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9)
2023(9059)
2022(8160)
2021(7761)
2020(6521)
2019(15328)
2018(15320)
2017(29882)
2016(16409)
2015(18529)
2014(18426)
2013(18391)
2012(16736)
2011(14919)
2010(14668)
2009(13184)
2008(12693)
2007(10752)
2006(9246)
2005(7824)
作者
(47792)
(39418)
(39079)
(37190)
(24959)
(18939)
(17703)
(15701)
(14969)
(13954)
(13653)
(13041)
(12291)
(12280)
(12049)
(12021)
(12002)
(11774)
(11138)
(10987)
(9953)
(9565)
(9465)
(8939)
(8802)
(8773)
(8701)
(8623)
(7888)
(7863)
学科
(62077)
经济(62002)
管理(46024)
(44341)
(36989)
企业(36989)
方法(31156)
数学(26906)
数学方法(26613)
(17784)
(15598)
(15159)
中国(14597)
业经(13939)
地方(12835)
农业(11767)
(11095)
理论(10867)
(10703)
贸易(10699)
(10374)
技术(10223)
(10182)
财务(10125)
财务管理(10108)
环境(10060)
(9750)
企业财务(9583)
教育(8854)
(8841)
机构
大学(228997)
学院(227357)
管理(94765)
(85184)
经济(83212)
理学(83137)
理学院(82248)
管理学(80841)
管理学院(80454)
研究(74167)
中国(53248)
科学(49160)
(49091)
(40465)
业大(38211)
(37456)
(36961)
研究所(34561)
中心(33307)
农业(31753)
(31199)
北京(30916)
财经(30523)
(29813)
师范(29547)
(27854)
(27044)
(25902)
经济管理(24199)
技术(24106)
基金
项目(164455)
科学(127895)
研究(118682)
基金(118396)
(103855)
国家(102996)
科学基金(87899)
社会(71999)
社会科(68062)
社会科学(68042)
(64552)
基金项目(64332)
自然(59402)
自然科(57927)
自然科学(57913)
自然科学基金(56864)
(54465)
教育(53657)
编号(49178)
资助(48596)
成果(38914)
重点(36293)
(35521)
(34376)
(33967)
课题(32981)
科研(31738)
创新(31601)
大学(30326)
计划(30241)
期刊
(90020)
经济(90020)
研究(63512)
学报(39191)
中国(38470)
(37016)
科学(35306)
管理(32825)
大学(29137)
学学(27499)
农业(26764)
(26508)
教育(24417)
技术(19455)
业经(15872)
(15229)
金融(15229)
财经(13787)
(13664)
图书(13330)
经济研究(13235)
理论(12266)
科技(12252)
问题(11851)
实践(11589)
(11589)
(11493)
技术经济(11236)
(10774)
资源(10744)
共检索到315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敏  王可心  
通过对2010年-2020年间辽宁省主要大宗粮油作物玉米、水稻和花生的种植效益进行分析,对比产出投入比、成本利润率等,总结得出:辽宁省水稻种植经济效益基本稳定,但产出投入比有下降趋势;玉米近6年出现亏损现象;花生的单位产值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但投入产出仍然基本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日渐上涨的人工成本和机械作业费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从粮食生产种植、资金政策、产业融合、品牌打造以及引进科技人才等多个角度,对辽宁省粮食生产增产增效及高效实施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洪松  任天举  鲁远源  苟小红  谢廉儒  
1988—1991年在生态条件相近的两个点上对14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了定位观察,利用试验和农产品成本调查的系统资料,对稻田主要作物及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效应、光能利用、经济效益和养分产投比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稻、再生稻的综合效益最好,是重庆地区的两大优势作物,应重点发展;(2)三熟比两熟制更能充分利用温、光、水、土资源,增产效果明显,但年际产量波动大,经济效益不如两熟制;(3)为充分利用大春资源优势,发展双季稻不如主攻再生稻单产;(4)调整冬季作物结构,扩大绿肥饲料面积,适当扩大油菜等经济作物面积,限制小麦生产规模是扩大复种、提高稻田多熟种植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5)增施钾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四光  赛树奇  张宜军  韩晓东  
对我国北方四省一区2009~2010年粮油作物的生产成本及单位面积种植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成本与纯收入的比值为1︰1.23,其中人力成本最高,其次依次是肥料、种子、整地、农药、租地、水电费用,生产成本过高急需解决。而政府的种粮补贴对9种粮油作物的单位面积效益的位次没有影响。增加农民种植粮油作物的效益,需要从降低成本、增加科技投入、加速机械化和建设农产品市场入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户主要粮经作物种植意向与产量期望研究山西省农业投资效益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课题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是农户从事农业经营的主体。尽管其比较利益在农户整个经营系列中是最低的,但是作为社会需求最广泛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产品,其生产不论对农户还是对整个社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扬  李涵  赵正豪  
[目的]农业碳排放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我国省际间农业碳排放的相对均衡发展,对加快农业生产中“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1991—2019年粮食作物农用物质投入等统计数据,运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测算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农业碳排放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检验我国农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结果](1)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整体稳定,播种区域逐渐向粮食主产区集中;(2)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下降,化肥、柴油是主要碳源,碳排放量、碳源及碳排放强度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差异明显;(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增加对农业碳排放量有明显增进作用,农业效率提高和农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则促进农业碳排放量增长。[结论]应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强化化肥、农药、柴油等化学生产要素投入科学标准和使用技术,提高使用效率;实施碳排放补贴政策,建立碳排放区域间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莉蓉  张名位  刘邻渭  魏振承  张瑞芬  
【目的】比较外界因素及杀菌工艺对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光照、温度、食品原料、防腐剂、金属离子和5种杀菌工艺(巴氏灭菌、煮沸灭菌、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微波灭菌、)处理3种花色苷提取物,采用铁离子还原法评价其处理前后的总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黑米、黑大豆、黑玉米种皮花色苷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随光照和加热时间延长而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在避光、自然光和日光灯照射3种光照条件下黑米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其次为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黑玉米花色苷提取物的最差;在相同温度下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黑米和黑玉米花色苷提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丁丑  陈文梅  
本文基于历年粮食统计数据,分析粮食托收政策改革对主要粮食品种种植格局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粮食托收政策改革出台以来,一方面,从新一轮的粮食托收政策改革在2015-2016年的作用来看,基本实现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豆类种植面积,适当增加优质稻谷,稳定稻谷增收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主产区在体现政策改革效应明显,表现为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的主产区总量波动贡献率分别为-91.05%、176.96%、73.73%、30.72%和55.78%,且大于时间效应,即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增加值远大于随时间推移的增收量。这表明:粮食托收政策改革优化了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格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端木斌  杨良山  
从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以作物营养体高产为目标,合理调整农田种植结构,改变传统的粮─粮─粮种植模式为饲─饲─粮新种植模式,在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同时,促进了奶牛生产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娟  
国家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开发工作已经历了15个年头,从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线角度出发,此项工作把农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评价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了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开发工作,也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职业技能鉴定与开发的执行机构之一的辽宁省种植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自2003年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授权成立以来,在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农业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办法及开展多工种鉴定与考务工作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效用。通过9年来的实践与探索,鉴定站的整体建设日趋完善、鉴定对象广泛深入、鉴定工种多元并进、鉴定影响不断扩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印礼  李大兵  张目  
辽宁本是一个工业大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国家工业化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工业倾斜政策,在共和国的建设中,辽宁长时期将工业作为发展重心,而农产品长期短缺。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辽宁农业以现代大工业为依托,厚积薄发,由粮食短缺到自给有余,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形成了农业种植结构的区域特色。面对入世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根据推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需要,辽宁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玉枝  肖艳  赵华  邓挺  周守明  
通过对稀土不同含量区粮油作物品质的研究,得知稀土元素能促进粮油作物籽粒中蛋白质和P2O5的积累,且具有提高酸性土壤作物吸收多种元素的能力。从试验数据中看出,富含稀土的酸性土壤上生长的粮食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与稀土累积呈正相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鹏  安颖蔚  冯良山  
为了探索辽宁地区适宜的鲜食玉米复种模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鲜食玉米复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鲜食玉米复种菜用大豆模式主要限制因素为劳动强度和产品畅销度,在区域大规模种植较为困难。鲜食玉米复种鲜食玉米模式在突破了种植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是区域较为高效的种植模式。在开拓芸豆市场和完善复种技术基础上,鲜食玉米复种芸豆模式同样也是一种高效的复种模式。鲜食玉米复种萝卜和白菜是区域传统的模式,为增加经济效益该模式需要应对市场变化适当调整种植规模,提高产品价格。鲜食玉米复种谷子模式尽管经济效益较低,但是一种省工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鹏  安颖蔚  冯良山  
为了探索辽宁地区适宜的鲜食玉米复种模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鲜食玉米复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鲜食玉米复种菜用大豆模式主要限制因素为劳动强度和产品畅销度,在区域大规模种植较为困难。鲜食玉米复种鲜食玉米模式在突破了种植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是区域较为高效的种植模式。在开拓芸豆市场和完善复种技术基础上,鲜食玉米复种芸豆模式同样也是一种高效的复种模式。鲜食玉米复种萝卜和白菜是区域传统的模式,为增加经济效益该模式需要应对市场变化适当调整种植规模,提高产品价格。鲜食玉米复种谷子模式尽管经济效益较低,但是一种省工的种植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驰  
本文选取大豆、梗稻、玉米三种农作物,使用1994—2006年间若干代表年份的数据,通过DEA方法计算了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中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作物种植效率与国际化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三种农作物的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实证检验发现,农作物开放程度的提升确实会带来种植效率的显著提升,尤其是对于具有出口优势的玉米,开放程度对种植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琼  吴文斌  宋茜  余强毅  杨鹏  唐华俊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和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的发展方向。当前,光谱特征、时相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三大理论基础。基于单一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往往难以获取种植结构"最佳识别期"的遥感影像;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季相节律特征,成为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主流方法。在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中,多特征参量法较单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