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5)
2023(8719)
2022(7932)
2021(7624)
2020(6337)
2019(14832)
2018(14874)
2017(28756)
2016(15885)
2015(17915)
2014(17865)
2013(17794)
2012(16116)
2011(14384)
2010(14127)
2009(12701)
2008(12081)
2007(10233)
2006(8786)
2005(7438)
作者
(46470)
(38465)
(38212)
(36174)
(24445)
(18531)
(17254)
(15309)
(14630)
(13659)
(13269)
(12811)
(12058)
(12038)
(11773)
(11761)
(11718)
(11521)
(10895)
(10795)
(9732)
(9319)
(9317)
(8651)
(8621)
(8575)
(8560)
(8357)
(7841)
(7721)
学科
(58882)
经济(58817)
管理(43958)
(41471)
(35087)
企业(35087)
方法(29678)
数学(25683)
数学方法(25380)
(15339)
(14459)
中国(14229)
(14035)
业经(13130)
地方(12494)
理论(10543)
农业(10334)
(10329)
(10138)
贸易(10134)
(9827)
技术(9767)
环境(9655)
(9345)
财务(9274)
财务管理(9258)
(9170)
企业财务(8755)
教育(8746)
(8460)
机构
大学(220842)
学院(218544)
管理(90300)
(80042)
理学(79308)
理学院(78444)
经济(78101)
管理学(77027)
管理学院(76661)
研究(71884)
中国(50231)
科学(48381)
(47535)
(37368)
业大(37118)
(36598)
(34669)
研究所(33942)
中心(32082)
(30110)
北京(29955)
农业(29350)
(28885)
财经(28758)
师范(28617)
(26711)
(26221)
(24980)
技术(24177)
师范大学(23244)
基金
项目(159671)
科学(123710)
基金(114528)
研究(114353)
(100629)
国家(99793)
科学基金(85083)
社会(68924)
社会科(65134)
社会科学(65116)
(63344)
基金项目(62212)
自然(57823)
自然科(56420)
自然科学(56402)
自然科学基金(55377)
(53156)
教育(52143)
资助(47245)
编号(47074)
成果(37526)
重点(35282)
(34197)
(33290)
(33124)
课题(32099)
科研(30963)
创新(30816)
计划(29751)
大学(29390)
期刊
(83812)
经济(83812)
研究(60974)
学报(39424)
中国(36624)
科学(35007)
(33688)
管理(31473)
大学(28972)
学学(27356)
教育(24599)
(24554)
农业(24145)
技术(18599)
业经(14592)
(14071)
金融(14071)
图书(13248)
财经(12906)
经济研究(12627)
科技(12237)
理论(11879)
林业(11855)
(11674)
实践(11256)
(11256)
问题(10869)
业大(10786)
(10760)
情报(10311)
共检索到302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春静  庄严  孙向前  王铁胜  
A new sapwood rot on seedlings of Prunus persica, caused by Schizophyllum commune, was reported from Tieli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The disease caused severe damage on 5 year-old seedlings of Prunus persica. The illustrated description of the pathogen was given. The infection route...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陶万强  崔宝凯  王金利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李属树木上一种新的心材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王氏薄孔菌(Antrodia wangiiY.C.Dai&H.S.Yuan),该菌主要引起李属树木心材褐色腐朽。根据野外调查对这种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培养性状进行了描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祥谓  崔宝凯  徐梅卿  朴春根  刘洪剑  
根据资料综合报道165种储木及建筑木材上的腐朽菌,其中担子菌133种,子囊菌32种;引起褐色腐朽的有28种,白色腐朽137种。详细记载了每种真菌的腐朽类型、寄主和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生长在原(储)木上的腐朽菌有三色拟迷孔菌、红缘拟层孔菌、毛盖采孔菌等8种;生长在枕木上的有褐褶菌Gloeophyllum spp.、囊孔菌Hirschioporus spp.、栓菌Trametes spp.、炭团菌Hypoxylon spp.等43种;生长在干燥环境下火烧木材上的有炭生褐褶菌、黑轮层炭壳等5种,潮湿环境下的有12种,其中裂褶菌、皱褶栓菌、黑轮层炭壳等能生长在栽培菇类的木段上,成为污染杂菌;生长在建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徐梅卿  杨忠  蒋明亮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生长在中国原木、建筑物(包括房屋、桥梁、涵洞、栅栏等木质结构材)、坑木、枕木、矿柱、电杆、薪材等上的腐朽菌107种。其中24种引起木材褐色腐朽,83种引起白色腐朽。褐色腐朽的种类主要发生在针叶树木材上,白色腐朽的种类在针叶树和阔叶树木材上都常见。在针叶树原木上常见的木材腐朽菌有黄薄孔菌、红缘拟层孔菌、深褐褶菌、硫磺绚孔菌、冷杉附毛孔菌。在阔叶树原木上常见的有紫褐多孢孔菌、黑管孔菌、一色齿毛菌、红贝俄氏孔菌、硬毛粗毛盖孔菌、皮生锐孔菌、淡黄木层孔菌、鲜红密孔菌、淡黄裂孔菌、毛栓孔菌、锗栓孔菌和云芝栓孔菌等。这些种类来自作者长期的采集、记载和鉴定,全部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魏玉莲  徐梅卿  杜丽艳  
根据野外调查,四川青城山和峨嵋山地区栲树心材腐朽病的病原菌为淡黄木层孔菌(Phellinusgilvus(Schwein:Fr.)Pat.),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最终导致受害树木枯死或风折。本文对此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对采集的病原菌标本材料作了详细描述,对该菌的种内分化进行了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忠  江泽慧  费本华  
木材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侵袭,真菌腐朽是导致木材破坏最严重的一种方式,即使是在木材质量损失率很小的腐朽初期,真菌也可以迅速引起木材结构的破坏,导致木材强度的急剧降低。生物培养和显微镜观察被认为是目前唯一权威的用来检测和评估木材初期腐朽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很难对木材的初期腐朽进行快速、准确地评估。因此,寻找一种迅速、准确地检测和评估木材初期腐朽的方法倍受人们的关注。有关初期腐朽及其检测与评估的研究在国外已有大量报道,而在我国却极为少见。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国内外有关木材初期腐朽及其检测与评估的研究,旨在增强人们对木材初期腐朽危害的认识,并呼吁有关部门重视相关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骆静怡  傅威锐  潘程远  
木腐真菌是一类木质纤维素的自然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角色。利用真菌子实体、菌落、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形态,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TS)和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对环境中采集到的木腐真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鉴定到的真菌进行木质素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析,以及木材侵染腐朽能力研究。通过鉴定,共分离得到5种木腐真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毛栓孔菌Trametes hirsuta,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和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酶活分析表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韦继光  潘秀湖  
对杉木立木腐朽病的症状类型、病原菌及发病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发病部位主要在杉木根茎部和树干基部,腐朽表现为心材腐朽、边材腐朽和心材边材共腐朽3种类型;引起病害的病原菌为Eu-rophiumsp.和Geotrichumsp.;病菌的侵入途径是伤口。因此,建议在杉木营林和护林过程中减少伤口的形成,以控制病害的发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池玉杰  
采用常规重量分析法 ,分别测定了 6 4种木材腐朽菌对红松、青杨、白桦木块的木材分解能力 ,测定了受菌侵染 46d后木材样品的重量损失百分率和木块的颜色变化。结果表明这些木腐菌的木材分解能力显著不同。采自长白山林区的厚黑层孔菌Nigrofomescastaneus(Imaz.)Teng是木材分解能力最强的褐腐菌 ,它分别引起白桦、青杨、红松木材样品的重量损失百分率为 6 4.9%、5 2 .2 %和 16 .9% ;白干酪菌 (Tyromycesalbidus)、灵芝 (Ganodermalucidum)、冬拟多孔菌 (Polyporellusbrumalis)、三色革裥菌 (Lenzite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忠  任海青  江泽慧  
由于生物腐朽可以引起木材结构的严重破坏,采用不同菌种和不同生物腐朽时间对湿地松木材的最大工作荷载(WML)、抗弯弹性模量(MOE)和抗弯强度(MOR)等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腐菌、褐腐菌2个菌种和腐朽时间都对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显著(α=0.05),其中白腐菌处理对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很小,而褐腐菌处理木材对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很大。腐朽木材失重率与各项力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木材失重率与WML、MOE和MOR之间都呈显著负相关。褐腐试验的相关性均在α=0.01水平时显著(双尾检验),皮尔森相关系数达到-0.937以上;而白腐试验的相关性均在α=0.05水平时显著(双尾检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东  彭立民  傅峰  宋博骐  刘美宏  
【目的】分析腐朽木材吸声性能与腐朽程度之间的关系,为腐朽木材的利用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阻抗管法比较不同腐朽程度杨木(横切面)与正常材的法向吸声系数大小,并借助扫描电镜和压汞仪分析不同腐朽程度杨木木材孔隙的变化情况,解释其吸声性能提高的机制。【结果】3种不同腐朽程度杨木木材的平均吸声系数分别为0.35,0.27和0.24,随着腐朽程度增加,其平均吸声系数提高。不同腐朽程度杨木木材的最大吸声系数分别为0.58(1 600 Hz),0.45(3 150 Hz)和0.43(4 000 Hz),随着腐朽程度增加,吸收峰值增大并向低频方向移动。腐朽杨木木材的微观结构表明:腐朽木材细胞壁上纹孔膜被分解,...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云  骆土寿  
非洲桃花心木苗叶斑病研究初报李云,骆土寿关键词非洲桃花心木苗,叶斑病,咖啡生小核菌,药剂防治非洲桃花心木(KhayasenegalensisA.Juss.)是著名的热带速生珍贵用材树种和优良的行道及庭园绿化树种。非洲桃花心木苗病害过去有过调查报道,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朝晖  费本华  任海青  郝刚  
本文对长江滩地意杨的生长和木材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着重讨论长江滩地立木腐朽杨树与正常杨树在树高、胸径生长的差异 ,通过回归分析 ,给出了杨树胸径生长与年龄的回归方程。分析研究腐朽木和正常木在年轮宽度、含水率、木材密度、干缩率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扫描电镜观测腐朽木和正常木细胞壁层的差异和菌丝在木材细胞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地势低是导致杨树立木腐朽的直接原因 ;腐朽对杨树的胸径生长和高生长及木材材性有显著影响 ;腐朽材内部生材含水率远低于正常材内部生材含水率 ,这是由于腐朽杨树内部导管比量明显比正常材低导致其输导水分功能减弱所致 ;而腐朽材的密度和干缩率均高于正常材 ;腐朽木中出现了具有应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宝凯  孙向前  陈建新  赵明水  
本文报道了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树上的两种新的心材腐朽病害,其病原菌分别为变孢绚孔菌(Laeti-porus versisporus(Lloyd)Imazeki)和白蜡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fraxinea(Bull.:Fr)Ryvarden)。根据野外调查对这两种新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根据实地采样对这两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吴兴亮  徐梅卿  
本文报道了我国贵州北部山鸡椒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害 ,其病原菌是粗皮灵芝 (Ganodermatsunodae (YasudaexLloyd)Trott.)。基于本研究采集的标本及日本模式产地的标本 ,对此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主要危害贵州北部的山鸡椒 ,造成干基白色腐朽 ,最后导致树木死亡。对病害的症状 ,造成的危害及病原菌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