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6)
2023(12894)
2022(11252)
2021(10507)
2020(8586)
2019(19969)
2018(19974)
2017(38140)
2016(20890)
2015(23421)
2014(23553)
2013(23500)
2012(21902)
2011(19888)
2010(19932)
2009(18052)
2008(17434)
2007(15360)
2006(13631)
2005(12164)
作者
(61805)
(51207)
(50685)
(48026)
(32440)
(24532)
(23020)
(20133)
(19451)
(18274)
(17493)
(17216)
(16226)
(16214)
(15710)
(15643)
(15249)
(15171)
(14565)
(14440)
(12778)
(12769)
(12319)
(11580)
(11467)
(11387)
(11362)
(11294)
(10338)
(10037)
学科
(88993)
经济(88910)
管理(56529)
(54677)
(43218)
企业(43218)
方法(35032)
数学(29887)
数学方法(29568)
中国(25948)
地方(25491)
(24987)
业经(20640)
(19067)
(18304)
农业(17304)
(15453)
贸易(15437)
(14855)
(14636)
环境(14553)
(14219)
(13956)
金融(13954)
技术(13935)
地方经济(13915)
(13755)
银行(13712)
理论(13636)
(13249)
机构
大学(295003)
学院(294723)
管理(115538)
(114740)
经济(112083)
研究(104030)
理学(99275)
理学院(98059)
管理学(96397)
管理学院(95876)
中国(77033)
科学(66182)
(64882)
(53441)
(50979)
(49866)
研究所(48594)
中心(46462)
业大(44910)
(43417)
北京(41773)
(41602)
师范(41215)
财经(40460)
农业(38790)
(38019)
(36717)
(36226)
师范大学(33340)
经济学(32839)
基金
项目(201429)
科学(157122)
研究(148485)
基金(143378)
(125336)
国家(124235)
科学基金(105520)
社会(91032)
社会科(86076)
社会科学(86056)
(79550)
基金项目(76857)
自然(68662)
(67218)
教育(67083)
自然科(66984)
自然科学(66971)
自然科学基金(65737)
编号(61675)
资助(58611)
成果(50223)
(47184)
重点(45246)
(43404)
课题(42875)
(41577)
创新(38715)
科研(38202)
发展(37500)
项目编号(37386)
期刊
(133113)
经济(133113)
研究(89729)
中国(59929)
学报(47353)
(46695)
科学(44328)
管理(42975)
教育(36599)
(36079)
大学(35374)
学学(33082)
农业(33003)
(26689)
金融(26689)
技术(25732)
业经(23578)
经济研究(20360)
财经(18989)
图书(17550)
问题(17247)
(16603)
(16072)
科技(15236)
理论(14896)
资源(14539)
技术经济(14105)
实践(13805)
(13805)
现代(13628)
共检索到443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铁刚  迟道才  于文颖  王冬梅  陈胜利  
根据辽宁台安试验站历年潜水蒸发试验资料,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埋深、土质、大气蒸发能力、降雨等影响潜水蒸发的因素,并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逐月潜水蒸发模型,为辽宁地区计算有作物生长条件下的潜水蒸发量提供了潜水蒸发计算公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郑西来  伍成成  张玉荣  
为探寻辽河口湿地区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变化规律,提高研究区地下水水分利用效率,用带有地下水补给的芦苇培养箱测量潜水蒸发量,并与同一实验条件下的水面蒸发和裸地蒸发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得出:①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栽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蒸发量比裸地的大,并且随天气变化潜水蒸发量日变化也非常大,栽植芦苇的样地日潜水蒸发量差值可达9.0 mm。②潜水累积蒸发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栽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蒸发递减速度大于裸地。在试验设定的地下水埋深-5~-60 cm范围内,种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累积蒸发量是裸地的3.0~3.5倍。③栽植芦苇的样地的潜水蒸发过程与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飞  史文娟  邢旭光  王全九  
【目的】分析不同覆膜开孔率对潜水蒸发和地温的影响,并揭示水热之间的关系。【方法】2012-07-29-09-13,在新疆库尔勒巴州灌溉试验站,采用潜水蒸发试验,研究覆膜开孔率分别为0.78%,2.40%,4.80%和100%时,潜水蒸发和0~20cm土层地温的变化,并分析了潜水蒸发与地温的关系。【结果】单位面积累积潜水蒸发量、潜水蒸发系数均随着覆膜开孔率的增加而增大,覆膜开孔率为0.78%,2.40%,4.80%时对应的蒸发抑制率分别为71.27%,70.44%和65.51%。单位面积累积潜水蒸发量与覆膜开孔率和时间之间呈复杂的幂函数关系;一天当中的潜水蒸发主要集中在20:00-0:00和0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梦琪  蔡焕杰  黄志辉  
为分析黄土地区潜水蒸发的规律,建立适宜于本地区的数学模型。采用地中渗透仪对自然条件下的潜水蒸发进行了模拟试验,根据宝鸡峡灌区扶风县段家乡试验场地连续5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地区不同地下水埋深的蒸发蒸腾规律。结果表明,潜水蒸发量与埋深呈负相关关系,潜水蒸发量与埋深关系曲线以埋深1.0m为界,埋深小于1.0 m时曲线较陡,即埋深小于1.0 m时的潜水蒸发量大,且随埋深的变化较大;地下水埋深大于1.0 m时,潜水蒸发量小,且随埋深变化较小;裸地和玉米、小麦生育期潜水蒸发的极限埋深分别为4.5,5.3和6.3 m。最后还以5年实测资料为依据建立了潜水蒸发的指数型数学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来剑斌  王永平  蒋庆华  王金栋  王全九  
 利用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质地土壤埋深为0m时潜水的蒸发与大气蒸发能力间的关系,研究了地表蒸发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而根据不同埋深的潜水蒸发情况,提出了用土壤粘粒含量表示的潜水蒸发公式,并计算了不同土壤在不同潜水埋深时的潜水蒸发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何华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对3种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中的水分分布和潜水蒸发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制度和地下水埋深对潜水蒸发影响较大。在同一水位下,总灌水量相同,灌水频率不同时,随灌水频率增加,潜水蒸发量显著减少;在同一水位下,低灌水频率土壤随次灌水量增加潜水蒸发减少,且水位越深,潜水蒸发量减少越大,水位越浅,潜水蒸发量减少越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小龙  王世富  
通过对辽宁省西丰县、沈阳市及凤城市的几个发病较重柞蚕场的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发现柞树早烘病开始发生于8月下旬,大面积的早烘病开始于9月上旬,此病首先发生在柞树下部枝条的基部叶片上,再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在柞叶边缘处出现褐色的小斑点,分布不均匀,以后斑点继续扩大,由叶缘部位不均匀地向中部扩展,最终叶片全部变成褐色,但叶片并不脱落。一般柞墩密度大、根刈树形、北向坡(阴坡)、坡度大的蚕场早烘病发病重;从树种看辽东栎、蒙古栎发病较重,槲和麻栎较轻;从树的枝龄来看,3 ̄5年生或者更老枝龄的柞树发病严重,1 ̄2年生的枝龄不发病或发病较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娇  刘振宏  于杨  王若男  马林  
[目的]为农田土壤水分监测农业水平衡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51—2017年辽宁省各气象监测站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辽宁省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以及蒸发量的影响因子。[结果]辽宁省蒸发量以及气候倾向率地域分布特点是自西北向东南递减;3—8月蒸发量明显减少,是年蒸发总量减少的主要贡献时段;9月至翌年2月呈弱增加趋势。春夏季明显减少,秋冬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年蒸发量倾向率为-22.98mm/10年,并在2002年气候突变,突变之后平均减少159mm。辽宁西北部丘陵区减少趋势最显著,气候倾向率为-30.90mm/10年;中南部平原沿海区气候倾向率为-19.33mm/10年;辽宁东部山区减少趋势不明显。平均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风速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蒸发量的贡献率达到85.8%。[结论]辽宁省蒸发量时空分布差异性明显,东部、中部、西北部3个不同气候区,各区蒸发量变化特征不同;蒸发总量的减少,其各月变化不同;因此,在研究农田水分平衡、水循环、水资源评价时蒸发量的时空分布尤为重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东  郝迪  吴迪  付玉娟  孙仕军  陈志君  
作物生产水足迹可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真实用水量,为理清辽宁省玉米水足迹的动态变化规律,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运用水足迹理论和方法,基于CROPWAT软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1992~2015年的玉米水足迹进行计算,分析了各地区玉米水足迹在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条件下的差异和年际变化规律,对玉米主产区的生产水足迹进行了回归分析和M-K趋势检验。结果表明:辽宁省多年平均玉米水足迹总量为1.109m3·kg~(-1),绿水、蓝水和灰水足迹比例分别为47.4%、19.4%和33.2%;丰水年营口最大(1.10m3·kg~(-1))、铁岭最小(0.68m3·kg~(-1)),平水年丹东最大(2.03m~3·kg~(-1))、铁岭最小(0.69m3·kg~(-1)),干旱年型下大连最大(1.74m3·kg~(-1)),抚顺最小(0.75m3·kg~(-1));辽宁省玉米主产区的绿水、蓝水(除锦州外)和灰水足迹大部分呈下降趋势,其中,沈阳、朝阳绿水足迹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为0.12m3·kg~(-1)·10a~(-1)和0.13m~3·kg~(-1)·10a~(-1)。因此,在各水文年型下,辽宁省玉米生产水足迹均以绿水为主,其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灰水占第二,对水资源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农业生产中需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各地区玉米水足迹差异显著,需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灌溉制度和灌溉策略,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可为辽宁省的玉米生产空间布局和农业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景生  康绍忠  
采用两种规格的微型棵间蒸发皿 (Micro-Lysimeter)分别测定沟灌夏玉米田沟、垄土面蒸发 ,对沟灌条件下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分析了相对土面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以及土面蒸发强度与作物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沟灌条件下夏玉米田棵间土壤蒸发量占全生育总耗水量的 33.0 %~ 34.5 % ,棵间土面相对蒸发强度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和作物叶面积指数之间均呈现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 ,灌溉或降雨后 2~ 3d内土面蒸发强度较大 ,受大气蒸发力影响明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玲  康绍忠  杨秀英  粟晓玲  
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及周边的 17个站近 5 0年的观测资料 ,应用 1998年FAO灌溉排水丛书第 5 6分册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历年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 ,分析了海拔高度与ET0 的相关性。石羊河流域ET0 值空间变化比较大 ,从山区到绿洲平原ET0 多年平均值呈递增趋势。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6 .5和Arcview3.1建立了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式模型 ,本研究只考虑了海拔高度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暂未对坡地上的辐射及温度进行校正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淑娟  于濯  刘姝熠  常南  
为了研究密胺餐具甲醛与蒸发残渣的迁移规律,从而提高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密胺餐具的使用了解。随机抽取10个市售密胺餐具品牌,根据国标规定对其进行品质分析,选取合格和不合格的密胺餐具各1个品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浸泡,分别采用盐酸苯肼分光光度法和旋转蒸发法对甲醛单体和蒸发残渣迁移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0个市售密胺餐具品牌,合格率仅为30%,其中甲醛单体与三聚氰胺两项指标超标最为严重;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甲醛单体与蒸发残渣的迁移量也随之增加,并且高温对其影响大于时间因素,当温度超过70℃时,甲醛与蒸发残渣迁移量增加幅度明显提高;表面划痕程度越大,两种迁移量越多;优质密胺餐具甲醛与蒸发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田成诗  
深入挖掘辽宁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探讨辽宁建筑业未来发展空间,归纳了辽宁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快培育品牌企业、通过创新推动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拓展省外和国外市场等方面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永强  刘明阳  李元菲  肖春柳  
准确估算潜在蒸散发(PET)是研究区域水文循环和农业灌溉管理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本文利用辽宁省及周边27个气象站点1968—2017年的历史气象数据,选用6种估算方法(Penman-Monteith(PM)法、Rohwer(Roh)法、Hamon(Ham)法、Hargreaves(Har)法、Makkink(Mak)法和Priestley-Taylor(PT)法)计算PET。并以PM法月值作为标准,对5种估算方法的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再从年、月两个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修正经验系数前后5种估算方法在辽宁省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①修正前,年尺度上,Mak法、PT法和PM法的结果较为接近,相对误差均在25%以内。月尺度上,PT法相对误差最小为13.96%,其次是Mak法。空间尺度上,5种估算方法在辽东北地区估算精度较低,整体空间差异明显,相对来说PT法估算适用性更好。②修正后,5种估算方法适用性和相关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在年尺度上各估算方法与PM法计算结果年际变化大致相同,其中Mak法和PT法最为合适,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月尺度和空间尺度上,PT法都优于其他方法。因此,在计算辽宁省PET时,本文推荐使用修正经验系数后的PT法,其次是Mak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俊  于希臣  李启辉  邓林军  侯志研  
辽宁是东北最大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基地,种植的花生以不含或极少含黄曲霉菌污染著称,品质极佳,在全国的花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历年变化情况、花生产量历年变化情况、花生单产历年变化情况、不同区域产量变化情况和单产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花生产业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克服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