795)
- 中国(45572)
- 学报(43127)
- 农(39326)
- 科学(39144)
- 管理(36202)
- 大学(32002)
- 财(31382)
- 学学(30071)
- 农业(28491)
- 教育(28321)
- 技术(21744)
- 融(17704)
- 金融(17704)
- 业经(17155)
- 财经(16098)
- 经济研究(14996)
- 图书(14265)
- 业(14230)
- 经(13484)
- 科技(13304)
- 问题(13130)
- 理论(13069)
- 资源(12496)
- 技术经济(12354)
- 实践(12254)
- 践(12254)
- 版(11930)
共检索到357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武晋雯 孙龙彧 纪瑞鹏 冯锐 于文颖 张玉书
时间尺度的选择是水稻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关键环节。为评价中短时灾害情景下的水稻气候适宜性,本文以辽宁省1961-2010年逐日气温、日照时数为影响因子,结合气候产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确定各因子权重,进而构建水稻气候适宜度日尺度模型及不同气候区的适宜度等级评价指标。通过与旬尺度模型对比,阐明不同时间尺度模型在中短时灾害天气影响下的气候适宜度状况。结果表明:(1)气候适宜度日尺度评价模型能够反映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水稻营养生长阶段的气候适宜度与株高的相关系数(R)为0.722(P<0.01);生殖生长阶段的气候适宜度与水稻产量的相关系数(R)为0.669(P<0.01);(2)根据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确定水稻气候适宜度等级,揭示在突发洪涝灾害的情况下,日尺度比旬尺度模型更能诠释水稻生长的气候适宜度状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武晋雯 孙龙彧 纪瑞鹏 冯锐 于文颖 张玉书
时间尺度的选择是水稻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关键环节。为评价中短时灾害情景下的水稻气候适宜性,本文以辽宁省1961-2010年逐日气温、日照时数为影响因子,结合气候产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确定各因子权重,进而构建水稻气候适宜度日尺度模型及不同气候区的适宜度等级评价指标。通过与旬尺度模型对比,阐明不同时间尺度模型在中短时灾害天气影响下的气候适宜度状况。结果表明:(1)气候适宜度日尺度评价模型能够反映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水稻营养生长阶段的气候适宜度与株高的相关系数(R)为0.722(P<0.0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焰 封志明 杨艳昭
运用GIS技术,基于1km×1km栅格尺度,计算了中国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并系统分析了二者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中国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期与适宜性。结果表明:①中国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空间分布大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中国人居环境的气候适宜性整体呈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由高原、山地向丘陵、平原递减的趋势;②基于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中国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地域差异显著,最高值分布在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东南部,舒适期长达12个月,青藏高原和天山山地等高寒地区为全年气候不舒适区;气候舒适期超过半年(6个月)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3强;气候舒适期为12个月的地区,面积不足全国的1%;...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李红波
气候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因子,对旅游地的旅游气候指标进行定量评估,无论是对旅游部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还是对游客选择旅游时间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海岛旅游地的气候特点有别于其他旅游地,研究海岛旅游地气候适宜性对于有效开发我国海岛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旅游项目意义重大。本文系统综述了旅游地气候适应性评价指标,对辽宁长山群岛的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以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光照指数为气候评价指标,分析评价了长山群岛的旅游气候特点。结果表明:从舒适度来看,整体适宜旅游的时间较长,近8个月的时间,且光照与舒适期搭配较好,最舒适月份为6、10月份,出现两个小高峰,这也体现这一地区地处温带,受海洋影...
关键词:
适宜性 气候资源 辽宁长山群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珠 陶福禄 娄运生 史文娇
利用1980年-2008年江苏省县级农业统计资料和农业气象站水稻生产观测资料,在县级和站点两个尺度,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揭示江苏省水稻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基于县级和站点两个尺度,水稻全生育期内,气温(包括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呈显著增长趋势,并且最低气温的增长趋势高于最高气温的增长趋势,苏南地区的增长趋势高于苏北地区的增长趋势;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辐射在苏北地区呈显著减少趋势而在苏南地区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大部分地区,水稻产量与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及辐射的正相关性较显著,与最低气温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而与降水量则呈负相关,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在县级和站点两个尺度上较为一致。...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稻 产量 统计模型 江苏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威 张鉴 吕文彦 程海涛 曹萍 韩勇 邵国军
为明确辽宁省水稻品种的籽粒充实状况,以最新育成的13个新品系和1个对照品种为试材,根据糙米厚度分级对籽粒充实程度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糙米千粒重与糙米厚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可以由籽粒厚度代表充实程度。新育成品系的籽粒充实度分布在77.60%~93.03%之间,品种间差异显著。新品系充实度与平均千粒重呈极显著正偏相关,与其他产量性状相关不显著。充实程度与产量水平不完全一致,高产品种多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着粒密度、实粒数·m-2和中等的充实度。
关键词:
粳稻 充实度 籽粒厚度 产量性状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孙宝娣
滨海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湿地类型之一,是介于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其特殊的结构和内部生态系统过程使得滨海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原材料生产、食物生产、固碳、消浪护岸、气候调节和大气调节等。而滨海湿地的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依赖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生态与地理系统过程,即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依赖于特定的研究尺度。对于大尺度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通过小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简单外推或者相加具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延迪 王智 郝建勋 何祖兵 邢若男 王士宁 张一峰 刘侯俊
镁是水稻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稻田土壤中镁的丰缺状况以及对水稻供应的能力鲜见报道。为了解辽宁省水稻种植区土壤和水稻植株镁素丰度状况、分布情况,探明土壤交换性镁与土壤物理化学因子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在辽北、辽中、辽南、辽东和东南沿海4个水稻种植区选取6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并采集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样本,测定土壤交换性镁和土壤基本理化指标(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同时,采集水稻茎叶、籽粒样本,测定茎叶和籽粒中镁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水稻种植区土壤交换性镁平均含量高达520.4mg·kg~(-1),其中辽南地区土壤交换性镁平均含量显著高于辽中、辽北以及辽东和东南沿海地区。辽宁省水稻种植区水稻茎叶镁平均含量为0.227%,其中辽南、辽东和东南沿海地区水稻茎叶中镁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辽北和辽中地区。水稻籽粒镁平均含量为0.030%,4个水稻种植区水稻籽粒镁平均含量没有显著差异。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交换性镁与对应土层中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碱解氮呈极显著负相关,20~40cm土层土壤交换性镁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水稻茎叶镁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体来看,辽宁省水稻种植区大部分土壤镁含量较高,处于丰富水平。建议在镁含量较低的土壤上,通过土壤施用镁肥或者叶面喷施镁肥的方式,为水稻补充镁素营养。研究结果可为辽宁省水稻种植区合理施用镁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成 赵晋陵
[目的]基于高重访周期的国产时序HJ-1A/B CCD遥感影像,研究区域尺度水稻提取方法,解析湖南省沅江市水稻种植面积的时空特征。[方法]依据移栽期和抽穗期水稻有别于其他作物的光谱特性,利用2010年早稻、一季稻和晚稻两个生育期的时间序列数据,综合分析时序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影像和反射率曲线特征,首先基于抽穗期和移栽期的NDVI差值影像进行阈值粗分类,连同两个生育期计算的18个植被指数合成一个文件,作为自变量输入See5.0决策树软件,通过训练生成分类规则集,导入NLCD(National Land Cover Dataset...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成 赵晋陵
[目的]基于高重访周期的国产时序HJ-1A/B CCD遥感影像,研究区域尺度水稻提取方法,解析湖南省沅江市水稻种植面积的时空特征。[方法]依据移栽期和抽穗期水稻有别于其他作物的光谱特性,利用2010年早稻、一季稻和晚稻2个生育期的时间序列数据,综合分析时序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影像和反射率曲线特征,首先基于抽穗期和移栽期的NDVI差值影像进行阈值粗分类,连同2个生育期计算的18个植被指数合成一个文件,作为自变量输入See5.0决策树软件,通过训练生成分类规则集,导入NlCD(NAtIoNAl lAND CoVer DAtASet...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志丁 骆华松 唐郑宁 李树梅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根本上制约着区域人口的集聚和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居环境适宜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牵涉的方面也更加广泛。采用地形起伏度、地被指数、水文指数、气候适宜度四类指标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了云南省不同区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研究结果将为云南省未来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人口空间优化分布,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纪瑞鹏 陈鹏狮 冯锐 张淑杰 武晋雯 张玉书
根据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利用特尔斐法设计了由年太阳总辐射等11个要素组成的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并逐一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单项农业气候资源指数,分别对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计算资源优势度,完成对农业气候资源的综合定量评价。利用辽宁省52个气象台站2006年气象资料和1971—2000年30年气候资料,分别对52个评价单元2006年和常年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30年平均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区大部分位于环渤海湾沿海一带,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度在0.5...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静
如何科学、持续、稳定的加快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对于确保我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具备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在全省水稻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辽宁省 水稻产业 对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勇 邵国军 李建国 邓媛 王甦
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近年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20个水稻新品种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辽宁省主栽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20%,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30%,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25%,未能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占25%。在参试水稻品种米质性状中,垩白性状变化最大,是目前在水稻生产上米质不能达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而最为稳定的是糙米率和精米率。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率为影响目前辽宁省粳稻品种品质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水稻 品质分析 精米率 垩白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非
随着国家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辽宁水稻生产及稻农收益稳步提高,但逐年增加的成本不断压缩农民增收空间,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压力。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稻农收益的水稻单产、市场收购价格,探讨相关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 水稻 农民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