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1)
- 2023(6459)
- 2022(5861)
- 2021(5280)
- 2020(4830)
- 2019(11766)
- 2018(11506)
- 2017(22487)
- 2016(12299)
- 2015(13949)
- 2014(14200)
- 2013(14465)
- 2012(13808)
- 2011(12534)
- 2010(12847)
- 2009(12249)
- 2008(12357)
- 2007(11308)
- 2006(9802)
- 2005(8893)
- 学科
- 济(56829)
- 经济(56774)
- 管理(31357)
- 业(30956)
- 方法(26173)
- 企(23828)
- 企业(23828)
- 数学(23274)
- 数学方法(23021)
- 农(15854)
- 地方(13935)
- 中国(13751)
- 财(13380)
- 学(12055)
- 贸(10691)
- 贸易(10687)
- 农业(10607)
- 易(10322)
- 业经(10162)
- 制(9847)
- 银(8085)
- 银行(8060)
- 和(8055)
- 融(8040)
- 金融(8037)
- 理论(7856)
- 务(7667)
- 行(7646)
- 财务(7645)
- 财务管理(7621)
- 机构
- 大学(183157)
- 学院(180671)
- 济(75156)
- 经济(73510)
- 管理(66910)
- 研究(63984)
- 理学(57186)
- 理学院(56454)
- 管理学(55309)
- 管理学院(54968)
- 中国(48424)
- 科学(40104)
- 京(39564)
- 财(34646)
- 农(34565)
- 所(33970)
- 研究所(30787)
- 中心(29825)
- 业大(28326)
- 江(28301)
- 农业(27368)
- 财经(27154)
- 范(25609)
- 师范(25351)
- 北京(25135)
- 经(24465)
- 经济学(23540)
- 州(22526)
- 院(22354)
- 经济学院(21383)
- 基金
- 项目(116785)
- 科学(90288)
- 研究(84396)
- 基金(83521)
- 家(73245)
- 国家(72665)
- 科学基金(60598)
- 社会(52032)
- 社会科(49159)
- 社会科学(49137)
- 省(45550)
- 基金项目(44405)
- 教育(39396)
- 自然(39118)
- 划(38816)
- 自然科(38177)
- 自然科学(38162)
- 自然科学基金(37442)
- 编号(35001)
- 资助(34764)
- 成果(29554)
- 重点(26797)
- 部(26198)
- 发(25843)
- 课题(24195)
- 创(23455)
- 科研(22640)
- 教育部(22047)
- 大学(21958)
- 创新(21948)
共检索到274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琳 高西宁 苏航
霾天气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天气现象,辽宁省近几年霾天气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空气污染程度日益加重,大气能见度水平越来越差,加强对霾天气形成发展机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研究辽宁地区霾污染天气的成因,以2015年11月6~10日辽宁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范围霾天气过程为例,综合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结合HYSPLIT4模型后向轨迹模式,分析此次大范围霾天气过程中的污染来源、污染气体的输送方向和路径、环境和气象要素的变化以及霾天气的形成发展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吉林地区大范围秸秆焚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CO、NO2)和颗粒物(PM2.5、PM10)是本次辽宁地区霾天气过程的主要污染来源,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污染物在偏北风作用下吹向辽宁地区。霾天气发生期间,辽宁地区受弱高空槽控制、近地面存在深厚逆温层、地面受稳定低压天气系统控制、大气层结稳定、近地面风速小,维持在2m·s-1、相对湿度大,使污染物垂直和水平扩散能力受到抑制,污染物在辽宁地区不断积聚。加上辽宁地区大范围弱降水过程使空气湿度变大,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污染物吸湿增长,加重了空气污染程度。同时,对霾天气期间6种污染物和3种气象要素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颗粒污染物(PM2.5、PM10)和气体污染物(CO、NO2)浓度与能见度呈现显著相关,在气象要素中,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相关性最高。说明颗粒物浓度升高、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此次大范围重霾污染过程能见度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校华 方宗义 刘从省 毛予晖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及水文雨量点资料、T213数值预报资料和卫星云图等,对湖南隆回2006年6月2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中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均大于周围区域,中低层为对流不稳定层结;大气层结的强烈不稳定,强烈的垂直运动,是形成暴雨的主要因素;700hPa的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850hPa和500hPa的水汽来自南海;大暴雨发生前,低层有较强的水平能量输送和能量积聚,同时整个暴雨区的大气运动由下沉运动转变为上升运动;中低层Q矢量的辐合和大暴雨的落区、发生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与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一致;"抽吸作用"和反...
关键词:
大暴雨 中尺度分析 物理量场 湖南隆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晓梅 马守强 王令军 闫凤君 陈林祥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资料、FY-2E卫星云图、雷达等资料对2010年7月17~21日潍坊地区出现的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局地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槽、切变线、低空急流和气旋。大暴雨落区k指数均大于36℃,大暴雨落区跟k指数大值区相吻合。冷空气从潍坊西北部侵入,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对流性强降水,强降水产生在暖空气一侧。强上升运动区与强降水落区非常吻合。此次强降水的地面中小尺度分析显示,地面低压移过的路径或地面辐合线对应着强降雨中心。这对于短时临近预报中确定降水落区、起止时间等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大暴雨 地面辐合线 k指数 中小尺度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康晓风 张建辉 刘红辉
近年来 ,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该文分析了城市中颗粒物的不同来源 ,根据对沙尘天气的发生过程监测 ,结合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统计数据 ,提出了沙尘影响指数的概念。根据沙尘影响指数对不同类型城市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来源和沙尘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 ,力求明确沙尘天气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根据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 3月最新的沙尘天气监测数据和特定的沙尘天气过程 ,按照沙尘来源和沙尘影响范围将沙尘影响地区进行了分区 ,分析不同区域内的起沙机制和沙尘来源 ,最后就预防和治理沙尘天气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何堤
发展小城镇,作为当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尝试,引起全世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1978年以来,中国小城镇的发展迅猛异常。小城镇人口从1980年的5690万人增加到1984年的13450万人,同期小城镇个数也从2784个猛增到6211个。目前对小城镇分类标准的研究,一般都按其人口规模、经济职能或地理位置等单因子进行,忽略了充分利用现有统计数据,对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多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丽静 吕振艳
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困扰辽宁经济发展的顽症之一 ,亦是全省上下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尽管在一些基本认识问题上全省已初成共识 ,但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操作性问题仍需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从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入手 ,分析了辽宁产业结构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基本走向 ,探索了在深化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优化辽宁产业结构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世界经济圈流 产业政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韬 莫欣岳 李欢 张镭
【目的】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6.1)和NCEP的FNL资料,模拟2013年7月5-6日华中地区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方法】通过WRF模式中2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3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6种不同组合,考察不同微物理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此次降水过程模拟的影响,将模拟结果和24 h累计降水实况以及雷达回波观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采用不同微物理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组合都能大致模拟出降水的落区和发展趋势,但模拟的强降水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与实况相比存在一定偏差。【结论】总体来说,KFN方案与K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贺玲 陈敏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12月3日到5日京、津、冀地区出现的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从主要影响系统、冷空气移动与发展规律及寒潮天气的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高空深槽与地面冷高压是造成这次寒潮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高空冷平流的动量下传增大了地面温度梯度,有利于地面气温降低,对这次寒潮的发生作出了贡献;低层辅合、高层辅散的散度场,900hPa以下垂直环流明显的下沉气流的存在,近地面层陡峭密集区,这些均为此次大风、降温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动力与能量条件。
关键词:
寒潮 冷平流 垂直特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雷泽勇 韩艳刚 赵国军 周晏平 张岩松 于德良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引种至沙地,经过60多年的生长已经到了生命周期的末期。及时总结第1代沙地樟子松的生长过程,可以更好地为沙地樟子松的推广、更新、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引种地辽宁章古台不同立地条件下30 a以上樟子松人工林标准地(11块)的平均木作为解析木(11株),求解Richards模型的参数并检验模型的拟合性,运用建立的Richards模型求解沙地樟子松的各种特征值,从而揭示沙地樟子松的生长进程。结果表明:(1)樟子松的生长能够用Richards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明琼 王丽娟 付佳 张振武
对2014年1月29~31日发生在沪渝高速公路湖北武汉—宜昌段(简称汉宜高速公路)的封路大雾过程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持续大雾过程发生时,近地层有逆温,地面处于高压底部前端的均压场,中纬度维持偏西气流,为大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场条件;大雾消散后,地面处于冷高压控制;2)大雾造成的高速公路封路、解封前后,气象要素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这些分析结果,对汉宜高速公路的大雾预警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大雾 个例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华臣 卢华
今年以来,雾霾天气持续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给交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气候因素是雾霾产生的诱因,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则是雾霾天气持续发酵的深层次原因。这里,选取北京、山东、四川等12个典型省(市),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汽车保有量、高污染行业产品的地区分布等维度,分析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内因。一、原因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2017年农村金融改革将实现全方位推进。政策层面上,多部门正在制定措施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为其建立贷款担保体系;试点层面上,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等"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正大范围推开,各地进行了大量创新型探索,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并总结经验用于未来修法;企业层面上,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瞄准了传统金融机构触不到的领域,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2017年农村金融改革将实现全方位推进。政策层面上,多部门正在制定措施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为其建立贷款担保体系;试点层面上,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等"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正大范围推开,各地进行了大量创新型探索,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并总结经验用于未来修法;企业层面上,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瞄准了传统金融机构触不到的领域,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希日莫
扩大范围与规模——中蒙经贸关系的走向希日莫1951年,中蒙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迄今已有45年的历史.这几十年来,中蒙经贸关系几经波折,几度起伏,并且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处于不正常的状态.但自1985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特别是在边境贸易和经济技术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昭
本文通过构造国内上市公司实施大范围股权激励计划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其内在原因。实证的结果发现,当上市公司实施大范围股权激励计划时,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保持人力资本的稳定性,即留住现有的员工。模型显示,上市公司的现金状况、上市时间和资产规模对实施计划有显著影响,但上市公司的行业特征对其影响不显著。同时令人意外的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情况对其影响也是不显著的。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对象 A股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