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7)
- 2023(5112)
- 2022(4537)
- 2021(4336)
- 2020(3560)
- 2019(8373)
- 2018(8149)
- 2017(15325)
- 2016(8277)
- 2015(9439)
- 2014(9212)
- 2013(9184)
- 2012(8766)
- 2011(8078)
- 2010(8471)
- 2009(8032)
- 2008(8403)
- 2007(7952)
- 2006(7292)
- 2005(6851)
- 学科
- 济(37105)
- 经济(37071)
- 管理(24513)
- 业(24117)
- 企(21134)
- 企业(21134)
- 方法(11743)
- 地方(10221)
- 中国(9767)
- 农(9498)
- 数学(9204)
- 数学方法(8911)
- 学(8364)
- 业经(7843)
- 财(7814)
- 贸(7604)
- 贸易(7596)
- 制(7497)
- 易(7251)
- 策(6733)
- 理论(6523)
- 关系(6429)
- 农业(6089)
- 划(5851)
- 地方经济(5812)
- 银(5526)
- 银行(5513)
- 融(5466)
- 金融(5465)
- 和(5301)
- 机构
- 大学(124088)
- 学院(121971)
- 济(48062)
- 研究(46926)
- 经济(46866)
- 管理(43508)
- 理学(36666)
- 理学院(36102)
- 管理学(35200)
- 管理学院(34946)
- 中国(34885)
- 科学(28722)
- 京(27600)
- 所(24806)
- 财(22668)
- 研究所(22244)
- 农(20702)
- 中心(20354)
- 江(20317)
- 范(18525)
- 师范(18352)
- 北京(17683)
- 财经(17324)
- 业大(17134)
- 院(17131)
- 州(16197)
- 农业(16195)
- 经(15571)
- 师范大学(14852)
- 省(14664)
- 基金
- 项目(74587)
- 科学(58186)
- 研究(53734)
- 基金(53502)
- 家(47292)
- 国家(46886)
- 科学基金(39240)
- 社会(33168)
- 社会科(31361)
- 社会科学(31346)
- 省(28622)
- 基金项目(27413)
- 自然(25832)
- 教育(25540)
- 自然科(25286)
- 自然科学(25281)
- 自然科学基金(24824)
- 划(24570)
- 资助(22598)
- 编号(21912)
- 成果(19377)
- 重点(17408)
- 部(16383)
- 发(16334)
- 课题(16168)
- 创(14570)
- 教育部(13958)
- 性(13886)
- 科研(13877)
- 大学(13705)
共检索到203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古中和,王东宇
在东北亚目前“环黄渤海增长三角”、“图们江增长三角”、“中俄蒙沿边合作带”这样的“两带一角”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格局中,“环黄渤海增长三角”的国际经济合作层次和内外开放度较高。辽宁依据地理位置与经济优势,应做出面对“环黄渤海增长三角”取向的战略选择。并根据东北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是从贸易交流起步,而是直接跃进为从资金富裕和技术先进国家吸引外资和技术的新特点,应加速进行“硬”、“软”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以便在动态中不断提高吸纳资金和技术的能力,经聚拢整合辐射周边,推动东北亚由松散型的经济技术联系趋向实体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 李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是中国政府正式发布的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南性文件。从其内容来看,东北亚地区尚未纳入建设"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区域。无论是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目标来看,还是从东北亚的实际情况来看,都存在将东北亚地区纳入"一带一路"重点合作区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东北亚地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课题主要包括扎实推进中国与韩国相关战略对接工作,加快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加快提升和完善大图们倡议区域合作机制,以及在其他地区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伟大的战略部署,形成了我国对外开发战略的新格局。彰显了我国周边外交"亲、诚、惠、容"的新理念。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及多年的对外开发决定了它在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桥头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构建东北亚桥头堡群定会在对外开放中取得巨大成效。因此,东北地区应认真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依托区位优势,切实找准在国家"一带一路"建立中的战略定位,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重要的省份使命。一是以珲春为中心,依托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面向朝俄,打造环日本海经济圈桥头堡;二是以丹东为中心,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面向朝韩日,打造环黄渤海经济圈桥头堡;三是以满洲里中心,依托腹地面向蒙俄,打造内陆经济协作圈桥头堡,其战略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协作机制和把握好重点任务发展的切入点,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助推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唱新
尽管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明确提出东北亚战略,但是,由于这一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和孕藏着巨大潜力;汇集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当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之际,东北亚地区自然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焦点与核心。本文将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和矛盾出发探讨其东北亚政策及其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张洁妍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期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构想。东北亚地区的"一带一路"辟建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是描述不同种类的一个或多个成员之间延伸的物质联系,用于解决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问题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锋 翟姝影 裴兆斌
东北亚是全球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发展空间。共建"一带一路"为拓展和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持续注入新动能。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既肩负东北振兴的历史重任,也在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深入分析了辽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状况以及所面临的时代机遇,在此基础上从交通、贸易、能源、物流和港口等方面提出新时代加快辽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辽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全方位、多领域的对东北亚地区开放合作新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印礼 刘强
东北亚区域合作对处于东北亚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都十分重要,对地处中国东北的辽宁来说,更是一场机遇。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探讨如何适应加入WTO对地区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提出的新要求,加强辽宁省与日本、韩国在农业领域内的合作,探讨合作发展的途径,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一、东北亚区域农业合作的必要性当今,合作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与各地区的人民向往和平、友谊与繁荣,国际化的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梅冠群
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中国作为东北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难以在现有格局中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一个由中国主导、和平稳定、互利共荣的新型战略格局亟待建立,这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文章立足于现代流通视角,通过对现有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分析,提出流通先导,带动各国经济社会全面合作的战略构想,并对该战略的实施路径进行了设计,旨在对我国研究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国家战略进行一定探索。
关键词:
现代流通 东北亚格局 国家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侯典芹
东北亚处在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平衡"战略,加大实施战略东移,应对亚太地区力量格局的剧烈变动。美国这次战略东移是全方位的,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美国尤其会通过与韩、日的同盟关系以及在两国的驻军实施战略转移,但同时积极参与东亚、东北亚的经济贸易活动,以实现经济复苏,并进而主导亚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东北亚各国普遍存在历史积怨、领土领海争端,再加上冷战遗留问题仍未消除,以及地区主导权之争、朝核危机、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使该地区一直处于亚稳定状态。因此,美国重返亚太势必给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关键词:
美国战略东移 东北亚 地缘政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炯徒,任明
最近,韩国政府提出了东北亚中心战略,即充分利用韩国连接东北亚地区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以韩国为中介、枢扭,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及合作。为此,韩国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经济结构,确保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促使东北亚地区建立起开放而活跃的市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金龙
自由贸易区(FTA)作为国家间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绝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国都参与了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区域贸易安排,全球贸易50%以上是在区域贸易协定下进行的。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体的东北亚地区,经济规模占据了东亚整体经济规模的90%。然而,中、日、韩三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却是步履艰难,三国之间至今为止没有建立任何自由贸易区。这种情况与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经济地位及相互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不相符的。从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现实出发,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比较东北亚中、日、韩之间不同FTA合作模式对三国潜在的经济影响,重点包括不同模式的FTA对三国福利、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平衡、贸易条件及各产业产出的各种影响,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建立中、日、韩三国FTA将会给中国带来最大福利收益。但是综合中国福利、贸易平衡、贸易条件的变化,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中国优先与韩国建立FTA将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戴利研 王鑫 王雅洁
当前,欧美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进一步加大了辽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难度。因此,辽宁新的增长点仍然要依托传统优势,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抓住国际产能合作大势,全面输出优质富余产能,将目前产业的劣势转化为优势。与此同时,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合作,是培育辽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晶 张慧智
中日韩作为东北亚地区三大经济体,由于缺失相互之间的政治互信和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区域合作成效不显著。而人文互信是建立政治互信的基础,文化特性反映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又反作用于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合作机制的建立。在"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下,提升东北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文化包容性和认同感,增强区域合作中的人文互信,规避文化冲突将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本文从人文视角研究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的文化基础,通过分析东北亚地区国别民族文化特性与差异,推进多元文化认同与适应,为深化中日韩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提供人文支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弛
自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延伸面临着有利的历史机遇,而重启新一轮东北亚区域合作正是顺应时势的应有之义。不过,在大国竞争加剧和传统地区主义理论范式"失灵"的情况下,东北亚区域合作应遵循一种"新复合地区主义"的路径。与"旧复合地区主义"不同,在中美大国竞争和"一带一路"合作模式兴起的背景下催生出的"新复合地区主义",强调大国制度制衡和地区主义、开放性与规范性、求"同"与求"通"三个方面的混合。因此,在"新复合地区主义"的思路下,中国应通过以"一带一路"倡议来引领包容性区域制度建设,以六方会谈和中日韩FTA为抓手来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以建设东北亚经济走廊为主轴来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等三方面举措,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拓展,为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玥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涵。在东北亚区域开展经贸合作面临着美国、朝鲜以及日本等国的制约,但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又具备内生驱动,东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是历史选择和必然趋势。"一带一路"建设为东北亚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应加强中美之间的务实合作,共享和平;加强"中朝韩俄经济带"建设,互惠互利;实现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蒙古国"草原之路"建设的对接,共渡难关;加强东北亚地区的货币合作;加快东北亚区域内自由贸易区建设。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 中朝韩俄经济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