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7)
2023(8355)
2022(7288)
2021(6583)
2020(5929)
2019(13758)
2018(13337)
2017(27588)
2016(14883)
2015(16809)
2014(17024)
2013(17307)
2012(16519)
2011(14988)
2010(15039)
2009(14222)
2008(14233)
2007(12989)
2006(11073)
2005(9807)
作者
(44354)
(37255)
(37245)
(35479)
(23583)
(17958)
(16957)
(14434)
(13798)
(13303)
(12660)
(12478)
(11761)
(11759)
(11702)
(11627)
(11568)
(11036)
(10851)
(10732)
(9280)
(9230)
(9196)
(8552)
(8398)
(8355)
(8255)
(8189)
(7442)
(7424)
学科
(75828)
经济(75767)
(43073)
管理(40728)
方法(39047)
(34331)
企业(34331)
数学(34296)
数学方法(34093)
(19631)
(17889)
中国(15873)
地方(15703)
业经(15470)
农业(13300)
(12995)
(12801)
贸易(12800)
(12434)
(12359)
(11558)
财务(11545)
财务管理(11513)
产业(11127)
企业财务(11002)
技术(10010)
理论(9756)
(9619)
金融(9617)
(9585)
机构
学院(226972)
大学(226544)
(98719)
经济(96865)
管理(89164)
理学(77534)
理学院(76681)
管理学(75552)
管理学院(75117)
研究(73943)
中国(54540)
(46422)
科学(44847)
(44173)
(37881)
(37084)
财经(36202)
中心(34423)
研究所(33741)
(33336)
业大(32977)
(32837)
经济学(31730)
农业(29968)
(29888)
师范(29584)
北京(29113)
经济学院(29097)
财经大学(26901)
(26517)
基金
项目(150595)
科学(119406)
基金(110955)
研究(108697)
(95720)
国家(94967)
科学基金(81849)
社会(71036)
社会科(67657)
社会科学(67636)
基金项目(59667)
(59410)
自然(52418)
自然科(51161)
自然科学(51147)
自然科学基金(50306)
教育(49913)
(49252)
资助(46839)
编号(42858)
(34378)
(34099)
重点(33939)
成果(33864)
(31010)
教育部(29695)
国家社会(29505)
课题(29403)
人文(29199)
科研(29142)
期刊
(105024)
经济(105024)
研究(62000)
中国(35562)
(34002)
学报(33891)
(33651)
科学(32306)
管理(29029)
大学(25552)
学学(24372)
农业(22784)
(18892)
金融(18892)
财经(18591)
业经(18529)
技术(18249)
经济研究(17027)
教育(16514)
(16060)
问题(15139)
技术经济(12375)
统计(11978)
商业(11959)
(11879)
(11447)
(10910)
(10518)
理论(10364)
(10271)
共检索到318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郝文军  张满林  
本文通过对辽宁旅游产业相关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分析了近年来辽宁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内外贡献率、旅游消费结构以及旅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在特定的政策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并尝试以此解释辽宁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成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淑艳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本文以人均 GDP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运用偏离——份额法实证分析 了区域差距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晓红  杨皎平  梁涛  
一、引言现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有正面的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那么,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机制?西方学者对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着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筱  冯柏  包晓雯  
以辽宁省1956~2008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模型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辽宁省经济增长短期内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短期内第三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第二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云锋  
从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状况及细分的行业结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辽宁省的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而言已经过大,它的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出弹性较小,制约了其他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在细分行业中,辽宁省的整体经济中能最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其次是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常丽  
产业结构性矛盾一直是困扰辽宁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经过30年的结构调整,辽宁产业结构演进呈现"三产化"趋势,但就业结构"非农化"进程缓慢,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比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矛盾。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应兼顾"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提高结构变动的协同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悦铮,管立刚,周跃  
本文从年际和月份等时空上和地域空间结构上及消费结构上对辽宁沿海地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慧  张岩  谢倩  
近年来,作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业形式——农业旅游在我国各地迅速兴起,在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缺乏统一规划、布局零散、产业链短、配套设施不完善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制订统一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强化政策支持和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等途径对农业旅游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以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舒莉芬  贺建清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旅游业迅速发展,已形成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但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本文借助偏离—份额分析法、区位熵、信息熵等现代研究方法,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剖析,结果发现: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展示的系统稳定性来看较差。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本文对优化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涛  
旅游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的长期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力结构的定量方法,从理论上提出旅游产业的构成比重、结构变动指数及结构生产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且以四川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改善旅游产业生产力结构的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源  王婷婷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基于网络文本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总结了外省游客在辽宁省内的空间行为偏好,通过UCINET软件对空间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旅游流网络紧密程度偏低,共存在6个凝聚子群,呈现出核心—边缘模式,各节点城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各节点的集聚与扩散程度差异显著,其中沈阳、大连属于核心节点,中心性程度高;省内存在2条主要扩散路径,沈阳—大连—丹东构成了辽宁省重要的金三角旅游路线,锦州—盘锦—营口等节点形成了"引客入辽"的辽西路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美  翟印礼  韩晓燕  甄伟  张晓男  
运用灰色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计算2001~2005年间不同时间段内的辽宁省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度,并分析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动态变化,找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讨论辽宁省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问题,为平原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淑艳  荣晓华  
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辽宁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指出影响及制约结构转换的主要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才志  王会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论述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全省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调整措施和对策,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锴  宋婷婷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SSM)法和灰色关联法对2001—2014年辽宁省海洋产业的结构特征与优势进行分析与定位,以期为辽宁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辽宁省产业结构呈"一三二"向"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演变特征,其中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势较强、滨海旅游业产业竞争优势较突出,其他海洋产业的优势随着产业结构特征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