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7)
2023(16901)
2022(14196)
2021(13195)
2020(10903)
2019(24802)
2018(24428)
2017(47272)
2016(25603)
2015(28484)
2014(28500)
2013(28442)
2012(26259)
2011(23645)
2010(23852)
2009(22041)
2008(21752)
2007(19349)
2006(17410)
2005(15693)
作者
(74997)
(62214)
(61927)
(58373)
(39613)
(29677)
(28077)
(24375)
(23581)
(22184)
(21242)
(21064)
(19942)
(19817)
(19047)
(18955)
(18587)
(18269)
(17885)
(17807)
(15557)
(15396)
(14967)
(14280)
(13944)
(13919)
(13882)
(13694)
(12386)
(12374)
学科
(116196)
经济(116081)
(93322)
管理(84074)
(82205)
企业(82205)
方法(46271)
数学(35869)
数学方法(35520)
(33867)
业经(33849)
中国(30569)
(30214)
地方(28602)
农业(24171)
技术(21561)
(21556)
财务(21488)
财务管理(21463)
(20988)
(20751)
(20632)
理论(20357)
企业财务(20313)
(19093)
贸易(19076)
(18408)
环境(17867)
(17439)
(16694)
机构
学院(369930)
大学(365362)
(149428)
管理(149382)
经济(146221)
理学(127866)
理学院(126430)
研究(124649)
管理学(124600)
管理学院(123908)
中国(94745)
(79292)
科学(76900)
(68052)
(62834)
(61242)
研究所(56827)
(56419)
中心(55850)
财经(53872)
业大(53749)
北京(50561)
(49507)
师范(49061)
(48867)
农业(47557)
(45888)
(45656)
经济学(43154)
商学(39712)
基金
项目(246038)
科学(194746)
研究(182954)
基金(177406)
(153604)
国家(152199)
科学基金(131831)
社会(115366)
社会科(109283)
社会科学(109258)
(98029)
基金项目(94752)
自然(84921)
自然科(82924)
自然科学(82906)
教育(82370)
自然科学基金(81434)
(81044)
编号(75295)
资助(72292)
成果(59964)
(56739)
重点(54747)
(53279)
(52920)
课题(51734)
创新(48770)
国家社会(46841)
科研(46285)
(46073)
期刊
(175376)
经济(175376)
研究(109899)
中国(72716)
管理(58883)
(57069)
学报(53492)
(52480)
科学(52402)
教育(41281)
大学(40737)
农业(39824)
学学(38373)
技术(33905)
(33339)
金融(33339)
业经(31853)
经济研究(26065)
财经(25925)
问题(22665)
(22242)
(22005)
技术经济(19826)
图书(18354)
科技(18249)
现代(18117)
商业(17779)
资源(17222)
理论(17081)
(16150)
共检索到558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斌  王学典  
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提高区域整体竞争优势,辽宁旅游业的区域间合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即针对辽宁旅游业的区域间合作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辽宁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对辽宁旅游业区域合作的阻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建设性地提出了辽宁旅游业在区域合作上的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华芝  
行、住、游、食、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一般来说,后三者较容易发展,投入也少,全国大同小异。难度在于行、住、游这三者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是制约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而“行”的问题更为突出。解决不了交通,旅游地区缺乏可进入性,有再好的资源也难以转化成现实的旅游生产力。 辽宁省的交通在全国居于先进行列,航空、铁路、海运、公路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和两大国际机场为主的六大空港。以大连港为主的六大港口的对外开放港口群;以沈阳为中心的辐射七个地级市的高速公路和以沈阳为中心的密集的铁路网。同时,交通干线至主要景区的道路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葛立群  孙贵荒  赖晓璐  
本文采用构造指数的方法对辽宁省14个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辽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晓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晓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水平集聚区逐步强化为研究末期的"大连、沈阳、铁岭及锦州",核心城市沈阳及大连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铁岭、锦州、营口及本溪旅游业发展水平进步巨大;影响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力因素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该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所占权重值最大。[结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城镇化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俊芳  
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五点一线"战略基础上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由东北区域走向全国,并依托东北亚走向世界,这必将给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提供难逢的历史机遇。辽宁沿海没有长三角、珠三角实力雄厚的民间经济基础和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李宁  
资源枯竭型地区发展农村旅游业具有调结构、改善环境及带动就业的重要意义。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地区具有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政策、资源及区位优势,因此农村旅游业已经为辽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辽宁资源枯竭型地区农村旅游业发展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项目单一且同质化严重、缺少品牌项目及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在未来发展中需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农村精品旅游及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打造农村旅游品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荣富  
促进区域旅游与合作加速发展福建旅游业□郑荣富改革开放18年来,福建旅游业获得巨大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旅游接待人数和创汇数连续七年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四位,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增加,旅游业日益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辉  张新新  
一、引言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已突破产业边界,真正成为综合性的大产业。辽宁省已将旅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与其他产业部门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性,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很大。如何处理好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系,对辽宁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西走廊区域作为辽宁省重要经济板块之一,其旅游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意义上,走廊常被理解为交通通道,但作为区域旅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彦博  韩颖  吴家革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假日经济的兴起,辽宁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增长势头强劲,搞好辽宁省旅游产品的开发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旅游产品的评价、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辽宁省旅游产品的区域开发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  吕同猛  
沟域乡村旅游作为沟域经济的一种模式,具有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多重效应。近年来辽宁沟域乡村旅游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应明确发展目标,打造示范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第一产业协同发展,同时采取强化政策支持,完善配套设施、促进产业融合和产品升级、大力宣传促销等对策措施促进其迅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健  邓琼芬  
运用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东、中、西三大区域及省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缓慢缩小趋势,省际间和区际间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省际间的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缩小态势,区际间差异的贡献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藩  陈瑛娜  
工业旅游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旅游项目。目前,山东省在工业旅游发展方面走在了国内的前列,而辽宁省却存在着起步晚、准备不充分、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等问题。辽宁省要借鉴山东的经验,搞好项目筛选,加强引导,鼓励企业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对入选企业进行必要的建设、培训准备工作,编好解说词,并将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结合起来,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素珍  
2005年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产品之一。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所以必须了解红色旅游的内涵,分析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从而制定出发展本地区红色旅游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琪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其他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实现南通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必须通过优化合作环境、积极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和优势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区域旅游市场、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融入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