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2)
- 2023(5984)
- 2022(5390)
- 2021(4921)
- 2020(4461)
- 2019(10362)
- 2018(10268)
- 2017(20034)
- 2016(11240)
- 2015(12717)
- 2014(13179)
- 2013(13232)
- 2012(12404)
- 2011(11410)
- 2010(11565)
- 2009(10996)
- 2008(11073)
- 2007(10178)
- 2006(8785)
- 2005(7730)
- 学科
- 济(50611)
- 经济(50574)
- 管理(29795)
- 业(27537)
- 方法(26244)
- 数学(22553)
- 数学方法(22369)
- 企(20913)
- 企业(20913)
- 农(14972)
- 学(11952)
- 环境(11447)
- 地方(11369)
- 财(11176)
- 中国(10671)
- 农业(10188)
- 业经(9875)
- 贸(9059)
- 贸易(9059)
- 易(8768)
- 和(8404)
- 理论(7691)
- 制(7384)
- 划(7255)
- 生态(6929)
- 务(6748)
- 财务(6734)
- 财务管理(6713)
- 融(6449)
- 金融(6447)
- 机构
- 学院(170615)
- 大学(169084)
- 济(67486)
- 经济(65939)
- 管理(64505)
- 研究(57700)
- 理学(55523)
- 理学院(54826)
- 管理学(53791)
- 管理学院(53467)
- 中国(42424)
- 科学(38893)
- 京(35849)
- 农(32786)
- 所(30377)
- 财(29926)
- 研究所(27985)
- 业大(27840)
- 中心(26983)
- 农业(25993)
- 江(25867)
- 范(24447)
- 财经(24246)
- 师范(24200)
- 北京(22777)
- 经(21828)
- 州(20750)
- 经济学(20661)
- 院(20414)
- 师范大学(19485)
- 基金
- 项目(113464)
- 科学(88117)
- 基金(81326)
- 研究(80110)
- 家(71524)
- 国家(70958)
- 科学基金(59583)
- 社会(49981)
- 社会科(47312)
- 社会科学(47293)
- 省(46208)
- 基金项目(44528)
- 自然(39385)
- 划(38376)
- 自然科(38276)
- 自然科学(38262)
- 自然科学基金(37543)
- 教育(36340)
- 资助(34085)
- 编号(32309)
- 重点(26038)
- 发(25698)
- 成果(25244)
- 部(24649)
- 创(22746)
- 科研(22310)
- 课题(22305)
- 计划(21806)
- 创新(21306)
- 大学(20533)
共检索到240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秋梅 孙铁珩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及"旅游生态压力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模型对辽宁省2000~2005年间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赤字及旅游生态压力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人次的增加,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旅游生态赤字、旅游生态压力指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未来辽宁生态建设的完善是减轻旅游生态压力,减少旅游生态赤字,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晓薇 王青 刘建兴 李广军 丁一 刘敬智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2001年辽宁省及其14个城市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以及由此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绝大部分城市的生态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全省人均生态赤字为1·31hm2;资源和资源加工型城市(盘锦、鞍山、辽阳、本溪和抚顺)构成了生态严重超载的“黑色带区”,其生态赤字高达2·45hm2~5·23hm2/cap;仅锦州没有生态赤字,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化石能源消费是生态负荷的主要来源,全省该项足迹为1·63hm2/cap,占总足迹的67·3%;上述生态赤字最高的5市的化石能源足迹比例更高,均在75%以上。耕地类生态盈余主要分布在锦州、铁岭、葫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吴慧歌 曲本亮
基于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足迹面板数据,计算2004—2013年辽宁各城市的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明显下降,各城市间水足迹强度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分析人均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的动态演变规律,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差异在不断缩小且有收敛趋势。空间自相关检验发现,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关系,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如阜新、朝阳、葫芦岛;低低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辽宁省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如大连、鞍山、盘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效应,其中人均水足迹对水足迹强度的影响最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吴慧歌 曲本亮
基于辽宁省14个城市的水足迹面板数据,计算2004—2013年辽宁各城市的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明显下降,各城市间水足迹强度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分析人均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的动态演变规律,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差异在不断缩小且有收敛趋势。空间自相关检验发现,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关系,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如阜新、朝阳、葫芦岛;低低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辽宁省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如大连、鞍山、盘锦;辽宁省水足迹强度存在显著空间效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章锦河 张捷 梁玥琳 李娜 刘泽华
建立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态补偿制度,是自然保护区取得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关键。文章提出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以九寨沟为例,构建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效率的自然保护区居民生态补偿标准的测度模型。结果表明:①2002 年九寨沟游客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61hm2,其年度转化值为8.881 7hm2,是当地居民人均生态足迹0.961 6hm2 的9.27倍;②叠加游客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九寨沟总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005 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202 6hm2,生态盈余为0.197 3hm2;③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为8 643 元/hm2,是当地居民生态足迹效率2 613 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郝文军 张满林
本文通过对辽宁旅游产业相关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分析了近年来辽宁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内外贡献率、旅游消费结构以及旅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在特定的政策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并尝试以此解释辽宁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成因。
关键词:
辽宁 旅游 产业结构 变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 王丹 张耀光 赵一行
文章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4年辽宁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并从沿海、内陆地带角度对该省旅游经济差异特征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是总体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旅游集中度很高,且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梯度很大。据此提出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演变 辽宁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张宇 郭舒 于丽艳
以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EXCELL等工具软件,对1995年至2004年间相关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理清了辽宁入境旅游市场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近十年来,辽宁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远远高于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客源市场高度集中(75%来自日、韩两国);旅游人数与外汇收入存在巨大增长空间;旅游交通消费比重高居不下。为更好地把辽宁省旅游业培育成具有活力的支柱产业,要制订出发展辽宁省入境旅游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入境旅游市场 特征 辽宁省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振宇 连家明 郭艳娇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国家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辽宁为分析样本,对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从生态效率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两个维度,评价了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生态和经济增长之间平衡发展的成效,分析成效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取向。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增长 生态足迹 财税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 杜靖川 夏爽
近年来,那拉提镇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当地社会经济的主要来源,并且规模巨大的旅游活动也吸引着各地旅游者的关注,但同时也会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和负面影响。文章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测算出2012年那拉提镇旅游生态足迹为64 118.11 hm2,是旅游生态承载力的13.56倍,旅游生态赤字为59 390.79 hm2,说明旅游活动正在过度消耗那拉提镇资源环境,当地旅游业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欢 林文鹏 储德平 郑耀星 江健 高峻
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借助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对上海市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通过测算,2009年上海市旅游生态足迹为66 333 483.428hm2,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466.547×10-4 hm2;旅游生态承载力为1 900 029.08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146.908×10-4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19.692×10-4 hm2。从上海市旅游生态足迹结构来看,旅游交通和旅游购物足迹的比例最大,分别占71.79%和23.76%,旅游餐饮和休闲娱乐其次,分别为3.44%和0.14%,比例最小的是旅游观光和旅游住宿。这表明旅游活动正在过度消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振家
在对旅游碳足迹的本质与测算方法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文章测算了2010~2014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碳足迹,为新常态下经济带低碳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与经验数据支撑。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带总旅游碳足迹和国内旅游碳足迹都呈不断上升态势,并且辽宁省大连市各主要测算指标都占据了经济带旅游碳足迹相应指标的最大比重。据此提出了依托"互联网+""旅游景区承载力""旅游生态系统安全"等原则宣传低碳理念,开放和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性开发低碳旅游产品与服务,以及重点突出大连市在经济带低碳开发中的核心地位与示范作用等经济带低碳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费凌
鉴于传统迭代算法主要基于单个样本进行正反计算,从而出现收敛速度较慢且精度不高的局限,文章把单个样本的计算拓展到全局样本,对不同样本赋予不同权重,根据计算过程中的偏差进行纠正,交替迭代计算并反复纠偏处理,构建了一种拓展的交替迭代算法,该算法既能提高收敛速度又能增强计算精度。基于拓展的交替迭代算法对我国旅游生态足迹动态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我国旅游生态足迹指数整体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旅游生态足迹指数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有6个,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中的省级行政单位有15个,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低的省级行政单位有9个。
关键词:
迭代算法 生态足迹指数 加权 偏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新向
对旅游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根据生态足迹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I来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以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以上指标体系,对开封市2004年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开封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0.014983 hm2,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5.53%;其次是餐饮,为9.75%。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为0.041 790hm2,生态安全度为0.36,处于一种一般状态或者说较为安全的状态。对研究结果采用旅游环境容量来进行判断,也表明研究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旅游地生态安全...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旅游地 生态足迹分析 开封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发旺 匡阗 王秋兵 王慧强
采用SWOT分析法对辽宁省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辽宁省具有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但也有季节性差异大、资金投入缺乏、森林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劣势,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提出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营销、多渠道筹措资金、资源培育和环保教育相结合、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等辽宁省发展森林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
辽宁 森林旅游 SWOT分析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